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东勤
摘要: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广播节目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节目的整体效果。在实际录制节目过程中,由于存在有众多环境影响因素,在直播过程中会出现众多意外情况,极大的考验了节目主持人的即兴口语传播力。本文主要内容研究了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即兴口语传播力,希望能为我国媒体行业的发展又有所启示。
关键词:媒体融合;节目主持人;口语;传播力
广播节目主持人想要拥有良好的即兴口语传播力,首先需要对节目有正确的认知,掌握节目的整体思路与主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思辨能力,除此之外,还必须拥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广播节目主持人在开展即兴主持工作时拥有良好的传播力。结合我国当前节目类型的发展形式来看,即兴口语主持的方式会逐渐普及,基于此,主持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促进个人良好发展。
一、即兴口语的重要性
所谓的即兴口语,针对广播而言其本质便是广播节目的脱口秀,这是广播节目中的一种口语表达形式,考验了主持的主持功底与专业素养。即兴口语的使用能够充分展现出广播节目的贴近性,增强广播节目的现场感,除此之外,还能够加深观众对广播节目的接受程度,符合大众的语言接受能力。对于广播主持人而言,即兴口语体现了主持人的素质水平与语言机敏能力,主持人在此过程中通过对语气、语调以及语音的掌握,体现出广播节目的艺术价值。在当前各类型媒体不断涌现的时代,即兴口语表达可以使广播节目的形态更加生活化,除此之外,即兴口语的表达方式能够使得节目与受众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交流姿态,增强广播节目的传播效果。
二、广播对主持人进行口语传播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使用规范的语言
根据我国宪法章程规定,国家应该积极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媒体作为我党与政府的喉舌,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应该自觉遵守这一规章制度,以规范的口语,展现自身风采与节目内容,为广大受众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但是结合当前诸多广播节目的实际情况来看,诸多主持人在开展主持工作时,一味的为了广播节目的趣味性,以港台腔或者粤语腔为主进行模仿,这样病态的主持方式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广播节目的质量[1]。
(二)即兴口语传播语言要通俗易懂
广播节目面对的受众类型较为复杂,他们来自于不同的专业领域,文化层次、年龄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由于有声语言为瞬时传播,受众瞬时了解,转瞬即逝,因此主持人的即兴口语必须通俗易懂,才能够使受众在短时间内理解并且接受。主持人在开展即兴口语主持工作时时,要避免口语表述中拥有大量的专业术语与诸多文言文词汇,以免受众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更重要的是,即兴口语表达的目的是为了在受众理解的基础上,为受众营造一个可以各抒己见、轻松愉悦的空间,以便为广播节目创造良好的传播氛围[2]。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口语传播通俗易懂并非让主持人排斥华丽的语言,在当前各种节目类型不断涌现的背景下,主持在表达较为深刻的内容时,可以适当采用较为典雅的语式与语句,点到为止,使读者能够接受思考,化抽象为具体,耐人寻味。
(三)不能偏离节目主题
主持人在即兴口语传播过程中,一定要始终围绕节目主题,不能偏离节目核心内容,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即兴口语传播并非是主持人情绪与想法的宣泄途径,传播内容必须与节目内容、整体架构相联系。在主持过程中,主持人可以将自身的实际体验与节目的主体相连,通过简洁明了的口语传播语言阐述自身情感与相关观点,使受众受到感染,引起受众共鸣。如果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能够与节目主题紧密贴合,那么就会增加受众的参与热情,反之,如果主持人主持节目偏离主题,那么会导致节目创作失去本身意义。基于此,主持人在开展即兴口语传播工作时,应该严格围绕节目主题组织自身言语材料,要契合主题的同时运用富有逻辑的语言对受众进行高效表达,调动节目现场气氛,增加节目观赏性。
三、主持人即兴口语传播能力的提升路径
(一)广泛积累是提升即兴口语传播力的前提
主持人想要的节目中妙语生花、幽默风趣,前提是自身要拥有开阔的视野与博览群书的学识,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的应对节目现场,才能为提高主持人口语传播能力打下基础。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节目主持人要“多读”,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提高自身的学识与见识,扩展自身知识面。想要拥有良好的即兴口语传播能力,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主持人自身没有深厚的学识,仅仅凭借自身灵感或者声音的特性,很难在主持岗位上出色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广泛的阅读能够让主持人对自身节目有所感悟,有利于主持人厚积薄发,其次主持人想要提高自身即兴口语传播力还要“多看”,多学习优秀主持人的节目,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经常观摩其他主持人的节目,能够为自身带来启发,有助于自身取长补短,积累主持经验。再次,主持人还需要“勤写”,所谓的勤写要求主持人要对语句进行反复的推敲与琢磨,提高自身凝练语句的能力,除此之外,有利于主持人能够在主持过程中,理清节目层次关系,对提高主持人即兴口语传播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大量训练是提高主持人即兴口语传播力的必要环节
主持人想要提高自身口语传播能力是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的,只有在掌握主持语言表达的理论基础上,对自身口语表达技能进行反复训练,才能有效提高自身即兴口语传播力。在此过程中,主持人要将主持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开展即兴口语传播力的训练活动,在此过程中,训练可以由易到难逐渐展开,首先,主持人可以通过参与辩论赛的形式,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对自身思维进行训练,在此过程中的训练重点为主持人的逆向思维与发散性思维。最后在开展复述训练,在此训练环节,主持人可以根据自己看过的电影,或者结合相关书籍录音开展复述训练,一般情况下,复述训练包含有两种方式,分别为详细复述与概要复述,在训练过程中,作者还可以采用创造性的复述形式,对原有的人称、语体以及结构进行改变[3]。当完成复述训练之后,主持人便可以结合实际环境开展描述训练,在此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周边的人物景象等,通过描述不同的场景,锻炼自己的全面观察能力。当完成上述所有训练之后,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评述训练,在此环节中,主持人需要通过自己的所闻所见开展评述训练,一般情况为先叙述后评论,但是两者也可以同时进行,相互结合。评述训练的重点在于要使主持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所闻所见谈出所感,并且在评述过程中,主持人要见解独特、条理清晰,除此之外,要明确自身观点。刚开始进行评述训练时可以采用半脱稿的形式,随后循序渐进脱稿训练,最终不断提高自身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即兴口语传播力的重要保证
在节目主持过程中,良好的即兴口语传播效果与主持人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主持人存在有恐惧、自卑的心理,那么在口语传播过程中就不能顺畅的表达自身观点,畅所欲言,因此,主持人想要提高自身即兴口语传播力,自身需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节目开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在节目现场会存在始料不及的情况,此时导演不能上台打断节目的录制,只能依靠主持人瞬间的救场能力开进行补救,这样的情况对于主持人而言是以此重要的考验,此时主持人自身一定的要沉着应对,机智化解节目录制过程中的意外情况,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对节目意外事故。基于此,主持人想要提高即兴口语传播力,就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加强文化修养,积极参与即兴口语训练活动,在反复训练过程中,练就自身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
四、結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各类型媒体不断涌现,媒体融合的时代,节目主持人想要提高自身即兴口语传播力,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训练,首先需要广泛积累自身文学知识,通过观摩优秀主持人的主持方式,取长补短,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自身口语表达技能进行反复训练,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便能够及时应对节目突发情况,面对受众能够表明节目主题,畅所欲言。
参考文献:
[1]李静,邱蔚.媒体融合背景下节目主持人即兴口语传播力探析[J].新闻世界,2018,No.325 (05):28-31.
[2]郑恩先.谈主持人如何做好即兴口语表达[J].传播力研究,2018,2 (28):155-155.
[3]石靖楠.浅析新媒体时代主持人提高即兴口语表达品质的途径与必要性[J].传媒论坛,2018,v.1;No.1 (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