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
摘 要 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评价首先要关注发展要素。在数学课堂评价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行为、态度、价值观等发展性要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终结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结合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初中数学;发展性评价;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9)28-0140-01
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评价首先要关注发展要素。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优势。在数学课堂评价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行为、态度、价值观等发展性要素。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发展性评价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要尊重学生个体
数学课堂是思维交汇的殿堂。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着思想交流、思维碰撞,彼此之间进行着平等对话,不断产生新的思路和观点,是生命的相融、相悦,彼此之间求同存异。教师不是课堂的独裁者,也不是知识的“灌输者”,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强加给学生;学生也不是课堂的从属者,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特性的生命个体,是完整意义的人。
二、要构建和谐课堂
数学教学不是预先设计教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虽然我们在备课时精心预设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但是课堂上还是会出现各种预设之外的东西,这时我们若随着学生的思维、情感调整教学环节,即使是学生错误的资源也不放过,这就造就了动态的、美丽的、开放的数学课堂,不仅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而且提升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三、要尊重学生差异
每个数学教师由于学历、经历不同,其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也会不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是发展中的人,学生上课之前在其头脑中就已经具有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和经验,这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成为每个学生个体学习发展的基础。数学发展性评价课堂中,允许有各种优势特长、能力水平的教师与学生存在认识和认同上的差异,教师和学生可以从差异中学到可移植和借鉴的经验,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和互相理解,从而进一步推动数学发展性评价课堂的和谐发展。
策略一:在初中数学课堂评价中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应有机结合起来应用,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
让学生参与评价自身和其他同学的过程正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反思力,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学生在数学课上捣乱时,教师可以不急于评价其表现,可以引导学生自评自己的表现,之后再阐述自己的看法。这往往比教师直接评价要更有效,因为只有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改变才会更有效。
策略二:数学课堂发展性评价观察记录单的运用应该成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个老师,应该要具有观察学生的职业敏感性。只有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心情、态度、方法等等真实的情况了如指掌之后,教师才能形成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更好地在数学学习和自我成长方面的发展。数学课堂观察不仅是评价学生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渠道,也是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重要方法,因此懂得数学课堂观察对于数学教师而言是有重要价值的。
对于一个数学教师而言,数学课堂充满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教学中预设和生成就反映了这一情况。这给教师的观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们知道数学课堂观察记录单的形成源于教师对自己所要观察的内容的明确,所以又是具备个性化的一个材料,不同的教师对于自己的数学课堂会选择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学生的表现。但是总体来说,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通常可以选取数学课堂上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状态、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的情绪状态三个方面来实施观察。
策略三:在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发展性评价的应用应该让数学课堂更深入人心,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非常在意老师对自己的看法,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教师要善于把握各种契机,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有益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爱的信息、赞赏的信息、期待的信息,让学生在老师爱的温暖下充满学习的勇气和信心,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数学课堂发展性评价的实施实现了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提高、促进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功效。一方面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而且关注对“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的教育与传承;另一方面,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知识灌输”的“容器”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重新确立“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理性地位,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能力的过程中,赢得人格、尊严,从而形成持久学习、工作和研究的志趣和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