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上更突出对青少年群体的多元化和主体性的尊重与接纳,与抗逆力提升的价值理念具有同构性;其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方面更强调在促进青少年自我认同和发挥群体示范性效应方面的整合运用这也与抗逆力提升的相契合;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的理论视角和角色认同也与提高复原力的需要相一致。
关键词:抗逆力;社会工作;青少年
社会工作是一种服务活动,以利他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并运用科学方法帮助困难群体。它旨在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预防和相应社会问题。青少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实践领域,其以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理论和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地探索年轻人的潜力,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2011年中组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随着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以青少年为对象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在国内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迅速。2014年,团中央、民政部等多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标志着国内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进入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新阶段。而社会工作对于介入青少年抗逆力提升的优势则具体体现在:
一.价值理念的同构性
抗逆力提升的价值理念强调对服务对象所具有积极的、正面的的特征进行强化;基本内容是个人或家庭面临比正常情况更严重的问题和危险,但他们很好地适应了他们所面临的危机状态,并取得了比预期更积极的发展。青少年期本就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心理断奶”引发的叛逆,苛刻的独立和持续的冲击是这一时期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社会发展的主要状态。而处于特殊环境的青少年更是具有更加脆弱和敏感的特点。所以在抗逆力提升的过程中必须要秉持接纳和尊重的价值理念,做到以人为本。而在我国作为社会工作者最基本的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回应需要、接纳和尊重、个别化和非批判、平等待人民主参与等。这些价值观与抗逆力提升中所需秉持的价值理念具有着同构性,通过能够为特殊环境的青少年提供足够的关怀和支持;在其周围建立起正向的保护因子,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起到缓冲的作用以此增加其亲社会联结,因此,它可以在提高青少年的适应能力方面发挥作用。
二.理论视角的统一性
提高青少年适应能力的核心是复原力,这是优势理论的重要核心。弹性研究直接影响了主导观点理论的发展。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视角,优越性视角是社会工作视角下传统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重要理论指标。从优势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者认为每个人,群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创伤和挫折虽然会造成伤害但也能成为挑战和机遇;同服务对象合作,建立专业的平等的合作关系可以更好的为服务对象服务;同时,从优势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者也认为所有环境都充满了资源。因此,在提高灾后重建地区青少年抵御能力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能够将与青少年的专业关系看作一具有潜力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管理的“麻烦”,充分利用所有资源为年轻人提供参与的机会,甚至将一些项目监督和管理权移交给年轻人發挥主动权,培养领导技能,增强年轻人的适应能力。
三.工作方法的契合性
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行为特征和群体特征,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个案辅导,角色扮演,小组游戏和小组活动等具体方法。它可以帮助和促进青少年的适应力。特别是小组工作或团队活动,对于吸引青少年参与并且发挥积极正面的群体示范效应,在和同辈的讨论和活动中青少年习得并内化生活技能,如与人合作、沟通、自我决定、压力管理等,这是与抗逆力提升中教授生活技能所契合的。同时,由于社会资源的全面性,它决定了社会工作者在青少年适应能力过程中的工作方法的整合。社会工作者积极整合和动员社会层面的资源,以促进特殊情况下青少年的适应能力。
四.社会工作者角色同抗逆力提升的耦合性
社会工作者在青少年抗逆力提升中要处理各种与青少年相关的现实问题,这既包括解决他们心理精神方面的困惑也包括解决他们因为个人能力不足、社会政策方面的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多重作用,例如相关的政策倡导者,社区资源联系者和青年对象的推动者。充分了解年轻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及其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要从青年团体本身及其社会环境和两者之间的互动中开展各种社会工作服务。通过政策宣传,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促进年轻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的环境优化。这符合构成特殊情况下青少年抵御能力的三个主要因素(即外部支持因素,内在优势因素和绩效因素)。
参考文献:
[1] 黄少宽,高贵娇. 孤残青少年的抗逆力提升服务——社会工作实务的介入与思考[J].社会工作2016 (04):94-101
[2] 田国秀,邱文静,张妮.当代西方五种抗逆力模型比较研究 [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9-19
[3]刘玉兰.西方抗逆力理论:转型、演进、争辩和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 2011:67-74
[4] 刘玉兰,彭华民.“抗逆力”研究现状述评与展望[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8
[5] 沈之菲.抗逆力的学习模式[J]. 思想理论教育 2011(06):54-57
[6] 师若隽.初中生抗逆力提升的小组工作研究 [D].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7]乔倩倩,贾志科.“抗逆力”研究现状述评与展望[J].社会工作2014 (05):140-148
注: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姓名:张宇飞(1995-),男,汉族,陕西汉中人,西北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