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为战略决策提供支撑

2019-10-15 08:54刘琦岩陈峰郑彦宁
中国国情国力 2019年10期
关键词:科技国家信息

◎刘琦岩 陈峰 郑彦宁

70年来,伴随共和国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事业见证了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奋发图强。

新中国的科技情报先行

新中国的成立,使各项科学技术活动实现万流归一,在社会主义体制土壤上获得了新生,并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新动力。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事业组织是中国科学院,而它建设的第一批机构就包括中国科学院图书管理机构。该机构涉及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

我国系统地建设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肇始于1956年[1]。在1955年1月,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和副秘书长武衡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工作时,提到对国际上的科技发展了解很少,周总理讲了极为重要的话:“你们工作这么几年,连个情报机构都没有建立,你们的仗是怎么打的?”随即指示尽快成立科技情报机构,让科技情报研究为科技事业发展起到“耳目、尖兵、参谋”作用[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始名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情报所,曾更名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简称中信所)于1956年创办成立。1956-1958年间,我国新成立的部门科技情报研究机构有50家;1958-1960年间,至少有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成立了地方科技情报研究机构[3]。从此,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事业同祖国科学技术事业同呼吸、共命运,一道成长发展。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迎来了一个较快发展的时期。

20世纪90年代,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事业发展较快,当时我国已有独立科技情报机构414家,非独立的上千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但受体制机制约束,信息服务水平较低,规模较小。当时全球信息服务业发展规模已超2000亿美元,而我国只有3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占GDP的比重仅为2‰。改革开放之后,在新技术革命浪潮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催动下,我国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业奋起直追,加快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步伐,引领了信息及相关服务的技术变革与快速发展。很多部门和地方的互联网技术与服务,就是起步于所属的科技情报机构的相关业务。工信部发布的《2018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63061亿元,规上企业超过3.78万家;数字经济总量超31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数字经济体。历经70年,我国从工业化还很落后的状况下赶上了后工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时代步伐。

为重大科技战略决策提供高质量情报信息支撑

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与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相互支持、相互牵引的密切关系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充分印证。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事业为国家顶层设计制定重大科技战略决策提供了高质量的情报信息支撑,始终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1956年,中央决定编制《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时,明确写入“要迅速、系统地把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开展起来”,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事业是国家科技体系补建的第一个短板,并从一开始就参与了国家首个科技规划编制和相关政策制定工作[4]。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科技情报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中的显著作用,重视了解国外重要的科技动态情况,就重要动向及时作出研判和相应决策。

随着科技情报信息事业在各行业各领域各地方的迅速发展,为国家科技规划提供支撑是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业的基本定位。如1980年科技情报领域的研究人员以超前思维,提出开展“中国2000年”的前瞻性研究建议,被中央采纳,由马洪组织人员开展《2000年的中国》研究,为制定“七五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该项目后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后,情景分析、德尔菲法和关键因素分析等源自情报领域的研究方法、体现系统论信息论的工具在战略规划研究和制订中广为应用。进入新世纪,科技情报信息领域又率先应用了大规模情景分析、技术路线图、目标回溯、专家网络及人机结合等方法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的软科学研究,为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发展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科技情报信息机构在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人才强国、自主创新、国家创新体系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政策制定过程中,在科技创新趋势态势研判、国内外科技布局分析、新兴技术和产业前瞻、新型政策工具导入和发展目标指标监控评测等方面都提供了系列化的支撑性工作。

为国计民生重大工程项目提供科技信息资源保障

科技情报和信息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随着科技发展和科技竞争的加剧,科技情报和信息资源保障及支撑科技发展的战略价值日益突出。我国的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事业边建设、边服务,主要在四个方面为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提供强有力的决策和研发信息服务支撑:一是服务于重大工程项目的选题设计,二是面向工程整体系统的决策情报调研,三是加快构建管理执行的数据链建设,四是开展基于数据事实的评估监测。

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机构历来重视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服务,在历次规划纲要的编制和执行,“两弹一星”“三线建设”、长江大桥、三峡葛洲坝建设、武钢1.7米轧机、攀枝花钢厂建设、二汽建设、948(汉字信息处理)工程等,以及后来的京沪高铁、三峡工程和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科技重大专项等领域,都留下了科技情报和信息及时并准确的服务印迹[5]。如在青藏铁路立项论证前,我国乃至世界各国都没有在高原冻土上大规模建设铁路工程的历史。当时刚刚改革组建的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和科技文献中心,通过联机联网和多年积累的平台优势,迅速收集了若干相关研究材料,为科研工程及管理决策者提供了雪中送炭的服务。

未来,国家的重大决策重大工程依旧是科技情报与信息服务机构重中之重的业务。特别是面向新科技和产业变革多点突破、密集颠覆的趋势,领域化、专题化的科技前沿情报板块式业务需求更加强烈。为此,科技情报和信息机构将以更多、更灵活的形式服务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约有10%的宝宝1岁之后状况仍未改善,此后更容易发生面部不对称甚至颈椎弯曲。这时就要根据个人情况,考虑手术治疗了。手术目的是将颈部受累肌肉的部分切除,从而改善症状。当然提到手术就要考虑到术前评估,手术、麻醉方式以及术后看护等具体问题。因此,动手术之前一定先跟医生沟通好。

为科技创新各方主体提供精细化的专业服务

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事业是国家科技发展力量的重要构成。在国家科技发展大政方针框架下,战略和政策指向哪里,情报研究分析力量、服务力量就战斗到哪里。从研发的前端到成果管理的后端,强有力的数据资源、情报方法和信息服务保障是我国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

20世纪50-60年代,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机构主要以科学家、工程师为主要服务对象,多采用图书馆平台服务的方式;还特别针对重点人群专门开办了科学家图书情报工作室。为了科研人员能尽快掌握世界最新科技发展情况,面对发达国家的科技封锁,我国千方百计拓展对外联系和合作渠道,如1973年加入了联合国的“世界科技情报系统”;1979年加入联合国政府间信息学计划等。1981年中央提出“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战略指导方针。从此,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机构不仅继续服务科技界、教育界,还越来越多地根据需求服务于产业界、经济界及后来的社会发展各个部门。进入本世纪以来,科技情报与服务机构根据创新创业创造的新要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优势,在全社会开展了不同于传统科研服务的新业务,全方位、全内容、全领域服务于创新创业创造的科技公共信息服务生态体系正在打造中。

拍摄时间:2019年8月31日

拍摄地点:上海浦东新区

供 图:cnsphoto

●图片说明:WAIC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落幕日也是其面向普通观众的开放日,预约参观者众多。5G、大数据、机器人、无人驾驶、AI应用垃圾分类等成为关注热点,观众充分感受到科技发展、技术进步的魅力。

为产业创新发展积极发挥先导性功能

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机构不断扩大视野,主动观察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如在国内最早报道了国外运筹学的进展情况,率先接触并大量译介了诸如绿色革命、新能源革命、世界新技术革命、第三次浪潮、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等方面的新理念、新理论和新举措,促进国家建设加快识别和追赶世界科技大趋势。

我国众多的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机构在建立之日起就关注国外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机构、科技咨询机构的发展和影响,自觉对标,并将自身情报信息业务同战略、政策研究融合发展,在“耳目、尖兵”之外,主动充当并不断完善“参谋”角色。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机构不断与时俱进,实现新的定位和发展。以中信所为例,经过多年改革转型提升,多方面参与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现已形成信息服务、情报感知、管理支撑、智库咨询四个层次的业务线,成为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领导高度倚重、功能不可替代的新型高端特色科技智库。

为科技信息服务业开发开创性引领性业务

●中国快舟一号甲火箭成功实施“一箭双星”发射

拍摄时间:2019年8月31日

拍摄地点:甘肃酒泉

供 图:cnsphoto

●图片说明:8月31日7时41分,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三江集团所属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承研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和潇湘一号07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国科技情报和信息事业之所以能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大发展、大创新承担应有的责任,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家先行建设科技信息资源平台、全系统共同努力等因素之外,还得益于我国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机构自身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作为发展中国家,正是由于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机构开发出许多令世界同行称许的开创性、引领性情报方法工具和信息服务业务,才使得我国在科技较为落后的情形下实现了科技水平快速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快速建立与完善。

针对全球已经开始的情报和信息服务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1974年,国家组织多方科技力量,适时开展了汉字信息处理研究重大项目,即748工程,由钱学森任组长。748工程开始主要由精密汉字编辑排版系统、汉字情报检索系统、文字处理与通信系统三大子项目组成,后来又将机器翻译系统、汉语主题词表系统纳入该工程。当时由中信所、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中科院计算所、上海情报所、冶金部情报所及化工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组织了我国首个机器翻译协作研究组,经过三年的研究,首次试验成功了我国《英汉题录机器翻译》,进而发展为多种语言的互译。这一工程既推动了我国情报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也使我国成为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的先行者和引领者。748工程的重要成果,不仅推动情报和信息处理方面的重大技术变革,还引发了排版印刷业革命,为信息时代的到来打造了我国自己的科技引擎。

此后,我国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机构还陆续进行了静电复印技术的应用研究(1972年),科技主题词表的编撰工作(1975年),《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出版发行(1975年)、汉字编码整理工作(1978年),《中国药学文摘数据库》整理开发(1984年),建立科技论文数据库并开展科技论文统计分析(1987年)等,在科技计量及方法应用、新型知识组织原理与发现、计算机自动化检索、自动翻译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其中在1985年,《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汉语主题词表》等五项科技情报成果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中信所为主要载体,组建了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和科技图书文献中心(2000年),组织建设了国家科技报告数据库和科技成果数据库(2012年),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系统(2015年)、国家新科技档案库(2018年)等,一个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数据资源平台已开始为国家科技事业的新发展赋能。

面向未来勇当数据驱动的科技尖兵

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机构准确把握国际科技创新前沿发展趋势、竞争态势,始终秉承国家战略和需求导向,始终坚持围绕核心业务构建联动发展的思想方针,始终坚持开放融合的业态取向。在70年的历程中,不论是主动面向国家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还是积极面向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始终坚持针对性地整合方方面面的要素,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深入开展交流合作,构建全网络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精准分析模式和有效保障体系,助力我国科技事业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今天,我国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举国上下正在抢抓新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这就需要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机构在新的历史阶段承担起新的使命。

当前国家正在推动大数据资源平台建设,深化行政体系“放管服”改革和数字化能力建设,各项事业发展都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创新驱动,情报先行,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机构必须要先知先觉,为国家继续当好大数据时代的创新尖兵。一是把握“国家大数据发展行动”全面要义,加快建设并完善国家层面的科技信息或数据统一开放平台。二是积极面向创新驱动、创新治理、创新创业创造三位一体,打造全方位感知、全链条运筹的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体系。三是进一步融入全球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大潮中,积极研究开发出更多引领型的情报信息技术和业务模式。四是在提供优质服务中,实现科技情报和信息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与服务对象一道,共同成长为国家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支柱。

猜你喜欢
科技国家信息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订阅信息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