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时代需要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以实验为基础的初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平台。因此,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创造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既是化学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也是化学教师必须认真探讨、躬身实践的现实任务。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创造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7-003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7.025
时代呼唤创造型人才,教育的内容和途径需要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核心。教育的创造性体现在教育目的、对象过程及结果之中。我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有过失败的苦涩,也有过成功的喜悦,因而愿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对化学创造教育的初步體会。
创造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造力是指在长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经过知识的运用、经验的积累而质变成的能力。广义的创造力是指自我突破的能力,就是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首次运用知识和能力实现了以前没有成功的事情,实现了自我的心理、能力、思维的突破。这种突破只对自己来说是新鲜的,带有突破意义的举措,而对社会和他人来说,意义不大,不是新的突破。一般来说,一个健康的社会人都具有广义的创造能力。化学创造能力是指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由具有突破性的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构成的综合性能力。其核心要素是创造性思维,具有突破性、独创性和灵活性,它包括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两个基本成分。
在中学化学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在教学前制定具体的目标任务,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人格目标、情感目标等等。这个目标要和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在教育方针所规定的范围内制定化学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我认为,创造教育的基本目标应当是保护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进行创造性教学应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差异性、全体性等特点;创造性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创造性水平。其具体的目标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了解观察能力在中学化学中的作用,并且交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独立观察。
2.培养创造性想象力。借助事物间的有机联系,激发学生的联想,通过对某一事物的特点分析,创造性地对另一事物产生假设性设想。
3.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经常把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定向思维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多用发散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4.锻炼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化学教学中,面对问题,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创造性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兴趣,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5.培养科学创造力。培养和训练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下载、处理、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笔的能力,也就是学生的信息素养。
1.“基础知识”和“创造智力”。在化学教学中,基础知识是创造智力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能力做基础,创造智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积累相关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智力。教师还要精心选编习题,精心设计实验,有意识地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创造性智力。
2.“左脑思维”和“右脑思维”。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经常开发和应用左脑的活动比较多,开发和利用右脑的活动比较少。我们的教育很少有开发右脑的内容,所以我们的右脑基本是被“闲置”着,导致左右大脑的发展失衡,严重阻碍着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化学创造教育中应注意右脑开发,多用左手,多用现代媒体手段刺激学生的右脑,并在教学中设计问题悬念,让学生学会猜想,借助发散思维,促进左右脑思维和谐发展。
3.“模仿”与“创造”。“创造”始于“模仿”。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一个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因而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中,“提供模型,进行启发”,让学生“照样画葫芦”是一个必然阶段。目前的学生实验有固定的操作程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革新,把原先的验证性实验、模仿性实验改变为命题实验、探索性实验,让学生由已知去探索未知,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4.“动脑”和“动手”。在化学创造教育中,要让学生手脑并用,强化操作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突破以往演示实验教学“老师做,学生看”“上课看,课后忘”的常态。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实验小组,让学生做部分演示实验,形成课外实验小组活动,有意识地适当拓宽和深化教材,增加一些富有趣味性、创造性的实验,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曹永革.初中化学创新教育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1(17).
[2]黄德荣.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模式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11).
[责任编辑 杜建立]
作者简介: 司克娟(1970.3— ),女,汉族,甘肃临洮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化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