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2019-10-15 09:55宋广莹
文教资料 2019年22期
关键词:创新模式产教融合艺术设计

宋广莹

摘    要: “产教融合”作为新型教育模式,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也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创新的理论依据。当前,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存在一定问题,要在发展中不断探索改革,从而发挥出“产教融合”模式的先进作用。本文从分析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构建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达到提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艺术设计    创新模式

由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各高校设计专业就业困难的矛盾日益加强,人才培养与设计岗位需求错位,使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水平滞后,最终阻碍我国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各大院校要加强“产教融合”,在我国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探索和实践,承担起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重任。

一、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层次低,缺乏系统性。

目前,由于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发展处于初期阶段,高职院校缺乏系统的“产教融合”模式教学体系,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习与培训缺少结合,导致“产教融合”教育模式发展速度较慢。同时,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存在层次较低的问题,企业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提供的实习机会较少、校企合作水平不高、合作具体方向不明确、合作内容缺乏等影响“产教融合”模式作用的发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与高职院校的联系,但是合作形式单一,双方沟通交流较少,使校企合作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水平,从而影响“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艺术专业教育发展,削弱“产教融合”模式的功能。

(二)对“产教融合”创新模式意识不足。

随着我国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和平面媒体的普及,艺术设计产业得以发展,艺术产业范围扩展到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动漫周边、网络媒体等多个领域,使艺术设计产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艺术设计产业发展关键在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高职院校作为专业型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艺术设计产业输送专业素质能力强、实际操作水平高的人才。由于艺术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要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但是目前“产教融合”教育模式发展不够深入,教学体系结构不合理,教学中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够重视,教学偏重理论基础,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同时,教师对“产教融合”模式认识不够透彻,不具备创新的教学意识,限制“产教融合”模式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和发展产生阻碍。

二、“产教融合”模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意义

(一)“产教融合”模式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有效途径。

“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是一项产业与教育合作工程,其中产业是教育的服务对象,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合作伙伴。由于目前社会产业发展面临转型,需对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进行区域性定位,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重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深化“产教融合”教育模式,培养产业型的设计人才。“产教融合”教育模式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要,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根基。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只有依托社会经济,与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合作,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理念,才能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设计专业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从而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进教育水平发展、校企双赢的战略目标。

(二)“产教融合”模式利于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

“产教融合”教育模式即学校人才培養与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衔接,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由于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而且存在多样化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壁垒,实施校企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设计人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要以培养符合服务产业发展的设计人才为办学目标,推动高职院校教育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要求进行对接,实现高职院校人才零距离就业,有利于将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力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产教融合”模式下双创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措施

(一)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教育模式有效结合。

高职院校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结合产业发展需求,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实践操作提供场所。因此,学校要加强与相关领域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基地,弥补学生实践操作中的缺陷,解决学生实习问题,同时为企业人力资源注入新的活力。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只有校企合作联合发展,才能实现高职教育发展在新形势下的突破。要实现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教育模式有效结合,政府要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出台促进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明确校企合作中企业和学校的责任,对于两者合作关系要基于透明性原则,实现健康合作发展模式。除此之外,在校企合作中要重视责权划分,加强合作管理的监督机制,设立专门协调部门,协调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使校企合作中实践基地建设项目顺利实现。高职院校增强职业教育的透明性,使企业对高职院校教育实现有效监督,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将“产教融合”教育模式落到实处,构建除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融合体系。

(二)建立专兼结合的复合型教育队伍。

建立校内外、专兼职复合型教师团队,能够有效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水平较低的问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可以借鉴国外设计院校先进经验,整合自身教学骨干教学理念,加强与其他领域技师、企业设计师等之间的交流沟通,建设复合型教育队伍。“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强调教育队伍综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建设,要求教师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设计实践活动,尤为重视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如设计师、技术能手等双师型教育队伍。高职院校可以选拔出专业基础好、能力强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同时发挥教育名师的引领作用,内部形成教师互帮的建设体制,打造出行业认可度高的复合型专业师资团队。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校内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教育模式,形成协同育人团队,把高职院校教师从教学角色转化为复合型的教学组织角色,发挥教师育人的优势,从而促进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三)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创新实现“四个改变”。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为目标,根据设计行业需要,开展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改革。具体做好“四个改变”,其一,转变传统教学内容与设计项目融合,将企业项目引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并将项目内容分解到具体学生操作中,提高学生实践项目操作能力和水平。其二,传统教师向多元化场所转变,如图书馆、展览馆、艺术馆、工地等教学场所,引导学生熟悉未来职业场所。其三,传统教学环节转变为学生工作室制造、工程现场等,加强学生学习与工作内容相结合,逐渐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其四,传统校内培训转变为企业顶岗实习,实现校企合作全面参与,促进学生设计实践技能的提升。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下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研究,对于提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对于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做出教学改革尝试,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设计人才而努力,为社会经济产业发展培养可用人才,从而实现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师琪.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民族博览,2018(10):21-24.

[2]程笑君.黑龙江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4):213-214.

[3]胡涓华.基于产教融合的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平台构建研究[J].林区教学,2017(05):19-20.

[4]吕海舟,杨培强.应用型跨界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机制设计与模型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17(02):35-39.

猜你喜欢
创新模式产教融合艺术设计
《星.云.海》
《花月夜》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