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编写特点及其理念

2019-10-15 11:11蒋凯婷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教学

蒋凯婷

摘   要:统编教材的编订对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统编教材的特点,可以发现统编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遵循学生发展特点,结合小学生生活以及改变小学生阅读缺失现状的理念,更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律。文章在分析统编教材特点和编写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教学落实策略,有助于教师做好教材与教学的连接,真正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2-0032-03

为转变应试教育,教育部直接编订统编教材,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为使教材理念得到真正落实,教育工作者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更好地使用统编教材,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统编教材的编写特点

统编教材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其编订意味着学生培养内容的转变。在编定过程中,统编教材经过大量的审阅与修改,力求实现树人任务,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与以往教材相比,统编教材的立意更加长远,旨在让学生成为新一代的接班人。

1. 教材中增加了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统编教材依据学生的发展实际,选取了蒙学读物、汉字文化、文学作品等,内容丰富且覆盖面广,对于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提高审美能力不无裨益。[1]统编教材蕴含的精神涵养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中就编入《风》等古诗,以及名言和谚语,旨在让学生从小就接触较多的古诗篇目。小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仁爱、礼仪等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因此,统编教材从一年级开始编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旨在使学生从小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从而更好地成长。

2. 教材中减少了教学篇目,增加了课外阅读量。原来的“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共有课文41课,其中识字8课,汉语拼音13课,课文20篇;统编教材则减少到32课,其中识字10课,拼音8课,课文14篇。[2]虽然统编教材课文的数量有所减少,但是通过增加“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这两个板块,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由此可以看出,统编教材旨在改变过去精讲精读的单一形式,采取精读、略读、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改变学生读书少的情况。如“快乐读书吧”通过有趣的指导语促使学生主动阅读书籍;“和大人一起读”旨在让学生和父母交流阅读体会,家長可以渗透家庭教育,使学生感受到家庭读书氛围。统编教材把家校教育连接起来,让家长带动学生阅读,从而改变学生不爱阅读的情况,这也是统编教材的一大优点。

3. 教材依据学生的发展,改变识字教学模式。统编教材站在汉字来源于生活的高度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编排识字教学。[3]由于学生在上学前就已接触到汉字,统编教材便在一年级上册第一篇识字课文放上了“天、地、人、你、我、他”六个楷体字。[4]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这些汉字,先识字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而不是强行灌输拼音教学,导致学生对语文产生恐惧感。由于小学生发展还不成熟,刚接触汉字时对汉字的写法较难掌握,所以一年级上册课文在需认写的文字旁呈现笔画笔顺,使学生能直观地看清汉字的写法,有助于学生在低年段打好汉字书写基础,避免传统教学中教师写错笔顺学生也跟着写错的现象。

4. 教材中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突出选材的时代性。统编教材在选文、单元活动设计、插图等方面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5]如统编教材依据新时代的教育方针和核心素养进行编写,选取生活常识、人生哲理等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很多经典课文重新回归到统编教材中,删去了那些没有经过沉淀的时文,同时适当吸取他国经典文章作为有益补充。统编教材单元设计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书写提示要求“写字时坐姿端正”;语文园地五的书写提示要求“笔顺规则从左到右、先撇后捺”。在插图方面,统编教材也有很大的变化,互联网时代学生接触到的都是较为新颖的事物,统编教材多选择较为有趣、生动的图画作为课文的有益补充,使学生能够结合插图理解课文。

二、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

通过分析统编教材的编写特点,可以看出统编教材具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特点,且注重结合学生发展特点进行编写,其编写理念旨在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1. 抓住语文学科特点,落实立德树人。温儒敏主编说:“统编教材的来由、背景是实实在在的,它是为贯彻落实中央的相关指示而形成的。”[6]可见,教育部以中央相关文件为准绳编写教材,力求在语文学科中真正实现立德树人。语文学科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渠道,也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途径,统编教材增加了大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语文学科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职责。统编教材实行分学段推进传统教育,从一年级开始编写加入儿童启蒙读物、浅显易懂的古诗,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便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

2. 改善教学弊病,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需要掌握课本知识就可以了,课外阅读少之又少。这主要是因为教材没有课外阅读延伸,没有增加课内篇目;学生阅读方式较为单一,很难实现学习迁移。统编教材通过“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改变过去的教学弊病,虽然精讲课文减少,但是教师更多的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让学生把阅读方法运用到自读课文中,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学习方法,而且学会了阅读新的文章。同时,统编教材通过增加“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两个板块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改变学生不爱阅读的习惯。

3. 遵循学生发展特点,以先学汉字为基础。由于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先接触的是汉字而不是拼音,所以统编教材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以学习汉字为基础,优先编排常用的300个汉字。统编教材从先学拼音后学汉字转向为先学汉字再学拼音,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引导,有助于学生从生活中认字过渡到在课堂上学汉字。由于小学生写生字词时没有笔顺概念,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学生把“口”字直接画成一个“圈”,或者在写其他字时,没有按照正确的笔顺规范书写。统编教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每课所要掌握的生字词旁标上该字的笔顺或者偏旁部首,这无疑是学生学习写字的一个重大突破,不仅可以使学生正确地书写认读,而且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认识偏旁部首,使学生从小打好汉字书写基础,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整体,不再是以往单一、零碎的学习方式。

4. 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编排较为贴近的内容。学生刚入学时对小学生活毫无概念,所以统编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地进行编排。一年级上册增加了一个“我上学了”目录,里面包括“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三个板块,旨在使小朋友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让学生认识自己新的角色。[7]统编教材不仅选取我国经典作品,还选择国外经典作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经典课文获得知识,提高精神素养,而不是盲目地选取课文来充当学生的精神食粮。如二年级上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具有浓厚的生活意识,整篇文章写的是如何在迷路时通过各个事物辨别方向,这样的课文可以教给学生生活常识,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三、统编教材的教学策略

从教材编写特点、编写理念的分析可以看到,统编教材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不管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增加、识字教学的转变,还是课文选择的时代性等方面都蕴含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而统编教材的编定意味着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应与统编教材进行对话,对统编教材有深刻的认识,采用更好的教学方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1. 强化教学中的价值渗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统编教材增加了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教师教授时要注意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内涵,更好地进行价值观教育。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时,要教育学生铭记那些在困难时帮助自己、给予自己关怀的人,让学生不仅学到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还体会到语文学科的精神涵养,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2. 重视阅读教学的“三位一体”,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统编教材在阅读教学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改变,从以往的精讲精读转向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个转变是为了改变学生读书少的状况,不能再只是机械地分析课文,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三位一体”即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单元看成一个整体,教读课文是略读课文、课外阅读的基础。教师在教读课文时要让学生大胆假设,并在阅读过程中验证自己的假设,然后在略读课文中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自主阅读。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会感觉枯燥,而是有趣、有收获的,学生对阅读感兴趣,自然而然会去阅读更多的课外书。教师要发挥“和大人一起读”的作用,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使亲子阅读真正实现。[8]

3. 以学生生活为起点,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生活中先接触到的一般是汉字,所以统编教材改变了以往先学拼音的教学安排,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入学前就接触到较为熟悉的汉字,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教师教授识字课时要注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即让学生将已经学到的汉字总结出来进行交流,教师可以把这些汉字与教材文本结合起来,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每次学新的单元内容时,教师都应对学生学过的生字进行巩固,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笔顺、部首,带领学生书写、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这样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记下生字。

4. 根据教材文本编排,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统编教材在单元设计、选文等方面努力做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如口语交际的内容多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让学生分小组或者自由讨论。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引导,观察学生讲得怎么样,有没有表述不正确的地方。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同时要认真分析教材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核心要点,让学生更好地把教材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断提升实践能力。统编教材中每个文本的选择都有其独到之处,与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如单元设计里的书写提示、“和大人一起读”中的选文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应认真钻研每个文本要培養学生什么样的实践能力,做到心中有数。

统编教材的编订体现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国家意志,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理念,从编者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认真研究统编教材的价值观,才能使统编教材成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段宗平.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点创新[J].语文建设,2018,(7).

[2] [3] [4]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5] 郭乐静.部编教材识字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

[6] 杨伟.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统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访谈[J].语文建设,2018,(7).

[7] 李红梅.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特色与学习适用性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8,(8).

[8] 汪继芳.对统编教材内容调整与教学策略的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8,(12).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语文教学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