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患者术后护理的研究新进展

2019-10-15 16:48罗瑾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术后护理

罗瑾

【摘要】本篇文章结合一系列的研究数据和本人的临床经验,从生命体征的护理、结肠造痿口的护理、术后肛口的护理、术后用药指导、不良反应护理等方面对于结肠癌患者术后护理目前的新进展进行探讨。针对于护理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进展,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医学工作者一些参考启发意见,能够提高结肠癌患者术后的护理水平。

【关键词】结肠癌患者;术后护理;研究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R32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2-226-01

引言

结肠癌是目前医学恶性肿瘤当中非常常见的类别之一,一般对于患者医生所提倡的治疗意见基本上是手术切除以及化疗的方式。所以当患者在进行了手术治疗之后,术后如何去进行护理对于恢复效果能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接下来就针对结肠癌患者术后护理的一些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例举分析。

1 手术后临床表现的护理内容

1.1 生命体征检测

对于任何进行过手术的患者,生命体征的测定和观察都是非常关键的。在手术之后,常规的要实行心电监护,以及血压、心率、呼吸、血气分析、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多种指标的监测[1]。手术之后当患者清醒过来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之后,护理护士就应该要建议患者采取半卧位的方式,并且要注意他们输液的速度。如果一些合并高血压患者有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就需要联合使用硝酸甘油等降压药。在整个生命体中的过观察过程当中,如果患者突然有发热或者高烧不退以及白细胞升高的表现,就应该要思考患者是否发生了吻合口瘘现象。

1.2 结肠造瘘口

因为手术过程之后可能会发生由于造瘘口开放而引起稀便流出的现象,所以护士应该要嘱咐患者在侧卧的时候要向着造瘘口一边侧卧,并且要用塑料袋将腹部的伤口与造瘘口隔开,这样就可以防止腹部伤口被感染。同时护士应该要密切的关注患者造瘘口的情况变化,如果有出现出血坏死的症状,应该要及时给予治疗。对于造瘘口需要每天给它灌注50~100毫升的温盐水,并且要定时的开放,使它形成条件反射,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于造瘘口周围的肌肤,一定要保持清洁干燥,在每次更换造口袋时,就应该要用温水及时的清洗。在手术之后出院,也最好可以定期的用手指扩张造瘘口,每周扩张两次左右,每次5~10分钟,持续三个月以上,这样就可以防止造瘘口发生狭窄的情况。

1.3 肛口

手术之后为了更有利于吻合口压力的减轻,在护理过程当中,应该要尽量减少渗出液浸泡,手术之后放置肛门管道应该要超过吻合口。在手术之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会慢慢的进行恢复,并且吻合口接近于端肠管蠕动也会增加,这样就会引起肠道内的压力逐渐升高。然而由于吻合口本身会由于肠壁炎症或水肿导致适应性比较差,再加上大多数的患者在手术之后会发生肛管痉挛的现象,吻合口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张力或者是肠内容物堆积。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患者的吻合口愈合受到阻碍。所以在手术之后,要进行扩肛的工作,每天进行一次。

2 手术后用药的护理内容

关于患者手术之后的用药,一定要根据个体的情况来进行方案的制定,要做好有效的评估,这样才可以因人而异的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很多情况下结肠癌患者会在手术之后不由自主的忽视用药的重要性,所以医生和护士应该要提前向他们进行教育科普,要让他们对于用药提高重视,并且要按时的督促他们服药,定量服药,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这样就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发生[2]。

3 手术后不良反应的护理内容

手术后,需要注意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不良反应的护理也是相当关键的,不良反应会体现在诸多方面。

首先,在手术之后的一些化疗药物,会引起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身体反应。在化疗之前护士应该要遵循医嘱给患者进行补液,纠正患者体内水以及电解质的紊乱情况。如果患者出现腹泻情况,一般在用药之后的第2天发生,这种情况不需要特别担心,一般停药之后就会逐渐正常。同时患者有一些焦虑的心理,在这种时候护士也应该要给他们进行心理上的安慰,向他们讲解一些化疗时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必要的时候要给患者服用一些胃动力药物和促消化药物。

在给患者进行输液之前要用温水让他们热敷双手,在注射的时候从远端的静脉开始注射,护士应该要选择最佳的穿刺部位,这样可以防止药物发生外渗的情况,如果不幸一旦发生外渗,就应该要给予患者硫酸镁进行湿敷。

手术之后有可能会发生一些手足综合征。护士应该要提醒患者在用药之后不能接触冷水以及金属类的物品,外出的时候必须要戴上口罩和手套,要避免一些冷的刺激而引起喉头水肿,所以说在饮食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生冷物品。在日常生活中尽量穿一些长衣长裤,这样可以避免太阳对于他们皮肤直接进行照射,可以适当的使用防晒霜。如果患者发现皮肤有异常的情况,就应该要避免接触那些过冷过热的物品,防止发生冻伤烫伤的情况[3]。

4 关于结肠癌患者手术之后饮食结构的护理内容

近些年来,我国患结肠癌的患者的平均年龄在不断的增加,也就是老年结肠癌患者正在不断的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手术的创伤以及各种身体功能的低下,导致手术过程之后的营养摄入对于患者康复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一般在进行饮食护理的时候,要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来进行调节,要采用低热量供给的方法给予肠外营养。在拔除导管之后的第2天建议吃一些流质食品,进食的时候应该选择少量多餐的进食原则,首次进食最好是50毫升,之后再逐渐的增加进食量。增加的幅度要以不增加患者的进食不适感受为宜。一般患者吃的流质食品主要是米汤、菜汤和果汁。流质食品进食三天之后就可以改为半流质食品了,但是仍然要以少食多餐为主要的进食原则。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不断的临床经验的累积当中,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对于结肠癌患者术后护理的优质护理方式。但在优质护理方式不断的更迭过程当中,仍有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和关键点需要不断的改善,护理的中心思想要围绕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并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重点,不断提升医学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段少华, 王伟伟.结肠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J].天津護理, 2016, 24(5):456-458.

[2] 陈珊珊, 孙琳.直结肠癌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术前预防性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 2017(7).

[3] 段少华, 王伟伟.结肠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J].天津护理, 2016, 24(5):456-458.

猜你喜欢
术后护理
1例剖宫产术后合并胶质母细胞突发脑疝行急诊手术后的护理
胆道手术的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术后护理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87例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术后护理体会
循证护理在胆结石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骨科术后疼痛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缓解效果分析
妊娠阑尾切除术后的护理
肛肠外科术后隐私部位护理中的伦理心理探讨研究
康复护理措施在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