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促排卵过程中经阴道超声下小卵泡穿刺联合GnRH拮抗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9-10-16 23:59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450008毕晓英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0期
关键词:拮抗剂卵泡激素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450008)毕晓英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及时确诊病情、正确对症治疗是保障患者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1]。基于此,本文将选取在此区间内收治的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超促排卵过程中联合应用经阴道超声下小卵泡刺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拮抗剂的实际意义,以期为今后提高此病疗效提供可靠参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均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平均年龄(32.09±0.18)岁(年龄范围:24~44岁),平均病程(4.22±0.27)年(病程范围:2~11年)。随机将本次研究选入的9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n=45)、对照组(n=45),两组一般资料对应数据对比均P>0.05(具有可比性)。

附表 两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用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使用时间、获卵数对比(±s)

附表 两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用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使用时间、获卵数对比(±s)

注:*对照组与之对比P<0.05。

组别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用量(IU)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使用时间(d) 获卵数(个)研究组(n=45) 1724.21±223.54 11.43±2.19* 13.86±4.25*对照组(n=45) 1735.28±231.41 13.55±2.37 19.88±7.92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应用黄体期长方案治疗,黄体中期予以0.75mg长效GnRH激动剂肌肉注射,待降调节14d检测机体垂体脱敏状态,对于符合标准(促黄体生成素<5IU/L、卵泡刺激素<5IU/L、雌二醇<50pg/m1)者予以87.5~150IU/L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启动。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用药7~10d、检查可知双侧卵泡数目不小于25个,各组方法如下:①研究组行阴道超声下小卵泡穿刺,穿刺当天予以0.25mgGnRH拮抗剂,之后根据患者激素水平、卵泡发育情况继续予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②对照组继续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选择常规减量方法或根据雌二醇水平行coasting疗法。两组影像学检查可见2个优势卵泡最大直径均不小于18mm时停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给药,予以4000~10000IU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注射。

1.2.2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人工授精-体外移植过程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用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使用时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获卵数等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中计量资料经x± s表示、计数资料经n(%)表示,数据传入SPSS19软件并t/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方案治疗,经分析可知研究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为4.44%(2/45),对照组为24.44%(11/45),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用量与对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使用时间、获卵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如附表)。

3 讨论

本文通过分组研究认为,研究组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超促排卵过程中联合应用经阴道超声下小卵泡穿刺、GnRH拮抗剂后,该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使用时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获卵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此结论与毕红[1]等人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原因为[1][2]:①在少量应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后行阴道超声下小卵泡穿刺,有利于在窦卵泡募集生长后抽吸清除小卵泡,从而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机体异常内分泌状态予以有效改善,使促排卵药物的反应性得以显著提高;②经阴道超声引导下行小卵泡穿刺操作简单、确性高,操作过程中仅需对卵巢造成较小创伤,术后安全性较优。

综上,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超促排卵过程中联合应用GnRH拮抗剂、经阴道超声下小卵泡穿刺有利于获得更优疗效,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猜你喜欢
拮抗剂卵泡激素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促排卵会把卵子提前排空吗
治疗心力衰竭新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LCZ696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表现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对改善透析患者预后的意义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