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下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迎来一个从注重量转化为注重质的过程,在质的要求下,我国教育行业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是我国的教育事业为了培养合格人才的战略,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远大计划。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教育事业指明了新的方向,未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8-010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8.100
随着我国各方面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对各方面发展的质量要求也进一步明确,而要在质量上推求得更加稳固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要提高。对提高人才质量话题的提出,将发展的重心指向了教育。在教育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提出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教授学生形成丰富的知识的同时具备有专业的生存能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和行为观念,同时具备符合个人发展的能力和品格。正是因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生发展中对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着正向的引导和指引作用,它才会成为现在各级各类学校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
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学生在学会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学科知识的能力,形成对学科知识进行自学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其次是在课堂教学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所学知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能汲取到学科深层次所赋予人的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式,并能通过思想的指导做出正確的决定;最后是能在学科实践的过程中,习得学科技能,并能通过自身的强化不断深化,对技能了如指掌,并由学习成为擅长。总而言之,学生核心素养就是,正确价值观,良好道德品质,科学世界观,精神专业技术的集合体。
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有正向的引导作用,是学生形成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催化剂。
(一)对思想道德教育起到强化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众多院校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案中不难看出,当下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思想品德的建设仍然是核心素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因素,语文课中对传统道德品质的肯定,数学课中对严谨和端正的态度的提倡,英语课中对勤于动口,勤于实践的标榜,无处不体现了对思想品德的教育理念,而思想品德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指导和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与核心素养中思想道德建设的部分不谋而合。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是通过直接的言语表达,对学生提出具体地要求,而是渗透在各科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所学内容的影响和教师的言传身教,另学生对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认同感,继而用行动表示肯定,最后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存在多种维度,除了有正确错误之分,还有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危害性之分。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都是十分脆弱和易受影响的,但是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他们又难免会因为某些事而被影响,因此就会产生非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非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如自卑、胆小、悲观、懦弱、自私等都是非健康的价值观,而健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包括坚强、乐观、慷慨、无私等。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时,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都会鼓励学生用正确的想法去思考和用正确的方法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本的情感态度就会受到冲击,当核心素养的教育力量足够强大,教师的教育方法足够到位,学生就会渐渐接受自己的不足,并虚心改正,最后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健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用行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时,不仅会着重于思想上的培养,更会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对某些没有经历过的事件产生认识上的偏差,这是缺乏实践的表现。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动手操作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核心素养,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开始探索真理,并不断纠正自己错误的想法所带来的错误的操作,最终在反复试误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的道路。这是探索真理的过程,也是不断更正,形成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科学的想法会逐步被证明是错的,渐渐地由正确的操作带领学生向科学的思考道路上前进。随后学生就会更加理性和客观地去对待生活与学习中的事情,没有亲身经历绝对不去妄自揣测和下定论,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渐渐形成,并逐渐稳定为学生固有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姜宇,辛涛,刘霞,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张淑霞(1979.10— ),女,汉族,甘肃镇原人,中教一级,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课题项目: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教育科研论文,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