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
【摘 要】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小学数学教材中增添了综合化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构建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以此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学生的学习特点,明确新课改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深层探索新时期下小学数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向。
【关键词】 新时期;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持续革新的背景下,教育事业也在加速革新,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正是革新下的产物,其有助于实现构建小学数学趣味性课堂,促使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构建正确的学习态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对苏教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遵循学科知识,联系生活案例
从本质上讲,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入手,依据所学知识选择生活情境,构建丰富多彩的教学课堂,促使学生在理解所学内容的同时,能发现和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此产生自主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六上“树叶中的比”这一综合实践课程时,课的开始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态园入手,课件出示园中的美丽景色,再依次出示柳树、香樟、琵琶、银杏等学生熟悉的树木并聚焦几种树木的树叶,让学生仔细观察树叶,并说说它们的形状。在比较中学生容易感受树叶有大有小,形态各异。在此基础上追问:如果想要比较这些树叶的形状,可以怎样呢?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与需求。
再如,规律探索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如果把香樟树叶想象成同长同宽的长方形,那么随着比值越来越大,这个长方形的形状会怎样变化?带领学生想象樹叶越来越细长的样子,并顺势揭示松针这一生活素材,揭示树叶名称与其特征的联系。反之,比值越来越小,长方形的形状会怎样变化?当比值为1时,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就怎样了?树叶的形状就变成什么图形?并让学生去想一想生活中又有哪些这样的素材,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中美丽的树叶和我们数学中的图形的奇妙联系。
二、明确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
一方面,教师要明确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在这一阶段要遵守三项原则:第一,掌控教学大纲,严格按照规定内容设计实践活动,以此保障学生在合理而完善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更快地理解所学知识;第二,了解学生所在区域的教学特点,明确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实践活动;第三,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及活动意识等有不同,为了引导每位学生都可以自主参与实践活动,教师要结合存在的不同点构建多样化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教师要灵活构建实践活动,丰富活动中包含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构建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培育学生创新意识,优化他们自主操作的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层探索,自主收集所需材料,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
三、突显主体作用,构建高效活动
第一,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促使学生明确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已经喜欢教师讲、自己接受的教学形式,面对新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会产生不适应,此时就需要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思想培训,引导他们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并明确认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第二,引导学生发掘问题,调动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就是“发现”“提出”及“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第三,提出合作沟通,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活动要依据师生、生生等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研究活动内容,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百家争鸣”,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提升。
四、提升实践水平,做好活动评价
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最终获取的结果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观察学生是否参与了整体活动,是否在实践中发现、提出及探究、解决了问题。将学生参加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继续参与的热情,而且有助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应用价值,以此促使学生构建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数学素养。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革新的重要任务,其不但可以整合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引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而且可以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实践探究技能,这对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具有积极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袁国孝.新时期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索[J].教育,2017(1):00257-00257.
[2]马小勇.试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J].魅力中国,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