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军 毕文健
【摘要】劳动是一个内涵丰富、语境多元的概念,有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视野和使用语境。劳动教育过程是一个多功能、多要素、多途径整合实施的过程。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从系统化、一体化的顶层设计出发,基于文化传统、基本国情、时代要求,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形态,挖掘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功能,建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结构,建设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政策环境和文化氛围,从而形成体现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性质,符合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实际,适应新时代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以及生活生产方式特征的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这对切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劳动教育;课程;一体化
【作者简介】顾建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毕文健,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副研究员(江苏南京210000)
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劳动教育是基于人、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是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劳动教育过程是一个连续性、一体化和多途径整合实施的过程。尽管劳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近年来劳动教育的虚化、弱化现象还比较普遍,具体表现在:在教育政策上体现为不到位,缺乏与其他学科同等地位的课程标准和基准要求,缺乏大中小相衔接的整体性教育设计;在教育目标上体现为不清晰,缺乏进阶性、一体化的目标体系,缺乏劳动课程独特育人价值的深度挖掘;在教育内容上,缺乏具有结构性、时代性的内容设计,缺乏体现劳动教育要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念、基本品格的学段性内容要求,缺乏相应载体的有力支撑;在课程实施上,体现为相应的空间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经费管理、安全管理以及协同管理等保障系统不配套,缺乏相应的学科建设和科学实施。对此,需要从根源上加以认识,需要对新时代劳动及劳动教育内在规律和外在环境进一步准确把握,需要进行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系统性、一体化的顶层设计
劳动是一个内涵丰富、语境多元的概念,有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视野和使用语境。如何认识和理解劳动概念、劳动性质,如何厘清纷繁复杂的劳动现象所蕴含的基本逻辑,对界定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进行劳动教育课程一体化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前提性作用。
(一)新时代劳动及劳动教育的新内涵
回溯劳动教育思想发展的500年历史,对我们明晰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大有裨益。从16世纪的莫尔劳动教育思想的萌芽开始,到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教育的理论,不外乎是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两个视角提出劳动教育的相关命题,两者相互联系,但也有所区别。莫尔提出“每一个青年人至少要学习一种手工业”“体力劳动是每一个人必须参加的”,被恩格斯称为一种“共产主义微光”;康珀内拉提出“7岁儿童开始学习各种手工技术,主要目的是为了观察他们将来的志向。8岁开始学习工农牧业的知识与技术,长大后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各种工作”。卢梭认为,“体力劳动是每个社会成员不可避免的义务”“当儿童知识发达——要首先使他注意工业和机械技术方面”,等等。而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人的“片面发展”“畸形发展”越来越严重。工人、农民阶级非常辛劳,但他们的劳动价值得不到社会承认。社会主义思想先驱开始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和教育目的出发提出教劳结合的理论。如欧文指出,“必须把知识教育、体力发展和实际的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才能使人本身和社会生产得到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则在此基础上,从人的全面发展这个基本点出发,从维护工人、农民等社会劳动者的利益和尊严出发,从大工业大分工下人的“劳动的变换、职业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用一种全面发展的人去代替那种片面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从而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并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方法”,等等。综上所述,这些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提出,都离不开一个核心的社会理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体力劳动者的地位提高离不开一些基础要素,如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避免单一的畸形的职业发展,打好技术和科学的社会基础,每个人都有劳动义务和社会责任,等等。
我们今天所处的新时代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一两百年前所讲的体脑分离、不尊重劳动者、从小缺乏技术技能的教育、缺乏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劳动能力、人的片面发展等现象仍然存在。因此,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汲取经验,与时俱进。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所指向的劳动,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运用体力、智力、知识和工具等进行的服务与创造的对象性实践活动。劳动具有具身性、对象陛、实践性、创造性、重复性、迭代性等特征,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性质的重要体现,是有目的、有计划运用多种多样的劳动实践方式实现教育价值的活动。劳动教育体现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基本思想,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劳动概念的理解既不能窄化,也不能泛化。劳动教育中劳动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基于体力劳动基础上的体脑结合的劳动;二是没有教育意义的劳动,不在学校劳动教育的范畴之中;三是劳动教育的根本性质是教育,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四是劳动教育必须有一定的劳动载体,劳动教育不是空泛的,需要有—定的劳动对象、劳动方式、劳动过程、劳动关系、劳动成果。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形态
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形态的确立、当代社会治理结构的变化、人均GDP增长导致的家庭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新一轮科技变革引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文化与价值的日益多元,必将影响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形態。
据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课题组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的实证调研显示,70.19%的人认为劳动教育形态需要与时俱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应明确“投身真实世界、付出辛勤劳动、收获劳动成果”的劳动特征,对接学生从事力所能及劳动的主要服务领域为“家庭、工业生产或实习基地、社会”,注重与职业对接,注重创新创造,形成以“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形态,“职业体验劳动、创造性劳动”贯穿其中的整体劳动教育形态格局。劳动是人类最为基础和广泛的实践活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表现为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职业体验劳动、设计制作等创造性劳动等形态。
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育融合的起始点和凝结点,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和独特功能。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丰富了教育方针的内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为我们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性质和价值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灵魂贯穿在“一个精神”“两个态度”“三个行为”“四个观念”的时代意蕴和使命担当中。其中,“劳动精神”是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劳动意志和信念的集中体现。“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是对待劳动、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的基本态度,也是培养学生社会性的基本要求。“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是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达到的行为目标。“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是学生得以成人、社会得以发展的价值观基础。
劳动教育根本的价值在于“立德树人”,可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劳动价值观的树立”,包括劳动意识、劳动情感、劳动态度的培养,其价值实现路径侧重思想教育与道德体验;二是“技术技能的培养”,包括技术认知、技术思维、技术能力的培养,其价值实现路径侧重技术习得与实践锻炼;三是“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为职业做准备”的职业劳动观、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其价值实现路径侧重职业体验、劳动法规学习、公益劳动等。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独特功能
现代产业中的劳动者管控的是智能化设备,作为技术的操纵者,不仅要具有技术的综合运用和问题解决能力,而且应具有“人”的灵活应对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情感,当今和未来产业都需要全面发展的“人”。劳动是一个全面调动心智的过程,也是全面促进人的能力发展的过程。劳动教育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的综合育人功能,从而实现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塑造。而劳动教育的特有功能体现在:
首先,劳动教育的独特功能在于“劳动观培养”。劳动教育应引导新时代青年一代理解劳动的意义,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关系,培养劳动意识与习惯,培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
其次,劳动教育的独特功能在于“劳动技能的培养”。劳动教育应构建经典的、独特的、严密的、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劳动知识,经历规范的劳动过程,遵循科学的劳动流程和劳动规范,認识和使用劳动工具,学习处理劳动材料,练习和掌握劳动技能,学习使用项目管理与经营方法,并尝试技术改革创新,最终生产出物化产品或为对象物提供劳动服务。
再次,劳动教育的独特功能在于“劳动品质的雕塑”。脚踏实地的劳动、兢兢业业的劳动、友好合作的劳动、心情愉悦的劳动、诚实有信的劳动、辛勤刻苦的劳动、富有责任的劳动、精益求精的劳动、意志坚强的劳动、克己奉公的劳动、充满创造的劳动,等等,都是重要的劳动品质。劳动教育对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具有独特作用,而这些劳动品质可以产生迁移作用,对人生、对社会具有不可替代性。
最后,劳动教育还具有“为职业劳动做准备”的独特功能。在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可以通过参观式职业感知、参与式职业辅助劳动体验、顶岗式职业体验和劳动法规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现代社会产业结构变化,懂得尊重每一份职业和劳动者;认识劳动与社会、环境、健康、安全、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建立基于社会大视野的“大劳动观”,理解应承担的职业责任;了解劳动者权利、义务,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学习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学习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萌发职业兴趣,并逐步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为未来步入职业世界做好一定准备。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和职业学校,劳动教育在此方面的功能更具有针对性和渗透性。
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与主要渠道。劳动教育课程是具有教育性的劳动活动,是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区别、相协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基础内容、有明确要求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应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的必修课程体系。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目标体系
新时代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劳动教育目标体系应从树立劳动观念、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养成劳动习惯与品质三个方面构建,形成与新时代劳动者素质要求相对接的劳动教育目标体系。
1.塑造劳动观念
劳动观念属于认知层面,包括:劳动价值观,懂得“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创造未来”的道理,感受到在劳动中的自我成长,劳动对家庭、学校、社会的改变等;劳动过程观,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劳动技能观,懂得“业精于勤荒于嬉”,感受锲而不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等;劳动成果观,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感受对劳动成果的期待和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在劳动成果奉献他人、社会时感到光荣、幸福等;劳动关系观,认识劳动与经济、劳动与法律、劳动与职业、劳动与健康的关系等。
2.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
劳动知识的结构,包括劳动的本体性知识,即关于劳动概念、内涵、观念、价值、功能等的知识;劳动的对象性知识,即关于金工、木工、家政等的知识以及劳动工具、材料、生产条件、生产环境等知识。劳动技能的结构,包括劳动经验、劳动技巧、劳动图式等方面。
3.养成劳动习惯与品质
劳动习惯与品质包括:责任感,即担负家庭劳动、集体劳动、社会劳动的责任,勇挑重担,反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等态度;坚韧性,即能吃苦耐劳、脚踏实地、有始有终等的劳动态度;诚信度,即树立诚实守信、不投机取巧等的劳动态度;创造性,即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培育创造意识,激发革新优化的创造追求、创造欲望,鼓励在劳动中形成创造灵感、创新思维(思想与方法),学习创新创造技能。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结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是所有的劳动都有教育价值,我们寻找的是有教育价值的劳动,将其界定为劳动教育的内容。新时代的劳动具备生产性、技术性、创造性、文化性等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要将延续经典内容、改造傳统内容和引入新技术内容相结合,将规定性必修内容、选择性必修内容、开放性选修内容、非规定性内容相结合,建构理念先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融合大平台。
从横向来看,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育的学科问横向融合。一方面,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另—方面,将劳动教育横向渗透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中隐性的劳动教育功能,借助其他学科的教育载体实施劳动教育,从而形成“五育并举”、全面贯通的整体育人价值体系和落实机制。
从纵向来看,各学段劳动教育纵向进阶,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小学阶段以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为主,适当参与生产劳动教育,从事力所能及的服务性劳动,初步培育创造性劳动意识。中学阶段以生产劳动教育为主,以生活教育为辅,经常性参与力所能及的服务性劳动,鼓励从事创造性劳动。中高职阶段以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劳动教育为主,鼓励创造性劳动,并主动参与有专业背景的服务性劳动。大学本科阶段以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劳动教育、创造性劳动教育为主,并主动参与有专业背景的服务性劳动。总体来说,小学1-2年级定位为劳动教育的启蒙阶段,3-6年级定位为劳动教育的实践体验以及行为习惯塑造阶段,中学阶段定位为劳动教育的拓展和实践探索以及习惯巩固阶段,大学阶段定位为劳动教育的深化和实践创新以及习惯自觉阶段。
(三)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将劳动引入学校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创造了多种劳动教育模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单独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比较典型的有俄罗斯在中小学实行的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德国中小学实行的劳动技术教育,法国中小学实行的劳动与技术教育;二是不单独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而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应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与多种形式课外活动相结合,即以劳动教育必修课为主阵地,结合“实验实习、职业体验、设计、公益服务、创客活动”等多样化课外活动,形成校内劳动与校外劳动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整合式新时代劳动教育新路径。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包括专门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日常的学校教育活动渗透劳动教育目标与内容、所有课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不同学段采取不同的课程形态和实施方式,可以是独立科目课程形态,也可以是合科课程和广域课程形态,还可以是开放课程形态,如自主的志愿劳动等。义务教育阶段独立设立劳动教育课程,以广域课程形态实施,可以确保劳动与技术课程获得独立的课程地位、学科地位,促进劳动教育课程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同时有一定的课程课时保证和全面的课程内容(劳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较好体现劳动教育的特点、较高实现课程目标的效能。
通过相关研究和问卷调查,关于各学段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设置,得到大多数被访对象的支持和认可的方案是:小学1-2年级设置“劳动与生活”必修课程,目标是实现“劳动自理”,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助做,集体的事情共同做”;小学3-6年级设置“劳动与技术”必修课程,目标是实现“劳动自爱”,做到“家庭的事情习惯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集体的事情积极做”;初中阶段设置“技术与劳动”必修课程,以技术为主线,目标是实现“劳动自主”,做到“困难的事情想办法做,没做过的事情创新做,集体的事情主动做”。高中阶段设置“劳动与职业”课程,目标是实现“劳动自立”,旨在有效帮助学生认识职业,找到与自己个性、能力匹配的职业类型,理性选择大学专业,实现高中与大学的衔接;中高职、本科设置“劳动与职业”或“劳动与创新创业”课程,将劳动教育与现行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或创业基础课程、创新活动融合起来,归属于通识教育基础必修课,分散与集中课时相结合;目标是实现“劳动自强”。
当前,党的教育方针给劳动教育指明了路线和方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很多学校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实践。在劳动教育蓬勃兴起之际,在多样挑战面前,需要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任务、实践形式和资源需求,通过有效的政策支持保障和文化环境的一体化建设,让落实劳动教育的共识更广泛、体系更完备、保障更有力、实施更扎实、成效更显著。
(一)劳动教育政策保障
1.队伍保障
学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应坚持专兼职结合、多渠道共建,即校内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结合,可请“大国工匠”、劳模、企业技术能手做兼职教师;明确劳动教育教师考核要求和办法,科学合理地计算教师工作量,将指导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的工作业绩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对取得显著成效的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2.基地保障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区域统筹的视角,强化资源统筹管理,加强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探索和建立校际问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利用与相互转换机制,建立并强化学校与社会劳动教育公共资源、校外场所,如农场、工厂、社区公益基地、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等各种社会资源的相互联系和资源共享机制。打造省、市、县、校多级联动的共建共享平台,为课程实施提供高质量、常态化的资源支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校本特色的优质资源内容,为课程实施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保障。
3.制度保障
一是区域政府支持劳动教育的保障制度。社会是劳动教育的广阔天地,应由政府统筹,明确相关主管部门联合支持劳动教育的职责,建立区域联席会议机制;建立学校利用校外场所、各种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劳动教育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建立每年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建立本土校际问如中高职与中小学优质劳动教育资源互通共享制度;建立學校与政府、行业、企业联合联动、合作打造劳动教育基地及基地更新、维护制度,建立学校与地方相关主管部门、社区联手支持公益性劳动制度等。
二是家庭支持劳动教育的保障制度。生活劳动教育主要在家庭开展,学校与家庭共同构建家长实施生活劳动教育指导的家庭劳动教育制度,家长委员会负责督促开展,学校可以借助校园生活劳动项目水平展示活动等形式,检查生活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了解学生自理能力提升情况。
三是学校推进劳动教育的保障制度。学校要建立切实有效的劳动教育管理与评价制度,在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建设方面,教务部门应定期组织教学督导专家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情况和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以保证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按计划推进;鼓励教师申报和建设劳动教育示范课程、开展课题研究,以研究促进劳动教育开展。在学生评价制度建设方面,要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查,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参与劳动的态度、参与度和方式等,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交流劳动经验,进行劳动成果的分享等。提倡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将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和课程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分析考查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建立档案袋,写好记录,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家校社会”一体化的劳动教育格局
在任何社会生活中,以及在人本身的历史演变中,对于教育青年有重大意义的是家庭关系的性质和人对于这种关系的看法。因此,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尤其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家庭劳动教育首先是一种启蒙教育。其次是一种情感性教育,家庭教育建立在亲子关系之上,家庭劳动教育的沟通、合作、分享等在劳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更容易传递和影响,形成孩子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的看法和态度。再次,家庭劳动教育还是一种灵活的教育。家庭劳动教育是家长在自己的家庭内进行的,没有固定的教学程序和组织形式,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规定区域,也没有严肃的教学气氛,学习能够在自然、随机的情况下发生。
劳动教育的开展需要社会教育的密切配合。一是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它比在学校实施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二是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三是现代人的成长已不完全局限于学校,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社会教育更有利于人的社会化。社会发展趋势日益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就业结构的进一步变化,以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劳动的空间和时间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的内涵和性质也发生了巨变,社会劳动教育还会获得更大发展,显现出更新的活力。
新时代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并不是单单依靠在一种场域中的教育就能完全实现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协同发力,在空间上无缝对接,在时间上贯穿终身,建立立体式网络状的校内外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协同育人、全面育人的大格局。
(三)全方位一体化的劳动文化环境
要建立支持和保障劳动教育的文化环境,必须破除将教育视为狭隘的“学校教育”“课堂教育”观念,在学校、家庭、社会和岗位领域,以多形态劳动为载体,建设与社会、时代相适应的一体化劳动文化环境。
一是家庭和学校应基于“生活劳动、校园生产劳动”,主要围绕“家长劳动教育观念的转变、家庭劳动教育指导、学生参与学校公共服务项目、学校生产劳动基地打造、校园劳动竞赛与节庆文化等”,建设家庭和学校劳动文化环境。二是社区(乡镇)应基于“服务性劳动、公益劳动”,主要围绕社区劳动实践支持、社会风尚建设与文明素养培育、社会志愿活动等,建设社区(乡镇)劳动文化环境。三是行业企业应基于“生产性劳动、创造性劳动”,主要围绕奋斗精神、工匠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学习与塑造、真实劳动成果的公平性社会分配激励等,打造企业劳动文化。通过家庭、学校、社区、企业,实施多个场域的劳动文化的打造,努力形成劳动教育的社会共识、文化认同和教育自觉。
责任编辑 冀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