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并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

2019-10-16 05:32丁海东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师幼监狱情境

任老师:

您好!

由案例描述可以看出,“监狱”游戏缘于一次偶然事件并由孩子的提议而发生。任老师碰倒了孩子们搭建的作品,配合幼儿的“惩罚式”提议而被“关”进了“监狱”。其后,孩子们对于“监狱”的游戏兴致又延续了些日子。综合任老师提出的疑虑,依据该案例的相关事实,试作如下两个方面的回复,以供参考。

关于“监狱”游戏的价值探讨

假装及其角色互动是中班幼儿尤为热衷的游戏行为,而且能够让他们喜爱的教师成为他们游戏中的角色,也是孩子们所期盼的。这个“监狱”的游戏,由孩子的提议而开展,无疑是满足了幼儿与教师共同游戏并彼此互动的意愿与乐趣,并因这种意愿与乐趣的驱动,该游戏在其后一段时间里得以持續。游戏中,教师被“关”起来,并被“体贴”和“照顾”着,表现出幼儿对于师幼游戏互动的享受和体验的主动追求。游戏中这种师幼关系及其互动的和谐与融洽,无疑是对幼儿交往行为和社会性发展的正向支持与鼓励。

假扮性的角色游戏,通常是以情感的补偿或宣泄为突出的发展价值,而“监狱”游戏也表现出这种游戏价值的意味。对于为什么要“关”老师,就如那个幼儿所说的,“因为你们总是管我们,我们也要管管老师”。他们对于“监狱”游戏的热忱与兴趣,潜含着的是孩子们对于总是接受教师管的现实的不满足,而在游戏假扮的情境里获得了补偿与释放。游戏里这种潜意识的释放,对于幼儿人格的发展与健康是积极而有益的,尤其是案例中那些对于该游戏表现有“很大兴趣”的偏内向和慢热型的幼儿,可能更有意义。

就游戏活动所呈现的过程而言,该游戏对于孩子们并无什么不良影响。这里所谓的“监狱”,在幼儿这里,只不过是孩子对于这个游戏的一个称谓或说法,如孩子自己说的:“监狱是我自己想的。”所以,“监狱”绝非现实意义上的监狱,而“监狱”游戏也并不含有负面引导或消极影响。事实表明,“监狱”游戏作为幼儿发起的游戏,是该班级幼儿一段时间里的兴致与聚焦,可以预见很快便会被新的兴趣与玩法所接替或转换。

关于教师对游戏的支持与回应

“监狱”游戏由幼儿主动发起,并因教师对于幼儿的迎合而得以展开。任老师对于幼儿游戏意愿和兴趣的回应,表现出对于幼儿游戏自主的充分尊重与支持。教师对于幼儿自主性游戏的适宜性支持与引导,应该以不违背幼儿的正当意愿和兴趣为前提和基础。在“监狱”游戏中,教师接受幼儿把自己“关”进“监狱”的角色要求,配合孩子参与到幼儿“导演”的游戏中,以游戏合作者的姿态,给予了孩子以正向的应允和支持,显示出教师顺应游戏情境的专业机敏和悦纳幼儿兴致的为师情怀。如任老师自己所坦言:乐意看到孩子们在游戏中开放、热情的态度,欣赏孩子们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这也是一位一线教师对于此类游戏活动难能可贵的意义直觉与价值感知。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班级幼儿自主学习与活动的大背景之下,“监狱”游戏只是一个具体游戏的情境。教师在游戏中配合幼儿的兴致与想法,仍不能忘记自己作为实质上的教育者和指导者的身份与职责。教师作为游戏者身份参与到幼儿游戏中去,要谨防一味地被孩子们牵着走,而陷入其中,以致在个别幼儿的游戏情境中不能自拔。教师仍需要机智地抽身而出,以担当关照全体幼儿的观察者和引导者。在这个“监狱”游戏中,教师作为游戏参与者的介入和支持,仅是教师指导全班自主活动的一个局部或片段。

从这个“监狱”游戏,意识到孩子渴望自主体验的心理诉求,而萌生“我来当老师”这一活动主题的设想,反映出任老师由对于幼儿游戏行为及其背后的情感需求的某种理解或读懂,而生成新的教育主题的意识自觉。的确,“监狱”游戏与让幼儿来“当老师”的活动设想,在支持和鼓励幼儿自主体验与愿望的活动价值上,有着相通的关联性。但区别在于前者在事实上是幼儿自主生成的,而后者便是带有预设意图的。当然,为满足幼儿自主学习的体验乃至能够有“挑战”教师的“主导权”的发挥,更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师幼互动中,能够懂得幼儿的想法,相信幼儿的能力,支持幼儿的学习与探索。

希望这些思考能对您有所启发。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丁海东

猜你喜欢
师幼监狱情境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 开展师幼有效互动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调查研究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巧扩监狱
考进来的
师幼互动那些事
监狱堪比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