黄明东,吴亭燕,蔺全丽,阿里木•买提热依木,[越南]阮国治
(1.武汉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2.武汉大学 教育法学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3.新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4.越南河内师范大学 教育管理系,越南 河内)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用人机构特别是企业在招聘毕业生的时候,无一不是希望他们所录用的毕业生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为其创造最多的价值,发挥最大的价值。但是,在现行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制机制下,高等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与用人机构之间的需求天然地存在着差距,这也是用人机构对高等学校抱怨的主要原因。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用人机构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差异,以便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用人机构对于高等学校毕业生素养(或者称之为素质结构,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品质结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因为这些机构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所设置的工作岗位上的人员素养不断调整而不可能千篇一律长期不变。以某岗位为例对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品质结构的变化展示其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某用人机构某岗位对高校毕业生素养要求变化情况一览
续表1
由表1可以看到,作为用人机构其在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岗位对于高校毕业生的素养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品质结构的构成要素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会随着时代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比如,计算机技术的使用,现在对每一个岗位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基本的素养,但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很多工作岗位就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同时,如表1所示,很多特质都很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岗位的不同,将对不同的特质进行权衡。比如有的职位可能特别需要严谨和坚韧,而有的职位则要求懂得为人处世,或者需要高度的好奇心。
那么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它能不能及时反映用人机构对毕业生素养的要求呢?从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体制机制来看,我们的回答必然是否定的。因为,现行的高校在培养学生时,总是把学生放在某一个学科某一个专业来培养,尽管高等学校试图实行大类培养,这种专业培养的调整也是需要时间的。即便根据用人机构的需要修改了培养方案,四年之后的毕业生的素养可能又落后于用人机构的需求了。所以,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这也是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规律。而这种滞后性与用人机构对毕业生素养要求的及时性之间必然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在现行的培养模式下,这种冲突和矛盾是无解的。
从用人机构对毕业生素养的要求来看,只要毕业生的上述三个方面的结构能够满足其需求,这个毕业生对它来说就是最优秀的,而无论这个毕业生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也就是说,就某个具体岗位来看,并不一定就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就是最适合这个岗位,反之亦然。这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用人机构经常抱怨某知名大学的毕业生不好用,不能安心工作、不能人尽其用。
上述现象的存在,促使用人机构在选择毕业生时,更多地要看学生的素养即毕业生的三个方面的基本结构是否合适。要彻底解决上述矛盾和冲突,唯一可以改变的必须是高等学校,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机制上做出调整和改革。
实际上,就业岗位与专业之间本来就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统计,我国目前有职业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编制工作于1995年初启动,历时4年,1999年初通过审定,1999年5月正式颁布。2010年逐步启动了各个行业的修订工作。2015年7月29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审议、表决通过并颁布了新修订的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情况如表2所示。职业数为1481个,而高等学校的专业数只有646个,职业数与专业数之比为2.29:1。
表2 我国职业数变化一览
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如下几个结论:
1.用人机构的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素养的诉求不可能与专业一一对应,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职业岗位需要多个专业素养组合以后方可胜任。即高等学校必须培养多学科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职业岗位的需要。
2.职业岗位的素养要求高校必须快速更新专业素养。陈旧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品质结构难以适应职业岗位不断变化的需要;毕业生在岗位上还要具有随时更新个人素养的机会,不断从高等学校获取更新素养的机会和途径。也就是说,高等学校对毕业生的素养并非一次性的,而是终身性的,高等学校必须为毕业生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素养提供机会和途径。
3.用人机构对于毕业生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要大于其是否毕业于名校名专业,相较于是否毕业于名校名专业,用人机构更关心毕业生的专业素养是否能够有效地满足职业岗位素养的需要。
4.在上述条件基本满足的基础上,用人机构才会关心毕业生是否名校名专业毕业,用人机构希望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是来自名校名专业的最佳组合,即希望毕业生的职业素养都是最优秀的。
由于专业和职业之间会因为用人机构对毕业生素养的不断变化和苛刻要求,使得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之间经常处于矛盾和冲突的状态,而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可能解决这个矛盾和冲突。那么,我们这样说是不是就意味着问题到此无解了呢?在线开放课程的出现从技术上为解决这个矛盾和冲突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在线开放课程具有许多不同于高等学校实体课堂教学的特征,有些是优于实体课堂教学的,有些却不如实体课堂教学。对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以期为现行高等学校迎接挑战、实现自我革命提供支撑。
1.在线课程的优势
(1)虚拟性。在线开放课程可以实现现有课堂教学的几乎所有功能,随着虚拟技术的不断发展,甚至可能还会实现现行课堂教学所不能实现的功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动机和热情[8]。实践课程教学也会随着虚拟技术的不断改进变得迎刃而解,学习者不需要走进充满药品气味的实验室就可以完成实验课程的学习任务。
(2)开放性。所有人只要具备最简单的终端都可以学习在线课程,真正实现“只要想学、人人可学”的理想。这就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局限性,也可避免因入学资格的限制而不能学习大学课程的状况。学习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选择适合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时间,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时间随时随地来学习。
(3)丰富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数量和类型会越来越多,相应地,在线课程的数量和类型也会随之增加。丰富的课程类型和内容能够充分满足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特殊才能的成长。学习者可以结合自己职业岗位素养的需求,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职业素养,提高个体的职业岗位的胜任能力。
2.在线课程的不足
(1)协作交流的关系难以建立。虽然现在的在线开放课程已经实现了简单的线上讨论交流功能,但这种隔着屏幕的协作交流关系是淡漠的、泛泛的、暂时的,课程结束这种关系也即结束,就学习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对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来说,师生、生生之间一种相对长久的协作交流关系的建立很重要,在这种关系中,除了知识的传递,还可以进行思想、情感的深入交流,而这无论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思想的成熟,还是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学习研究的深入开展不便实施。因着开放性特点,在线开放课程对学习者的学习资格一般不做限制,课程设计及教学践行的是“同质化”策略,不对学习者进行分类教学,这样无论学习者现有知识储备和能力如何,只要想学都可注册学习同样的课程;而且不限制课堂规模,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一种普及性的教学,不利于课程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研究[9]。
(3)学习效果评价的信度难以把控。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过程管理及考核模式也是日前被各界广为诟病,在线开放课程是基于学习者自主管理、遵守诚信条约的假设,课程考核以在线测评以及同伴互评为主。在当前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的状况下,高校的实体课堂过程管理及课程考核虽建立了种种制度,仍存在管理不力和作弊现象,更遑论没有多少约束措施的在线测评及同伴互评。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无数次证明,一项技术的出现一定会导致社会就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人们需要不断失业或重新选择自己的职业。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一项技术,其革命性在于打破原有的教育体系和组织结构,学生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选课学习[10],这也必然会导致学校教育的体制机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所能选择的就是要么不使用这个技术,要么为了维持社会稳定而放弃或者部分放弃这种技术。但是,企业(主要是IT企业,将来可能还会有许多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的主体进入到这个行列中来)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着它们绝不会就此罢休,而是极力把这个技术迅速运用到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来(现在已经有了这个苗头和雏形,众多IT企业经常在高等学校和各种学术研讨会上展现自己的存在,积极参与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种技术的广泛而深入的使用的结果就是解构现行的高等学校,让现行的高等学校从人类历史上消失,代之而起的将是一种新形态高等教育机构。我们目前对高等学校的各种争论如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大类培养、新工科、新医科、高考制度改革等等也许都将成为付之一笑的历史。因为我们今天所关注的这些问题也许在面临在线开放课程的冲击下变得不复存在。
在用人机构对用人观念的转变和在线开放课程技术的广泛使用的双重压力下,不远的未来,我们现在的大学形态将会发生如下的变化:
1.大学校园将变得无比安静。人们将在办公室、车站、咖啡屋、列车上、家里甚至厕所里努力学习而无需按照现行教学管理方式定时定点地在教室里参与课堂教学。因此,当你走进未来的大学校园,将很难看到现在大学里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校园,你会发现,学生将可能同时出现在世界各国不同大学的“教室”里听课并积极参与讨论。
2.毕业生的概念将成为历史。用人单位看中的是个体的职业素养而并不关心你是否毕业或者毕业于哪个大学。学生是否毕业首先没有了学制这种时间的概念,你觉得自己通过学习已经满足某岗位素养的要求就可以了。因此,是否拿到毕业文凭和学位证书都将变得并不重要甚至可有可无;为了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学生通常会从世界各国高等学校中选择最优质的课程来学习,因此所谓的毕业生也不再是某个学校的毕业生,如果非要印制毕业证书的话,那这个证书上将可能需要盖上无数个学校的印章。
集中决策是将由产品供应链和物流服务供应链构成的系统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决策,在集中决策下,系统当中各个决策主体间信息完全公开,以追求系统整体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集中决策下,系统的总利润函数为:
3.毕业生质量评价方式将不受现行培养方案的限制。评价学生的质量将不再依据现行的培养方案的规定,而是只看这些学生拿到了什么样的课程学分。用人机构在确定是否招聘这个学生时,也只会依据职业岗位素养的需要评估学生所学的课程数量和内容是否达到岗位素养的要求。因此,学生所呈现给用人机构的成绩单将是来自不同高等学校的课程目录以及是否合格的一张清单,用人单位据此决定是否录用。
4.专业的概念将成为远古尘封的历史。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人制度的不断变革,一个人一辈子只学习一个专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代之而起的则是每个人必须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无数个所谓的“专业”。目前我们所界定的专业也将成为历史,就业的需要迫使每个人都必须接触不同的知识领域,不断更新自己的职业素养。
5.现行的学籍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都将不复存在。由于在线开放课程不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到实体校园里来学习,因此,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相关事务的管理也将大大减少,有些设施甚至完全没有必要保存,如学生宿舍、运动场地、生活设施等;学生管理的工作量也将大大减少甚者不需要。教师的教学场所和教师人数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上述种种状况的出现,必然会导致现行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消失,相关教育管理部门也将变得可有可无。
6.大学的形态将会改变。大学将变得更加区域化、联盟化,因为只有联合才能有效整合大学的科研成果和优质课程资源,抱团取暖是大学能否继续生存的唯一选择。大学的数量因此会大为减少,那些不能提供优质课程资源的高等学校将会走向消亡之路;现行的大学将不再被称为“大学”,而有可能被一个新的概念所取代,如“教学科研联合体”(University这个词的原本意义就是学者联合体或者学者行会的意思),这个联合体的形态将与现行的大学的形态迥异。按照在线开放课程目前的发展势头,目前这种形式的高等学校有可能消失,学院这种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单位也会逐步消失,代之而起的可能是科研机构,教师将首先是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因为,只有从事科学研究才能产出优质的科研成果,才有可能将这些优质的科研成果转变成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内容,否则,学生就会在其他学校选择更优质的课程来学习。
7.大学与社会的界限将变得更加模糊。一台功能齐全且强大的服务器就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优质课程,承担一所大学的教学任务从而变成实际的大学。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将承担更多的社会教育责任,大学社会化和社会大学化,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界限也将逐步模糊,现行的大学形态也将不复存在。
8.高考制度也将自行消失。因为“人人可学”的在线开放平台已经不需要参加高考,每个人只要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都可以随时随地地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也因此变成普及化的教育,国民的高等教育素质将迅速提高。
9.教师和管理人员会大量失业或者转型。凡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能是大学教师,教师和学生的界限将更加模糊。部分科研能力强、成果丰富且优质的教师将成为“明星教师”而继续在“教学科研联合体”中求得谋生,而大部分教师将因此失业或转型到其他行业中去。同样,高等学校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也将大大精简,大量管理人员不得不另谋出路。
上述一切变化的动力源都来自用人机构用人观念的转变,这是我们做出上述展望的基本前提。我们深信,用人机构在录用学生时对于职业岗位素养的上述追求的趋势不可改变,因此,大学的转型也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面对上述高校发展趋势,高等学校必须有进行自我革命的胆识和魄力,积极推进高等学校的整体改革。一方面要积极为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做准备,充分利用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要加强研究,充分发挥实体高等学校的长处,弥补在线开放课程的不足。最终,实现高等学校和在线开放课程相互促进,相融共生。
1.尽快启动对名教授课程录制的抢救性工作。著名教授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将逐步离开人生这个舞台。为了能够增强在线开放课程导致的大学生存竞争力,高等学校必须抓紧时间,对这些优质教学资源的主体实行抢救式保存工作,以便为在线开放课程提供更多的优质课程,提高学校课程竞争力。
2.大力加强实验室基础建设工作,特别是高新技术设施的建设工作。在线课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实验课程,这些课程在虚拟技术的配合下仍然有存在的必要。保留一定数量的优秀的实验室也是未来吸引学习者的重要条件,否则大学面临的生存危机会更大。
3.院系要随时做好向综合性科研机构转变的准备工作。院系是以学科为基础建设的教学和科研单位,而用人机构的需求表明现行的院系结构是难以满足的,解决这个需求的重要途径就是要能够提供多领域的课程资源,这就需要加强多学科的科学研究并及时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课程。
4.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积累科研成果,为教学内容更新奠定基础。在线开放课程的广泛性特征决定着未来的“教学科研联合体”能否提供数量充足的优质课程,如果不能就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在平台上占据优势,也就意味着联合体失去了话语权,那么其能否继续生存就变得十分危险了。这也许与当前纠正“重科研轻教学”的氛围不相称,这也是主管教学的校长不愿看到但是却必须正视的工作。
5.积极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抢占先机。建立属于自己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是未来高校获取更多话语权的硬件条件,对于已经建有自己平台的高校必须立即着手增加课程数量、提高课程质量,建立区域联盟,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在未来高等学校的生存竞争中占领制高点。
6.妥善做好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特别是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制度建设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高等学校必须在正视在线课程和用人机构转变观念这两股强大推动力的基础上,做好制度设计的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
7.建设智慧教室及定期组织线下师生见面会。目前很多学校也正在这么做,长远来看高等学校也必须这么做。基于传统教室重构而成的新一代智慧教室,可以进行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和异地实时教学模式,从而既发挥传统实体课堂能深入沟通交流的长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对教学强交互的需求[12],又展现了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丰富、服务面广的优点。定期组织线下师生见面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过程中协作交流关系薄弱的不足。
8.强化高校在培养研究性人才方面的职能。针对在线开放课程学习研究难以深入开展的问题,高等学校可以和在线开放课程分工协作,在线开放课程负责通识课、基础课、技能课的教学,主要是描述性知识的传递,学习者学完这些课程可以选择继续到高等学校学习高深的知识,或参加由高校组织的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为就业做准备;高等学校可以发挥小班化、探究性教学的优点,负责高阶性、挑战度大的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开展探究性知识的研讨,从而强化自身在培养研究性人才方面的优势。
9.推进课程考核改革。虽然在线开放课程在课程考核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但高等学校在这方面同样需要改革,根据用人机构用人观念的转变,适时转变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理念,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考核和评价机制。目前国外有些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探索和高等学校合作,考核环节由学校组织实施。我国目前SPOC课程考核由学校组织,但自由注册的个体学习者仍是网上考核,为了增加在线开放课程考核的信度,今后可以探索实施线下考核的改革。
10.加强学习理论研究。无论是在线开放课程还是传统实体课堂,好的教学设计都至关重要,教学设计深深植根于学习理论。目前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设计基本上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而不是进行知识的生成,从而促进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大规模传播。高等学校要加强学习理论研究,如果说在线开放课程是以传授描述性知识为主,高等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实体课堂的优势,以探究性知识的研讨为主,以此为基础选择学习理论支撑,做好教学设计,提高实体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