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
[摘 要] 接受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的落脚点,而接受度是这一问题的核心。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度不甚理想,本文立足于教学理念的转变,探究如何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从“灌输方式”向“接受方式”、从“知识性教育”向“信仰性教育”的理念转变,以此构建“意义型”“开放式”“信仰型”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关键词] 教育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9-0058-03
接受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的落脚点。当代中外美学、伦理学、哲学等,对接受的含义、特点、过程和接受能力,已经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但是,无论各种理论研究的视角如何不同,其最终都离不开提高接受度这一核心问题。此外,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教育对象特征的转换以及新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形成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度的提高需要在教学理念的顶层设计上实现转变,是由传统的、单面的、专断的教育理念向创新的、全面的、民主的教育理念的彻底转变。 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从“灌输方式”向“接受方式”、从“知识性教育”向“信仰性教育”的理念转变,以此构建“意义型”“开放式”“信仰型”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一 倡导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新教育理念
所谓“教材体系”是指以教材内容为授课指向和目标要求的教育理念。它的优势在于有利于保证政治统一性和教学规范性,弊端在于其教学依赖的是按照教学大纲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学生情感与价值选择的需要并未被纳入其中,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因缺乏情感的渗透和对话的维度而毫无生机可言。而所谓“教学体系”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和文本课程,由开放式设问难题引入,以对文本理解性的实践诠释与借助隐性教育实践性的过程实现由智识向实践的跃迁,是知识客观性与实践指导性双向兼备的教育理念。相较二者,“前者注重课本解读,后者则是由问题与实践取向统领知识;前者使用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路注重理论养成,后者则遵循由抽象到具体的理解思路而强调实际问题之解决”;[1]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要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是因为与我国倡导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的本质不谋而合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中,知识突破章节而进行重新整合并加以运用,并始终伴随着师生互主体性的交流。在现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达于这一新型的教育理念呢?
1 教育者在教学中要做到对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
教育者在教学中要做到对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为完善这一教学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具体而言,教育者要具有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丰厚的学养,必要时可以引入集体备课之法,集众人之所长,就学生在教材内容之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商讨并尽可能地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来弥补自身存在的知识缺陷。所以在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过程中在教学理念的设计上要以启迪受教育者的智慧为目标,以促进受教育者理性与非理性、知情意、真善美的融合为追求,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五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门课程内在的章节关系,并在实践中把握它们的统一性、关联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在完整合理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的培育学生情感、锤炼学生意志,寻求知情意、真善美高度契合的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成长的智慧之学。
2 教育者在教学中要充分驾驭教学实践案例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案例是知识转化为能力与实践的桥梁。其一,教育者应该意识到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不是简单的事实罗列,亦不是由事入理的惯常推演,而是切入主题、延伸发展,通过构建不同的情境探究大学生可能的心理取向和价值选择。其教育的有效性正如纳扎罗娃所言:“思想不是它们被记住的时候就会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而是在它们生存与充满朝气的情感波澜之中,生存于创造和行动之中的时候,才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2]其二、教学实践案例的选取要具有典型性、真实性、生动性。教学实践案例是对理论内容的现实诠释,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是为了使理论内容更直观的进入受教育者的视野,增强理论内容的现实说服力和解释力。首先,教学实践案例的选取要具有典型性。要择取那些具有广泛影响并在学生群体中有较高知名度的经典案例。其次,教学案例的选取要具有真实性。在事实的再度复现中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悟其内在意义。最后,教学实践案例的选取要具有生动性。生动性是指教学实践案例要能调动受教育者的兴趣,符合受教育者的视听需求。
3 教育者在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中,需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首先,有效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有效的迁移和拓展教学内容,而且以其丰富多样表现形式将晦涩抽象的理论具象化,用情感上的共鸣这一隐性教育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但是有效的使用多媒体还应注意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多媒体课件的完全文字式堆积。其次,采用互动式启发教学。互动式启发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轉变的必然要求。教学作为师生双向互动的表达,是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师生互动为师生之间交流沟通观点、思想、感情提供了平台。
二 倡导由“灌输方式”向“接受方式”转变的新教育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都采用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正如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工人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3]所谓“灌输方式”主要指理论灌输法,就是教育者运用科学的理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耐心的正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使受教育者信服马克思主义,从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朝向正确方向发展并逐步使受教育者树立科学的三观的方法,其具体形式包括讲课、做报告、演讲、个别谈心、对话等。而所谓“接受方式”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所传递的信息进行积极、能动的反映、内化以及外化等阶段前后相互联系和衔接的完整的过程。相较二者,前者突出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强调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控制和影响,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后者则注重受教育者的知情意的传达和回馈,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真正置于受教育者;前者是教育者单向活动的过程,而后者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前者是在概念、理论、事实堆积下的教育者的抽象阐发,而后者则是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的受教育者的体悟和感受。因此,“接受方式”真正唤醒了人的主体性,体现了人之存在感。
1 由灌输教育转向情感渗透教育
情感渗透式教育的内在包含着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尊重,以其春风化雨之力提高学生的接受度。而情感渗透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关,一项教育心理学的调查研究就实证性地验明了学习理念、研究方法对个体改变和发展具有弱相干性,反而是隐性理论抑或自我期待表征出在其间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倾向,[4]与此同时高校承担培养人才的社会之责尚需创建民主价值摄入其中的隐性教育,[5]首先,从信息灌输教育走向情感体验教育。如何走向情感体验教育?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情感,真诚的唤醒学生体验情感的意识,在自我真情实感的充盈下与学生交流情感,使彼此在和谐温暖的氛围中实现心灵的互动。其次,用情感沟通教育取代理智控制教育。走向情感沟通教育,教师首先应是有情之人,对学生传递真情;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让学生理解、体悟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塑造一种深厚的情感素养,学会用“情”的眼光看待自己、他人、自然万物。最后,走向情感平衡教育,不用科技取代情感。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各种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给学生带来了最强烈视听冲击,学生被动地成为知识的接收器,他们的沟通需求,情感体验,创造才能已被完全替代。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兼顾理性与感性、智能与情感,用人性情感的丰富性取代高科技带来的个人之孤单寂寞,走出科技规制的怪圈。
2 由灌输教育转向平等对话式教育
平等对话式教育的内涵是师生双方在地位彼此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启迪学生发问、思考、剖析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师生理解包容、意义生成的过程。所以师生双方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具有逻辑性并使对方易于理解的语言传达出来,为了实现平等对话式的教育方式:首先,构筑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在充分把握个体需要、情感、个性的基础上,尊重并信任学生,师生双方包容接纳、无拘无束的互动交流,教师更多的成了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其次、用真诚的态度搭建师生之间的对话平台。师生双方在思想上的真正交流是以彼此的真诚为基础的,教师真诚的对待学生,学生才会真诚的和教师进行对话,敞现自己的真实思想,已达到“视域融合”。最后,对话式教育的内容要紧扣生活世界。启发学生感知世界、人生的意义以此追求生活的完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所以对话式教育的内容要置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使教学内容进入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内在的思索。
3 由灌输教育转向参与式道德实践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并指引学生的行动。所以要用学生主动理解规约、选择价值和体验意义的参与式道德实践教育代替之。首先,参与式道德实践教育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德要求转变为学生品德的基础。学生的品德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既践履道德规范和要求又有遵守道德规范和调节人际关系和自身行为的需要。其次,用课堂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实现参与式道德实践教育。课堂讨论法即教师提出一个道德两难事件,引起学生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用道德的天平平衡学生的思维,使其寻求一种更完善的、更高的道德方式。而公正团体法是以学生中的群体组织为依托,通过学生参与制定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以实现民主管理,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而且能使学生在道德上自觉遵守之。总之,将参与式道德实践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在自己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收获心灵上的成长与成熟。
三 倡导由“知识性教育”向“信仰性教育”转变的新教育理念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足以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达到了教育的最基本要求—“知识性教育”。而对知识的良好驾驭,既能够接受又能够反思,既能够孜孜以求又能够学以致用,只有如此,大学生才能在现实中用知识来指导改造自身、造福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在“知识性教育”的基础上,还需要升华为“信仰性教育”。信仰高于信念,信仰是执着长久的,具有一种价值指向。所以信仰问题不仅对人的知识探求、行为养成、价值取舍,而且对人的政治选择、道德素养以及人格塑造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构建同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要求,同样“信仰性教育”的实现也是逐级递进过程,即信仰感情、信仰态度、信仰行为。
1 培育大学生的信仰情感
所谓信仰情感主要是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感情。其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在肯定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本质,揭示了人类心智和情感的秘密同时,而且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程中为人类证明自己的力量,逐渐地全面的解放自身,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大学生信仰情感的培育首先要注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情感人,这就要求教育者拥有丰富的情感和必要的人文素养并积极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以身作则,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尊重、信任和鼓励往往更能引起学生对自己在情感上的积极评价和对自身人格价值的认同。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学生做有情之人,既包括对己之情、对人之情,也包括对物之情。
2 培养大学生的信仰态度
态度就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的对某事或某物的赞成或反对、喜欢或不喜欢的一种心理状态,当人们对某事或某物持积极肯定的意向时,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接受的态度,而当人们对某事或某物持消极否定的意向时,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排斥的态度。所谓信仰态度是指人们对客观对象尊重、相信、力行程度的主观外在表现。此处所指的主要是对客观对象持积极肯定、赞许欣赏的信仰态度,而此客观对象便是马克思主义。当人们作为个体独自面对纷繁复杂且急剧变化的外在世界时,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照亮了人们前行的方向,使人们前行在理想的康庄大道上。
3 培植大学生的信仰行为
所谓的信仰行为是指人们在信仰情感和信仰态度的基础上的信仰实践,信仰作用、价值、意义的发挥是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而切近的。培植大学生的信仰行为就是在实践中贯彻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完美结合。生命的真谛、价值的归依只有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身体力行的践行中才能得以更加深刻地感知。所以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识性教育”向“信仰性教育”转型的最高价值目标和现实要求就是将信仰情感、信仰态度体现于信仰行为之中。
参考文献:
[1]卢黎歌.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J].教学与研究,2009(11).
[2]纳扎罗娃.青年共产主义信仰的形成[M].刘成彬,史民德,周纪兰,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Robet Edmunds and John T. E. Richardson:Conceptions of learning,approaches to studying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in UK higher education [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2009(79):307.
[5]Mediba SARI,Abmet DOGANAY:Hidden Curriculum on Gaining the Value of Respect for Human Dignity: A Qualitative Study in Two Elementary Schools in Adana [J].Educational Sciences:Theory&Practices,spring2009:928.
(责任编辑:姜海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