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秀
记者认识魏梅是在一次活动上,当时她为大家献唱了一首新疆民歌《一杯美酒》。她一开唱,就唱醉全场。她把这首活泼轻快、节奏感很强的歌曲唱得优美动听、委婉动情,使听者不知不觉进入到了那个场景。一曲唱罢,场下响起“再来一首”的欢呼声。记者邻座的一位客人说:“她是中国东方歌舞团独唱演员,我很喜欢她的演唱……”。于是,记者记住了魏梅这个名字。那次活动结束后,记者要了她的联系方式,希望做她一期专访,听听她背后的“音乐人生”。
喜欢唱歌受父亲影响
“喜欢上唱歌,是受父亲的熏陶。”魏梅開门见山地说,她父亲也是一名文艺工作者,从小就有艺术天赋,通过自学,学会了吹笛子、打扬琴,后来考进了四川省达州地区文工团。在文工团工作期间,团里会安排一些老师、专家培养他们。在那里,她父亲在扬琴、歌唱、话剧表演方面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父亲进文工团时,才十四五岁。在这里工作了几年,就到了达州地区棉纺织总厂。在纺织厂,父亲作为骨干负责厂里的文艺工作。在这里,父亲认识了我母亲,与我母亲结婚后,生下了我,后面又有了妹妹。”魏梅说,当时文工团的工资并不高。在那个年代,提到纺织厂的工作,可以说十个人里有九个人要羡慕,因为纺织厂属于大型国有企业,是个“香饽饽”。厂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电影院、职工食堂、幼儿园、子弟学校、卡拉OK厅、澡堂等应有尽有,因此,很多人打破头都想去当一名社会地位很高的工人。
魏梅说:“我出生在纺织厂,天天却是铺天盖地的文艺宣传,父亲在家里也时常吹拉弹唱、写剧本、搞创作等等。正是在父亲的熏陶下,我从小就喜欢上了唱歌、跳舞。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常常下乡演出,我就成为他的‘小尾巴,随他到处奔波。父亲在台上倾情演出,我就在幕后场口站着、听着、看着,有时也咿咿呀呀地哼着、像模像样地跳着。困了,父亲就把我放在扬琴盒子里睡觉。”
父亲有意识地引导和精心培养魏梅,还特意为她请了专家老师教她发声、唱歌、表演等。魏梅从小就表现出良好的艺术天赋,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一直是校园里鼎鼎有名的“小明星”。
有一天,魏梅在报纸上看见四川省舞蹈学校歌剧系招生,就天天嚷着要去报考,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报考了四川省舞蹈学校,由于年龄偏小,第一年没报上名,第二年接着报考,由于她自身条件优秀,顺利地考上了四川省舞蹈学校歌剧系。这一年是1985年。
“记得当时有500多名考生就考上两个,一个是男生,另一个就是我。”提起当年的这段经历,魏梅仍然掩饰不住一脸的幸福。
在四川省舞蹈学校歌剧系读书期间,魏梅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声乐、舞蹈、表演专业的学习。
为梦想插上翅膀
毕业后,魏梅回到了家乡,一边在歌厅做驻唱歌手,一边拍电视剧。 “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歌厅盛行。作为驻唱歌手,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而且收入并不高,唯一的优势就是相对自由,可以拍电视剧。”魏梅说,那时,四川峨眉电影制片请她拍电视剧,因此,她参演了《无法悲伤》《惊涛拍岸》等。
“特别是拍电视剧,由于我是小演员,不出名,基本上都是演配角,对我触动很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想工作稳定些,于是在1994年,我到了达州地区歌舞剧团工作,担任主持人和独唱演员,主演了《女人与土地》《亡命生》等多部四川方言话剧。”魏梅说。
虽然工作稳定,但魏梅却不满足,她希望拥有更大的舞台,身边的师友也对她说:“你呆在达州可惜了!你的条件这么好,趁年轻,应该出去闯一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激发了魏梅想走出去闯一闯的勇气。
1998年5月的一天,在一次平常的演出中,魏梅的歌声打动了达州籍著名作家陈官煊。而当时,他创作的歌曲《军人的爱情》准备参加全国军旅歌曲大赛,正找歌手去北京拍MTV。“对,就是她!”陈官煊十分激动。
原本就有走出去的想法,刚好又有了这件事的促成,魏梅来到了北京。通过在北京拍摄MTV处女作《军人的爱情》,她嗅到了更前沿的艺术气息。拍摄工作结束后,魏梅不顾家人的反对,决定留在北京继续深造。由此,她成为“北漂”一族。
站到了想要的舞台
“金铁霖是‘音乐界泰斗。他培养出了阎维文、李丹阳、张也等许多歌唱家。一个个音乐新人一经他的精心指导,便迅速成长,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我相信,全国的歌唱爱好者都想成为他的学生。”魏梅说,她也希望拜金铁霖为师,成为他的学生。
在朋友的帮助下,魏梅认识了李丹阳。“记得第一次见李丹阳是在她的公寓里,她弹钢琴,听我唱。”魏梅说,李丹阳听完她唱的歌后,便给金铁霖老师去了电话。当时,金铁霖老师说,他有可能不在家,但还是先约了去见他的时间。后来,在李丹阳的带领下,魏梅去了金铁霖老师的家里,但遗憾的是,当时他并不在家,去做评委去了,是金铁霖老师的夫人马秋华老师接待的。
“马秋华老师听我唱歌后说:‘唱歌的条件倒是可以,但基础很差,还要从头学。于是,马秋华老师给我介绍了中国音乐学院的一位年轻老师周强,周强也是金铁霖老师的学生。”魏梅说。
魏梅一边跟着周强学习声乐方面的知识,一边为自己寻求更大的发展。2002年,魏梅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考入中国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从此,她开始活跃在国内许多大型演出的舞台上,在中国顶尖级专业艺术团队,将自己的演艺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在中国歌舞团,魏梅主要演唱民族、通俗歌曲,她变化多样的演唱风格和新颖活泼的演唱形式,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2005年中国歌舞团与东方歌舞团合并,成立了中国东方歌舞团。“合并时,筛选优秀演员留下,不好的就淘汰,我再一次幸运地被选上。”魏梅说,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当初的选择,站到了自己所梦想的舞台。
2005年是我的“幸福年”
“2005年是我的幸福年。在这一年,我成为了金铁霖老师的学生,还与著名词作家阎肃、作曲家孟庆云合作,推出了海峡两岸同胞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歌曲《金门厦门两扇门》,由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部著名导演杨东升执导拍成MTV,在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电视台播放。同时,我被评为国家二级演员。”魏梅说,在金铁霖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她的歌唱技巧和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2011年,魏梅的原创个人专辑《为美而歌》发行。
2012年,經中国青年报社力荐,她赴安徽省黄山市拍摄MV《相约徽州浪漫红》。该作品由车行作词、李昕作曲,两人曾共同创作了《好日子》等歌曲。
2013年12月6日,金铁霖从教50周年学术音乐会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阎维文、戴玉强、郁钧剑等数十名金铁霖培养出的优秀中青年歌唱家纷纷到场,以对30首风格各异声乐作品的出色诠释,将目前中国声乐领域中最高的艺术成就进行了高水平的集中展示。魏梅和李丹阳、吴春燕合作演唱的民歌《绣荷包》,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谈到拜师经历,魏梅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那份幸福,仿佛一切还停留在昨天。魏梅说:“能成为金铁霖老师的学生,感谢周强老师的帮助。那是2005年10月国庆节后的一天,周强把我引荐给金铁霖老师时,金铁霖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他让周强把我带到他的琴房。下课后,金铁霖老师回到琴房,让我唱首歌,我就唱了《海风阵阵愁煞人》。他听后,说:‘还行吧,但也提了些意见。接着,又问了我些问题,比如,你为什么要拜我为师?我说,你教得好,培养了很多的歌唱家,我也想成为歌唱家,更希望能成为你的学生,我一直仰慕你。金铁霖老师说:‘好吧,下一节课就来吧。就这样,我成为了金铁霖老师的学生,跟着他断断续续学了四五年。”
传递爱的正能量
魏梅还是一个乐于做公益事业的人。2012年和2013年,她连续两年被北京市西城区生命阳光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授予“公益助残、爱心大使”;2013年6月,她还获得了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颁发的荣誉证书。这是对她积极关爱儿童,支持公益事业的肯定。
魏梅说:“在帮助别人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从被帮助对象身上吸取了正能量,如此良性循环,感到无比快乐。”
她多次参加公益演出,经常随团到农村、企业参加各种慰问演出,担任独唱演员,把欢乐带给基层群众,用歌声传递爱的力量。
2012年6月,受文化部邀请,魏梅到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参加扶贫慰问演出。连续5天演出,每天不到6点就起床,化妆、准备,晚上9点才回县城招待所。魏梅演唱的《牧羊曲》,深受老百姓喜爱。“在台上,我清楚地看到很多老人在听这首歌曲时,脸上露出了纯朴的笑容。”
2013年7月,中国残联直属机关团委组织一支56人的队伍,到河南新乡驼人集团厂区内,进行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学习、体验、汇演,与残疾员工一起同吃同住、同工同勤,魏梅深受感染。她当即捐出现金5万元,表达她对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的敬意。中国残联直属机关团委在给中国东方歌舞团的《感谢信》中,称赞魏梅“德艺双馨”。
2017年6月,魏梅在网上发现了“唱好一点”声乐课堂。在她了解情况后,便主动申请、义务参加到为多个社区合唱团进行声乐教学的服务中。
如今,魏梅走进了北京50多个社区,为各社区合唱团普及声乐知识。说起深入社区教唱的初衷,魏梅表示,为人民服务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艺术应该服务基层百姓。她义务进入社区声乐课堂授课和参加社区文艺巡演,得到了团里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只要不跟团里的工作时间冲突,我都会义务参加社区的文艺教唱。”魏梅说。
在文艺圈要有底线
“文艺圈是一个浮躁的圈子,有的歌唱演员经受不住名利的诱惑,追逐成名,享受浮华生活,没有自己的底线,这是不可取的。”魏梅说,虽然她也希望获得更大的成功,站到更高更大的舞台上演唱,但是,坚守内心的底线,这是绝不能动摇的。一个人要活得有尊严,要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即便努力了,没有得到成功,或者说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也不后悔。毕竟,努力过了,享受了这个过程。
魏梅表示,这些都是孩提时代,母亲常带她去看电影《江姐》《红色娘子军》《董存瑞》等影片,剧中主人公的形象深深吸引了她。那时,母亲说:“他们都是英雄,愿为人民和祖国牺牲一切的巾帼英雄”。 儿时的记忆给她打下了坚实牢固的信念,那一份初心是永远刻骨铭心。
后来走到工作岗位上后,魏梅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出污泥而不染,不随波逐流。她强调,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一场修行,是内心的修行、态度的修行、智慧的修行、精神的修行、事业的修行等等。修行的结果不是获得完美,而是一步一步地接近完美。因此,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爱的美食是家乡的味道
谈及最爱的美食时,魏梅表示,还是家乡的味道。她说:“多年以来,走过了不少地方,也尝遍了各地的美食,但还是家乡的味道最美,是自己最喜欢的口味。”
“家乡的美食太丰富了,川菜种类繁多、麻辣适中,火锅遍街都是。特别是火锅,既有麻辣火锅,也有鸳鸯锅,喜欢什么口味,选择面宽。而涮火锅的食材也很多,比如毛肚、鸭肠、鹅肠、血豆腐、猪脑花、红薯粉等等,好像什么都能涮着吃。配着火锅的调料,真的是越吃越想吃,越吃越香。”魏梅说,尽管她长期居住在北京,但每年还是要回一次达州。回去后,除了吃中餐、火锅,早餐一定是一碗油茶。其实,达州油茶与茶完全不搭边。简单地说,就是将大米打成粉,加水煮成浓稠的糊状,撒上黄灿灿的面馓子,配上老腌菜、碎花生米、红油、葱花等调料,或者另放一个生鸡蛋,吃时将馓子与热的米糊伴搅,入口香、辣、鲜、糯,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