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9-10-15 04:27宋昕陈静曹卓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射血左心室步行

宋昕 陈静 曹卓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该种疾病起病急,具有非常高的病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急性心肌梗死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具有一定联系。在生活水平持续性提高,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不断发生变化期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产生,主要是患者长时间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坏死,降低心功能。在患者接受相应治疗措施的过程中,相应的护理措施显得较为重要[2]。本文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接收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病情,且排除其他恶性疾病。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2.9±5.2)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8例,Ⅲ级12例,Ⅳ级12例。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2.8±5.5)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9例,Ⅲ级13例,Ⅳ级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有病情评估、饮食指导与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实行协同护理模式。具体操作内容如下。

1.2.1 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办理好入院手续后,向其简单介绍协同护理的相关知识,以便让患者与家属了解到协同护理的重要性,并告知其可期待性的护理结果和具体的护理内容[3]。促使患者对自身治疗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在提供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如发现患者病情异常,需要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帮助医师完成各项诊疗活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2.2 心理护理 鼓励家属与患者沟通交流。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不良心理程度。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与生活需要之处。指导家属予以精神支持,预防患者产生孤独感。告知患者家属,在不影响其病友休息的情况下,可播放轻音乐转移注意力。因患者情绪比较容易波动。此时护理人员需注意观察情绪变化,与家属一起实施有效的措施缓解患者情绪[4]。指导家属陪伴患者,并通过吸引患者注意力的方式排解心中不快。在患者治疗期间,也可主动与其沟通交流,播放喜欢的音乐,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指引患者关注自身康复情况。同时,家属也可依据患者的性格采用恰当的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减轻患者心理负担[5]。

1.2.3 护理知识培训 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知识,家属和患者掌握的均不够充分。为保证临床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可对患者及家属展开知识培训,以便他们能够掌握护理知识,可促使其积极参与到临床护理操作中。对家属进行护理知识培训,可采用集体授课的方法,讲解家属参与式护理操作的相关知识内容。

1.2.4 技能指导护理 护理人员综合评估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协助患者家属寻找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可利用资源。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定量表进行评定,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6 min步行距离。③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3±4.3)分,高于对照组的(74.2±4.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6 min步行距离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36.5±2.5)%、(318±20)m,对照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37.1±3.1)%、(317±19)m;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46.8±2.4)%、(430±22)m,对照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38.8±2.3)%、(324±18)m。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6 min步行距离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冠状动脉血供减少造成心肌缺氧严重,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有着非常高的病死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6]。从临床数据了解到,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在不断提高,而这与患者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有一定联系。在医疗改革逐步深入中,预防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越来越重要。对部分患者而言,单纯依赖药物难以获得较好的效果,需展开相应的护理措施。

根据临床实践了解到,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监督能力与自我护理能力,降低病死率。协同护理模式作为全新的护理操作,将患者、护理人员、家属相互结合在一起,采用有效的方式充分激发患者积极性,以此提高护理效果[7]。相对比传统护理方法,协同护理将临床可用资源集合到一起,改变患者与家属的被动状态,促使患者和家属能够积极投入到临床护理中。此次研究活动开展中,观察组患者采取协同护理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3±4.3)分,高于对照组的(74.2±4.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协同护理模式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36.5±2.5)%、(318±20)m,对照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37.1±3.1)%、(317±19)m;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46.8±2.4)%、(430±22)m,对照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38.8±2.3)%、(324±18)m。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6 min步行距离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协同护理模式能够辅助临床治疗效果。另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协同护理模式可从综合的角度改善临床护理形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见,协同护理模式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将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并能够纠正患者不良情绪状态,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射血左心室步行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魔方小区
更 正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步行回家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组织多普勒技术对肝硬化肾功能损害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评价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