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倩
耗费巨资入股贝因美四年之后,恒天然和贝因美走到了决裂的边缘。8月7日,恒天然首席执行官Miles Hurrel决定出售贝因美的股份,并表示这一决定是恒天然改善业务表现的三点计划的一部分。尽管截至目前双方仍未透露更多的分手細节,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贝因美与恒天然早已貌合神离,此次恒天然的表态也让双方合作走到了尽头,各自单飞将是当下最好的结果。然而,尚未实现自身造血、急于业绩扭亏的贝因美在失去恒天然后,能否抓住单飞时机,真正实现减负前行,仍需考验贝因美管理团队的营销应变能力。
“分手”传闻尘埃落定
贝因美与恒天然的分手传闻发酵已久,恒天然的一纸声明让一切尘埃落定。根据《恒天然宣布减持贝因美股份意向》声明,恒天然将出售其在贝因美公司的部分股权,该公司目前持有贝因美18.8%的股份。
在Miles Hurrel看来,这一决定是恒天然改善业务表现的三点计划的一部分,“这个计划的一个方面是对我们当前的业务进行全面的复核。 作为复核工作的一部分,我们重新评估了每项投资、主要资产和合作伙伴关系,以确保它们仍能满足公司现在对业务发展的需求”。
恒天然首先对与贝因美的关系进行了战略复核,Miles Hurrel直言,“这是个令人失望的合作”。声明称,恒天然已与某些机构就可能出售其在贝因美的全部股权进行了沟通,但到目前为止,还尚未有结论。根据中国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恒天然预先公布公司的出售意向。
事实上,这并不是恒天然首次对贝因美表达失望之情。早在去年,有消息称恒天然因不满亏损,欲并购贝因美实现完全接盘。彼时,虽然恒天然回应传闻不实,但也公开声明对贝因美持久以来的业绩表示“极端失望”。
乳业专家宋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恒天然的“失望”主要体现在投资失误计入损益造成恒天然在华利润下滑,未实现与贝因美合作大力推进自身高附加值产品在华发展的计划,以及推进企业本土化发展等。数据显示,恒天然2018年亏损1.96亿新西兰元,对贝因美的投资减值4.39亿新西兰元。
针对最终走向分手的具体原因,恒天然相关负责人未给出更多回复,仅表示一切以声明为准;记者联系贝因美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对方未予以回复。
业绩不理想或为主因
业绩长期不理想被业内普遍视为恒天然对这场联姻失望的主要原因。在成功摘帽后,贝因美2019年半年报再度预亏或加速了此次联姻的终结。
数据显示,2015-2018年,贝因美营收逐年下滑,分别实现营收45.34亿元、27.64亿元、26.6亿元、24.91亿元。此外,连续两年的亏损也让贝因美被ST,面临退市风险。2015-2018年,贝因美分别实现净利1.04亿元、-7.81亿元、-10.57亿元、4111万元,除2015年实现净利增长外,2016年和2017年均出现大幅亏损。即使贝因美在2018年扭亏为盈,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出售资产、获得补助等非主营业务得到的收入。
实际上,今年以来,贝因美已在做大细分市场上不断挖潜,包括继续梳理奶源和牧场等上游产业链、加码布局高端品类等。今年3月,贝因美又宣布和澳大利亚知名羊奶粉和副食品牌Bubs公司进行战略合作,以布局超高端。今年5月,贝因美变更了经营范围,新增“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的批发兼零售”,6月底,贝因美全资子公司获得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证书”。
然而,实际的挖潜效果尚未显现,贝因美的业绩仍面临困境。今年7月,贝因美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19年上半年净亏损1.1亿-1.5亿元。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半年报再度亏损将会对贝因美公司的信心造成一定打击,同时也会严重打击投资者的持股信心。
新战投强化融资渠道
恒天然离去、业绩亏损的现状下,贝因美也在寻求接盘者。今年6月底,贝因美宣布帮实资本等投资机构拟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入股贝因美集团,增资完成后占贝因美集团股份约20%-25%,贝因美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发生变化。
宋亮认为,贝因美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帮实资本,可以强化公司融资渠道。同时,公司的经营发展独立性不受影响。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初恒天然的到来为贝因美带来了资金支持、技术、牧场以及全产业链布局等管理经验。资金的空缺现如今由帮实资本等投资机构进行补位,其他方面的帮助还要看引入的战投如何协同。
据帮实资本董事长董源介绍,此次帮实资本参与到贝因美的战略合作,首先解决贝因美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通过资本的力量,把优质资源整合,为贝因美提供新流量、新人才和新产品等。
资金仅是贝因美未来发展的最基础条件。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大环境以及激烈的外部环境下,贝因美未来仍将持续承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523万人,与2017年相比,2018年出生人口大幅减少了200万。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造成整个市场竞争难度增加,原料价格上涨使企业的成本承压,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导致大型乳企间的竞争加剧。
宋亮表示,战投的引入可以帮助贝因美未来在市场低谷期有充足的资金来应对市场变化,以及为从ST彻底脱困打基础。获得资金后的贝因美需要继续打造品牌,深化市场发展。在新增人口红利消失等背景下,无论哪家企业都处于“竞死”阶段,谁最后活下来谁就是胜者。同样,朱丹蓬也认为,资金加持下,贝因美需要不断发力营销端、优化产业端的重资产配置以及拉升产品品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