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摘 要:听力是语言习得的基础,但对于小学高年段的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却存在这样的问题,擅长阅读和写作,却在听力理解上犯难。合理利用“支架”模式,创设情境,搭建支架,帮助学生改善听力习惯,提高听力水平,培养听力能力。
关键词:支架;听力教学;最近发展区
建构主义者主张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学生不是空着脑袋来装载知识的,而是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完成新知识由外至内的转移和建构。在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支架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维果斯基被誉为“心理学界的莫扎特”。他的理论精髓集中体现在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提出了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他认为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潜在发展水平,是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心理机能的成熟正在进行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解决问题,须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介于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区间就称为“最近发展区”。Anderson提出听力理解过程其实是由感知、分析和运用三个阶段构成;学习者在这三个不同阶段对策略的选择具有倾向性。
听力的障碍主要存在于词汇量、语音障碍、生活背景知识等主观和客观原因。支架式教学通过搭建、撤离和评价来真正解决学生的听力问题。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探究应用,以下作者以五年级第二单元My favourite season一课为实例。
一、搭脚手架,创设情境
根据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本课的重点是听懂spring,fall,winter,summer以及句子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作者会根据学生已经学过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fruit/day?提问学生, 从而引出本课重点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二、进入情境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之后,作者会利用情境来解决学生的词汇量,因为在听力的过程中词汇是问题的关键。本课的重点就是能听懂spring,fall,winter,summer这四个基本单词。作者会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单词cold warm cool hot 以及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学生会用已学过的表示冷暖的单词来表示天气,从而引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三、独立探索
在学生已能够熟练掌握并听懂的基础上,做听力训练的Lets try。在先前已經引入了相关的单词、短语和句型,那么接下来的听力材料就是关于Mike Amy和Chen jie三个人的对话询问对方喜欢的天气,以及原因,因为在词汇的基础上,所以学生就会很容易辨别和听出对话的内容。由此也能说明,听力的学习是英语当中对基础知识的求较严的环节,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能力是与否。但是,因为听力的过程中会出现几个季节,需要学生去识别和辨别,这就要求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背景知识和尝试来解决问题,比如说,在冬天我们就会想到下雪;在夏天会去游泳等等,这些相关的生活知识和我们的听力密不可分。
四、合作学习
本环节就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之间独立的完成和探索,听力支架的自我搭建。在Lets check过程中,要求听音并写句子。每个同学可能没法去捕捉每个单词,但他们可能会抓住关键词,这可以通过他们之间信息的交换,和互相之间生活知识的不通,互相弥补,从而完成听写。例如,句子In winter,I can make a snowman. Its my favourite sport.学生也许没有抓住snowman这个单词,但是通过信息的交流,就可以猜出,我们的冬天基本和雪有关系,那同学们首先想到的就会是堆雪人,那么这个单词就能和轻松地写出来了。
五、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合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让他们能够自己说说在这一听力过程中自己的困惑和问题,比如说哪些单词听起来非常困难,哪些听完后,为什么很快就遗忘了。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看出,学生在接受支架教学模式的情境中,也会去善于发现问题和找出学习方法的真谛。只有在今后的学习中才能真正地对症下药,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当然,支架式教学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深入课堂,需要互相适合和互相沟通的环节。但是,支架式教学能真正体现生命课堂、魅力课堂和活力课堂的现代教育理念。支架式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更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要求我们做到:第一,研究设计考虑周全。在进行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与编制时,把学生的情感因素、内在动机等考虑在听力课堂,将“小学英语听力支架教学模式”是否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内在动机和情感态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第二,尽可能把握教学过程。由于对学生的能力评估不够准确,以至搭建的“支架”不够巧妙,过于生搬硬套。用“记忆”和“机械操练”代替情境交际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搭建知识框架时“管太多、放太晚”,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使得听力活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语言的交际功能,没有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对象是小学生,在自我搭建支架时,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不能够完全脱离教师,这也与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关系,只有个别少数和比较优秀的学生,能够在教师撤销支架时,还能继续“攀登”,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教师的撤退,可能就会导致突然断电,以至他们束手无策。这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寻找更适合他们的支架。
参考文献:
张兴.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关系的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1998(6).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