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雪君 卢群赞
近年来,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引下,中小学对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努力搭建各种平台,各种劳动教育模式被创造出来。但由于场地、师资等限制,很多学校止步于让学生“玩”,劳动教育缺乏系统性、结构化设计。基于学生成长需求进行劳动教育课程探索,是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此基础上,浙江省慈溪市新浦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将劳动教育与中华传统中的“节气”文化结合,确定了“以农促劳:节气文化导向下的农事拓展课程建设与实践”的行动研究项目。借助节气教育,我们将农事拓展课程的路径、目标细化为五个维度: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中有关农事的内容,认识节气在指导农事方面的重要作用,传承和发扬中国农事节气文化。
2.通过种植实践活动,让学生熟悉各种农作物的特点、习性、生长周期以及影响生长的各种要素,学会简单的农事技能。
3.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锻炼吃苦耐劳的品质,加强劳动教育,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操,提升劳动技能,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4.通过教材的编写,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5.通过让家长参与活动,改变家长“唯有读好书才有出路”的观念,改善亲子关系,密切家校联系。
课题研究是从一个班级的实验开始的。实验班面对的第一个棘手问题是:怎样创造一个供学生实践和劳动的场所?
与家委会坐在一起想办法时,家长积极响应,提供了一块学校围墙外约300平方米的闲置土地供学生使用。这块荒地当时种了小树、长满杂草,整修起来工作量很大,但却是一个时机恰当、效果明显的劳动教育过程。
在家长协助下,我们多次组织学生去开荒,开沟平土,围篱建门。当荒地有了新模样,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升。为了让学生更有主人翁意识,我们让学生给实践基地取名字。学生们把基地命名为“开心农场”,既表达了他们参加劳动时的感受,又表达了对农场生活的期待,还颇具时代感。
实践基地有了'怎么用才能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实验班商议出一套“开心农场”运行办法:(1)将土地分成八小块,由八个小组分别运作;(2)每个小组选一位组长,并由组员共同给小组分得的地命名;(3)决定每个季节种植的作物;(4)共同分享种植后的成果。
为了强化做一件事的恒心,需要开始之时给予内心深深的震动。我们组织了一次场面非常热闹的开种仪式:(1)给农场挂牌;(2)给每个小组授牌、立牌;(3)每组一面队旗竖立于小组的地中;(4)全班两条横幅挂在竹篱上;(5)邀请家长一起开种;(6)小组成员与家长合影留念。
这个印象深刻的仪式,让学生牢牢记住这个时刻有别于其他时刻,这块土地有别于其他土地,他们对这块地负有责任。
在农场运行中,我们引导学生重点把握三个环节:种植、管理、收获。
在种植环节,当季种什么合适,查询相关资料或请教农民,尽可能种植在自然环境下能茁壮生长的农作物。“三分种七分管”,管理是一项相对长期的任务,正是培养学生耐心和责任心的好机会,而在养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近距离观察农作物的生长,发现生命的神奇。农作物的收获让学生感受到了味道、形状、色彩,感受到了重量和数量,可以通过看、摸、尝、嗅等方式获得很多新的经验和感受,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获果实的特征。
在土豆成熟之际,实验班请家长上了一堂《土豆的N种烧法》的实践课。课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将一个个成熟的土豆变成了一碗碗佳肴。蚕豆和豌豆成熟之时正是立夏时节,新浦当地有制作立夏米饭的习俗,学生用自己收获的蚕豆和豌豆,再配上其他食材,烧了几大锅立夏米饭分送给学校的所有老师,师生一起过了收获节。
一个周期下来,开心农场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生机盎然,每一组都有不同的收获。
渐渐地,学生谈论的内容发生了转变。原来男孩子是电子游戏迷,日常表达中常常有一些游戏中的词汇冒出来,后来再听他们聊天,说的是农作物长得怎么样了,下一次可以种什么,拿回家的莴笋是怎么烧的,等等。随着劳动经历的丰富,学生习作中涉及开心农场的内容也多起来。由于都是亲身经历,有切身感受,习作中言之有物、语言灵动、感情真挚。后来,教师专门引导学生如何观察事物,如何写突发事件,如何写活动场景,在文字表达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各小组还开始了丰富多彩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内容翔实的调查报告。“我是快乐小农夫”获浙江省宁波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等奖,也成为额外的收获。
当实验班的孩子在“开心农场”有滋有味地劳动、学习、收获时,许多班主任坐不住了。大家都想做一做这个好项目,用班主任的话说就是“带来的好处实在太多太诱人了”。只是学校内部没有闲置土地,校外也无法满足每个班级都拥有这样一块实践基地,怎么办?
学校做了_一个大胆的举动:将教学楼前的一块绿地开辟出来,移除花木,去掉草皮,重新翻土,将這块200多平方米的地分割成14小块,分配给中年级(三四年级)14个班级使用,并将这块地与学校培养目标相结合,取名为“阳光农场”。
从此,“阳光农场”成了_一块热土。各班级八仙过海,很快种上了作物,有的班级甚至搭起了小棚架,培育越冬的作物。午问,经常能看到学生游走在“阳光农场”周围,指指这、点点那;也能看到学生给自己班级的作物浇水、除草;茄子收获了,青瓜采摘了,草莓泛红了,老师纷纷在朋友圈晒班级劳动的场景和收获的果实。
但是,问题也慢慢出现了。
一茬作物收获之后,一些班级的“责任田”开始荒了,过了很久也不见动静。有些班级坚持了两三季,热情也慢慢消退了。最早开展农事劳动教育研究的班级热情似乎也在慢慢减退,学生去农场的次数也少了。学生的新鲜感过去之后,没有了最初时的热切,这件事还要不要继续做下去?如何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一个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在这个节骨眼上,劳动教育该如何继续深入推进?
在向拥有农场实践地的班主任了解情况之后,我们总结出存在的问题:(1)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农作物种植经验,不知道如何安排一年四季的播种,如果—直依靠家长支持是不现实的;(2)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种、养、收、吃这样的循环,很容易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失去新鲜感;(3)学科融合不够广。单纯与语文学科融合,除了为写作服务外,很容易让学生误以为每一次劳动实践都是为了写作;(4)基于农事活动带来的知识显得单薄。不可能教给中年级学生过于复杂的农事知识、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单纯围绕种植、养护所学到的知识有限。
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成员查阅资料,了解周围其他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情况,请教当地农民,进一步了解班主任的想法。尤其是当看到富阳七小开展的二十四节气教育时,课题组成员有了灵感。
二十四节气原本就是为指导农事活动而发明的,虽然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从教育角度来说,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农事活动、劳动实践教育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自然达成教育目标。
课题组成员马上行动,邀请校内对劳动教育感兴趣又有课程建设经验、较好写作基础的教师成立了校本课程编写小组。经过再三讨论、斟酌,编写组成员确立了校本课程教材的名称《当农场遇上节气》,共同讨论了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价值等,合作编写了纲要;确定了课程主要内容:节气简介、节气农事、节气习俗(以慈溪当地为主)、节气农谚、农具介绍等。同时,根据教材内容编写了活动手册,共有15种形式多样的活动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见上图)。
在体验劳动娱心、快乐同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农场活动与学校基础课程进行整合。实践中,我们以学科整合为实施路径,将‘农事活动”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合实践、美术等学科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基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的理念,拓宽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比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形态、外形特征等与科学学科相结合;画一画农作物,用农作物的花或果实拼一拼,拍一拍我与作物的合影,农作物生长大追踪,我眼中的农作物(发现农作物独特的美)等,有机地与美术学科融合;算一算土地面积,称一称收获的果实,做个预算等,都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农场劳动当中。
评价是为了鼓励和激励学生可持续参与到劳动中。我们的评价除了采用学生活动手册的评价表,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外,鉴于“种植类”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殊性,还创新了许多评价方式:
1.奖励几棵菜。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通过实物奖励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实践活动,对那些在活动中有良好表现或者有进步的学生,奖品是学生自己种的蔬菜,让学生把奖品带回家与父母一起分享。“几棵菜”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所带来的教育冲击波是巨大的。这不仅仅是一种肯定,还包含着赞许、鼓励的教育因素,而且这样的奖励父母看得到。
2.认领一块土地。为了充分发掘课程的育人功能,对在农事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奖励一块土地,在菜地上插上写有养护人名字的牌子,让他们可以在“阳光农场”自由地春耕秋收,对学生本人和全体学生而言,“这样的奖励我们看得到”。
从农场开辟,到课程开发,再到实践,这一年多无论对学生、教师还是家长,都是一个成长、收获的过程。
1.学生有了新的成长。课程完全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更多考虑的是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农事课程给学生创造了多样化学习的情境。与大自然建立密切关联,解放学生的双眼、双手,让他们弄脏自己的裤脚,挥洒汗水,发挥、发展智慧。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节气中的风俗,学记节气农谚,将风俗、农谚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神奇。从翻地、松土、选种、播种、浇水、施肥、拔草、采收等农事劳动中,学生学到了许多有关植物的科学知识,认识了农具用途并学会了正确的使用方法、掌握了简单的田问劳动技术。同时,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本身就是在获取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明白“在劳动中创造”的道理。
在感受传统文化、学习劳动技能的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丰富的活动,如土豆的“N”种烧法、农场飘出的香味—立夏米饭、土豆义卖活动、农事运动会、“按图索骥”找种子等。丰富的课程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渗透了劳动教育、情意教育、挫折教育、理财教育、感恩教育等,还潜移默化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品质。
2.教师有了新的成长。教师在参与农事课程开发时,首先要具有相应的课程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成效,教师们认真学习农事课程的理论知识、简单技能,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这种为解决现实问题而进行的学习活动,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具有调整功能。充分的准备让教师在编写《当农场遇上节气》校本教材时事半功倍。课程的开发不仅让教师的知识储备得到扩充,也让教师对学生有了更加多元的认识。教师站在课程结构完善的角度,对所教学科有了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对教育教学把握能力有了提升,也为课堂改进、课程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
更重要的是,在农事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不断尝试探索育人模式的转换。教师们把科学课、数学课、美术课、作文课搬进了农场,将“开心农场”与各学科进行资源整合。冬天,科学教师带着学生一起研究“萝卜过冬的秘密”;美术教师与学生一起设计“开心农场”的标牌、围栏和环保袋,并在农场写生;数学教师带着学生丈量小组的责任田,量一量、算一算展示了数学的实用性;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写下切身感受……农场不仅是学生感悟生命成長、感受劳动创造的场地,同样也是让教师“开窍”的地方,与自然界的密切互动激发了许多教师的教育灵感。
3.家长有了新的成长。从最初的基地开发,到后来的一系列农事活动、拓展活动,家长参与的面越来越广。一次次活动的参与密切了亲子关系,增进了家校沟通。其实,刚开始家长也不十分赞同学校开展农场活动,认为这只是让孩子玩玩,浪费了大量学习时间。随着农事课程的不断推进,看着孩子眼里、心里时时牵挂着作物,本不喜欢与自己聊天的孩子说起农场里的事就滔滔不绝,看着孩子在农场穿梭、忙碌,家长也在转变教育观念,开始和孩子一起参与劳作,一起探讨遇到的问题,一起撰写研究报告,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虽然课程的前行之路还面临诸多问题,但已有的实践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样的教学是传统课堂无法实现的,新的劳动模式给了学生新的体验、新的感悟、新的成长,这是对的教育,也让我们有了前行的动力与信心。我们始终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定能在立德树人的路上收获芳华。
(课题组成员:成雪君、卢群赞、黄芦芳、林玲、岑建澎、罗孟君、王杰霞)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慈溪市新浦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冀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