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昆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在新课标教学下,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化”,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 品味;魅力;实施;快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198-01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说得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而语文教学更是离不开生活。因此,在生活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发挥语文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快乐和幸福。为此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勇于创新,在教學中充分展现语文学习的内在魅力,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幸福感。
一、在教学中发挥语文教学的魅力
(一)抓住语文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样对学生一生发展受益无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出发,有效地组织教学。语文学科富含人文因素。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想象、情感体验、评价判断等环节。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语文综合性、模糊性的特点,挖掘教材中美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不但能促进学生思想、阅历、知识、体验的积累,也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兴趣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讲故事是最容易激兴趣吸引学生的活动。此外,古诗诵读、作文评比、成语接龙等系列活动。特别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展示学生的特长优势。事实上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特长和优势,有的普通话讲得标准、流利,有的字写得工整,要让他们尽情发挥语文的点滴特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思维,挖掘潜能,增强语文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灵活运用,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一门“愉快的艺术”。
二、在生活中体现语文的魅力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于是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融入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回归。《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新课程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教学时教师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这样,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说明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都和语文有关。
(一)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创设情境、展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还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去体验生活,去感悟生活,加深感受。如《养花》一文,老舍先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教学时,如果教师仅限于从语言文字中引导学生去感悟,学生可能浮于表面,感受不深(有养花体验的学生寥寥无几)。为此,在学习完课文内容之后,我特地从家中带来了好种易活的吊兰,分给学生回家后进行扦插,并坚持写好观察日记。等到吊兰枝繁叶茂时,再组织一个“养花交流会”,此时,学生的感受就会和老舍先生的感受很好地交融在一起,对作品的感悟也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二)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感受幸福
自从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学校便成了学生生活中重要的舞台。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自己的平台。老师应该利用学校生活这一现成的课程资源,善于将发生在校园的点点滴滴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融入语文的教学。例如激烈的体育比赛,精彩的文艺表演,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都可以让学生去说一说、演一演、写一写。让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总之,语文是最富诗意的一门学科。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我们语文课堂不懈的美学追求。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品味生活,获得自我的全面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2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