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明君
摘 要 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小学生科技素质的主要载体,但当前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对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师專业素养不高,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不足,科学课程资源匮乏;对小学科学教育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到位等,并在此基础上,就提高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科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C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099-02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科学素养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小学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是小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目前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现状而言,基于多种原因,教学成果输出不尽如人意,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基于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现状,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够为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一、小学科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发展从2001年至今已有近20年,从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2003年新课程标准的颁布、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表,可以看出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无论是在课程设置、学科地位,还是评价体系上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小学科学教育相较,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水平存在不小的差距,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并不容乐观,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不高,师资力量薄弱。根据相关调查文献,我国大多数的小学比较重视语文、数学等“主干”学科的教师配备,教学资源也多向这些学科倾斜,而对于科学、体育等“杂科”的重视程度不足,尤其是小学科学,教师配备尤为不足,专职科学教师较少且缺乏科学教育专业背景,科学课教学多由其它学科教师兼任。由于没有条件开设实验,大多数教师只会照本宣科,甚至上课就是让学生画线勾圈,死记硬背。教师教育理论素养薄弱,科学知识功底水平不高,基本技能缺乏,很大程度上使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流于形式。
二是教学设备不足,科学课程资源匮乏。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与应用性,而最令小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就是实验操作。因此,小学科学的实践教学需要具备开展实验教学的条件,即实验室以及相应的实验教学设备与教具。但由于对科学实验重视程度不足,很多学校开展科学实验的设备及教具等配置不到位,多数科学教师的教学资源只有教材与参考书,实验教学中往往只是教师口头讲授,学生被动记忆而已。这就导致学生没有对科学实验的亲身体验,科学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了,科学课程考核高分低能现象也就由此产生。
三是大班教学,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探究式教学既是新课程理念,又是新课程内容。很多学校由于科学教师师资不足或教室紧张,采取的是大班教学的方式,而班级过大,学生过多,小组学习及开展实验探究都存在一定的组织难度。小组学习本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适合科学探究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但班额太大,在组织管理上容易出现失控现象,这势必会影响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有效保证科学课的质量。
四是对小学科学教育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到位。《科学课程标准》是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依据,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小学科学教师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在教学中出现诸多问题。如,过分强调科学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游戏性而忽视其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过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忽视课堂教学的组织性以及教师的引导作用;过分注重过程评价而忽视结果评价或相反;过分强调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传统的实验教学等。
总的来说,当前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于培养小学生科技素质、科学思维以及探究精神等形成一定程度的阻碍,不利于小学科学教育的健康发展,亟待改善。
二、提高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小学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要取得突出的成果,优良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针对当前小学科学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应重点加强具有教学教育专业背景教师的引进及现有科学教师的培训力度。一方面,学校应充分重视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应将科学教师的引进置于同其它“主干”学科教师配置同等的地位,在人才引进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教师待遇,增强科学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科学教师,应尽量提供教师培训进修的条件和机会,注重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科学素养,增强教师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改善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加大小学科学教育经费投入
科学教育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相较于人文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科学知识是以实验作为依据,开展科学教学需要进行大量实验,实验室以及配套的实验材料、教具等必不可少。因此,加大小学科学教育经费投入,配置完善的实验室及相关实验材料与教具,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具体来说,加大经费投入,首先应将国家规定的进行科学实验的器材及实验室配置完整,同时增购教学器材和图书资料,建立相对完善的科学实验基地;其次,学校要重视科学教学的质量问题,专门配备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管理,保证教师和学生有条件充分开展科学实验,主動进行科学探究,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应在教师引导、组织和支持下进行;小学科学课程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机会,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由课程标准不难看出,小学科学课程的探究式学习对教师的教学模式、方法以及角色定位等进行了指导性要求。要有效开展小学科学课程的探究式学习,首先来说,应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即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学习的核心地位,教师角色转变为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及支持者,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探究式学习并不是一种单一、呆板的教学过程,而是由多种教学方法组成的教育模式,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应博采众长,不断研究探索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而更高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第三,针对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活动性、实践性不足的问题,学校及教师应创造条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探究式学习的机会,注重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传授上。
三、结束语
诸多研究已经证实,早期的科学教育对每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小学科学课程不但对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对他们终身学习及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当前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应勇于自省,以一切为学生长远发展为目标,在科学课程教学中不断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让学生在小学阶段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养成探索科学的热情,这对其未来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其梅.小学科学教育现状调查及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177-178.
[2]黄其梅.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164-165.
[3]潘洪建,张静娴.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成就?问题与政策建议[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04):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