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圣伦
[摘 要]有关思想史高考材料解析题,是高考文综的压轴题,也是学生觉得难度较大的题。文科班以本为本、条块分割孤立的专题备考方法,是学生成绩不佳的原因之一。树立大历史观,理清理论观点的来龙去脉,探明理论的演变机理及其史实依据,是思想史教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思想史教学;高考命题思路;生产力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2-0059-04
有关思想史高考材料解析题,因其具有历史思维能力要求高,强调解题方法科学、灵活运用知识,便于考查历史核心素养等特点而备受师生关注。但当前大部分文科班备考方法落后,学生对知识难以融会贯通,缺乏提出问题和迁移知识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绩自然不会理想。因此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借鉴其命题思路,对于复习备考来说意义重大。笔者认为,树立大历史观,理清理论观点的来龙去脉,探明理论的演变机理及其史实依据,是思想史教学的重要途径,值得尝试。
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41题: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该题得分率较高,部分原因在于试题“说明”降低了答题要求,只要考生能够“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即可,“探讨”空间大为压缩。其实,此题立意十分高明,它只用了一个公式就勾勒出近现代科技生产力发展的总趋势,要求考生就生产力公式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历史论证。笔者认为,此题的命题思路非常重要,可以作为重点放在文科班讲解。题目中有悬念(公式含义是什么、由何演变而来、怎么修改、如何论证),还有可资探究的关键词——生产力理论,我们不妨利用它做一些延伸。
一、生产力理论的发展演变
通常我们说马克思创立了生产力理论,其实,在马克思之前,西方经济学家、哲学家就对生产力进行过研究。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以前的生产力理论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希腊的农业生产力理论、中世纪的神学生产力理论和近代的资本生产力理论[1]。
古希腊的色诺芬最先创造和使用了“经济”一词,提出农业是其他技艺之母。柏拉图认为种粮农民是最基本的生产力。亚里士多德认识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某些联系,试图用生产方式去说明生活方式。因此可以说“生产力理论最早萌芽于古希腊农业生产力”[2]。
在中世纪,神学统治一切。基督教认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是由上帝决定的,万事万物都是上帝的安排和创造,人类的生产力自然是上帝创造力的表现和证明。这种神学生产力观具有神秘性和反科学性,是宗教神学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反映。
在近代早期,德国的魁奈最早提出生产力的概念。近代早期生产力理论的代表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德国的黑格尔。他们对生产力理论的主要贡献是:(1)对劳动和生产力范畴进行了一般规定,如黑格尔认识到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劳动就是生产诸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等等。(2)他们阐述了生产力、人和社会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3)他们研究了社会分工、科学技术、国家等因素对生产力的影响和作用。19世纪初,德国的李斯特提出了自己独立的生产力理论,他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获取财富的一种能力或手段。
近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生产力理论被称为资本生产力理论”[3],这为马克思科学生产力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来源,但古典经济学家只是把生产力作为一种单纯经济范畴来认识,只是从增加社会财富的意义来使用生产力范畴,生产力理论尚未形成科学体系。是为节点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等著作中,对资本生产力理论进行了科学考察和扬弃,创立了科学的生产力理论,其主要观点有:
(1)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主要是指人的生產能力,是人们生产具体劳动产品、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和力量。哲学意义上的生产力,是指物质生产诸要素及其总和,是决定人们的生产关系和一切社会关系发展变化的力量。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具有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依赖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生产关系总是在一定时期生产力基础上产生的。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生产力发生矛盾时,社会就会被适合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3)人类历史发展具有连续性。生产力是“全部的历史的基础”。生产关系具有阶段性特征。任何社会都是由生产力、生产方式(经济形式)、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组成的。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这个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决定因素,生产力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4)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产生阶级对抗和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动力。
(5)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人是生产力发展的最强大工具,等等。
马克思对生产力哲学意义的揭示、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关系原理的论述以及社会形态更替动力的论断,“不仅实现了对资本生产力理论的实质性突破,而且为整个唯物史观奠定了科学而坚固的基础,从而使它成为科学的理论”[4]。是为节点二。
苏、中社会革命成功后,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进入到实践尝试与探索阶段。
在苏俄(联),列宁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性质及其重要地位有相似的认识,但由于两人的理论修养与实践阶段不同,其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有着许多不同[5]:
在发展生产力与进行阶级斗争关系问题上,列宁把前者置于首位,斯大林则把后者置于首位。在对国家资本主义作用与所有制具体形式问题上,列宁重视国家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采用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认为国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格格不入,主张实行单一公有制,不容许国家资本主义存在。在对待发展生产力的途径以及处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问题上,列宁主张从生产力内部探讨生产力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与调整生产关系两方面来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斯大林主张从生产关系角度推动生产力,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完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只要不断改进和提高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对待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科学技术上,列宁主张借鉴与学习全球先进科技,斯大林主张发展国内科技。另外,斯大林将生产力解释为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认为社会生产力是由生产工具和劳动者构成的,这种生产力二要素论长期在苏联理论界占据统治地位。
在新中国,毛泽东主席根据国情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转到生产事业的恢复与发展上来。三大改造中,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指出中国的根本任务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发展生产力。毛泽东发展生产力特别重视人的因素、制度因素和方针政策三个方面,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对于科技生产力,毛泽东强调:“要打科学技术这一仗,不打好这一仗,生产力无法提高。”[6]他主张打破常规,尽量利用先进科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重视运用科技巩固国防和提高国际地位。
总体上,这一阶段(苏联从1918至1953年,中国从1949至1978年)属于经典社会主义时期。苏中等国家以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践履为主,如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共八大的方针政策等等。但也有不少创新,如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中国三大改造中的赎买政策、中国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出现的单干等。是为节点三。
苏联自1953年始(中国1978年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进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苏共二十大召开、中国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生产力理论领域出现了重大变化。
先是在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出现了生产力三要素论以及把科学文化知识列入生产力要素的多要素论。
德国的哈贝马斯于1968年的著述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改革开放后,理论界突破了生产力二要素说、三要素说,将其发展为多要素说,该理论以赵家祥、薛永应、熊映吾、唐元虎、陈爱容等专家学者为代表。
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与“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观点”、“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观点”、“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育四有新人的观点”、关于判断是非的“三个有利于”等一起构成了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主要内容。它“是对唯物史观的重大突破”[7]。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专家学者们创制出新的生产力公式,如: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教育+信息+管理]×科技[8]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管理]×科学技术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管理]×信息高科技[9]
生产力=自然生产力×(自然界的生产力+生物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人才生产力)[10]。
……
显然,当代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由二要素论或三要素论发展为多要素论,出现了多种生产力公式。二是将生产力公式中要素之间组合的加法关系发展为乘法关系,体现出科技居于首位并对其他要素具有制约作用的特征。三是出现了文化生产力、知识生产力、生态生产力以及社会环境、教育等新要素或组成部分。四是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科技或者关键核心技术是生产力的关键,对科技于生产力作用的认识更为精准。五是出现了把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与当代实际相结合的大生产力概念。总体上看,生产力理论在当代呈现出多元化的创新特征。是为节点四。
综上,从古希腊农业生产力理论萌芽,到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资本生产力理论,从马克思创立科学的生产力理论,到苏中经典生产力理论的践履,再到当代多元生产力理论的创制,生产力理论走的是一条不断面临挑战、不断突破旧局限、不断创新的路径。
二、近现代生产力理论的演变机理与公式求证
通过梳理,我们基本理清了生产力理论的演变脉络。那么,怎樣把这条线索呈现给学生呢?笔者认为除了要引导学生了解生产力理论的发展演变脉络与重要节点以外,还应该让学生了解生产力理论的演变机理,并对典型公式进行论证。
1.生产力理论自身所存局限,是生产力理论演变的理论根源
一定时期的认识只是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客观实际相符合,都有其时代的局限。各个时期的生产力理论也是如此。虽然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是19世纪中期最完整最科学的生产力观,但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生产力的全部内容。“马克思重点研究物质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文化生产力相关的思想未能深入细致地研究”[11];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重点在于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弊端,探寻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设计理想合理的社会制度作为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以指导无产阶级求得解放;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只是一个逻辑的起点,尚未构成一个指导现实的起点。故有学者认为“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强调的相对轻一些,论述的相对要少一些,内容也显得相对要薄弱一些”[12]。现代生产力理论也并非完美无瑕,就以我国为例,20世纪末期的八种生产力定义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存在误解、曲解和片面化倾向,如“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无视或忽视人与自然的统一” “过分强调了社会生产力,无视或忽视自然生产力” “过分强调了物质生产力,无视或忽视精神生产力”[13],等等。
上述生产力理论在某个时期某个方面的局限,为其后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2.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生产力理论演变的经济根源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不同的经济形态,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下,社会主导产业不同,生产力构成要素与主导要素也不同。在社会生产力系统的运行中,各个要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总有一个要素凸显并起主导作用。
在农耕社会,生产力主要决定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科学技术尚未成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它对生产力的影响微乎其微,在生产力构成要素中可忽略不计。
在近现代三次科技革命中,科技变化对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的影响十分突出,使之发生了系列变化:劳动者经历了“劳动型—文化型—科技型”的转型,劳动工具经过了“动力机—自动机—智能机”的变革,劳动对象历经了“天然材料—人造材料—合成材料”的演变,生产管理经过了“经济管理—科学管理—自动化管理”的发展。机器大工业使科学成为一种独立的力量,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社会阶层出现,发明成为一种职业,科技放大了生产力诸要素,对其他要素起着制约作用,成为生产力的主导因素。与此同时,教育、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也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人类物质生产力充分发展,需要结构由物质需要为主变为精神需要为主;自然环境恶化迫使人们寻找不同于工业化的经济增长模式;知识的商品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使人类社会生产力演进到知识生产力阶段。知识生产力中,知识成为生产力的主导因素、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先导,它是具有全球性、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生产力[14]。
把知识经济、生态经济与绿色科技有机结合,来促进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协调发展,便产生出生态生产力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文明出现了重大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文化与经济在更高基础上的融合,出现了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特征,形成了文化经济现象和经济文化现象,文化经济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生产力在朝着主导因素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利益的分配不均和大国之间经济军事力量的博弈,使人们更加认识到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是决定因素。
经济学家或哲学家对经济领域变化进行思考与解答,就创制出了新的生产力理论与公式。
3.思想解放与文明融合,是生产力理论演变的思想根源
人类的思想解放、不同文明的融合从内外两方面为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开放了绿灯,是生产力理论演变的思想根源。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的生产力理论,就是因为他突破了古典经济学家只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阶级局限与唯心史观局限,能够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分析历史运动。
中国现代生产力理论的突破,也是思想解放的结果。“文革”结束后,邓小平相继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六中全会,否定了“两个凡是”,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科学界定了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破除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坚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与时俱进。这促进了生产力理论的演变,例如有的学者根据知识在不同社会中表现形式的演进,认为知识生产力是建立在知识、信息化与市场经济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运行、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生产力[15]。有的学者根据人类活动是“需求—生产—产品”三个基本元素相互作用的特点,突破以往以生产为关键环节的局限,认为“外在条件的需求和产品也是引起生产力变化的重要原因,也会使生产力改变自己的存在形态”[16],提出了以满足人的文化需求与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特征的文化生产力。有的学者根据工业化带来环境污染的事实,主张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提出“发展理念的转换”“要素的优质及其结构的优化”“运行机制的更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的层次性”以及“发展的空间广泛性”[17]是生态生产力的特征,等等。这一切促成了跨世纪之交生产力理论领域的百花齐放。
4.意识形态、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对生产力公式演变的影响
首先,意识形态对生产力有着重大影响。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形态中排除了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的一种思想体系,表现为哲学、宗教、道德等一系列形式。它对生产力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意识形态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落后的意识形态则会起阻碍作用。“文革”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等“左倾”思想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文革”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吸取了各种思想精华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固执偏颇的教条主义终将会成为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其次,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是长久而重大的。教育发展与国家经济地位变化是呼应关系。教育不仅教人以知识与技能,达成社会公众道德的普遍改良,培养优良的物质生产者、精神生产者和社会管理者,而且能够“培养劳动者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培养劳动者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8]。17世纪至20世纪中期,英、法、德、美、日等主要国家普及基本教育,实施义务教育,普及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创办职业中专、技术学院与研究性大学,创新教育体制,这是其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的重要原因。所以,“教育在近现代世界主要国家崛起过程中起了重要促进作用”[19]。
再次,国家政策、社会环境要素对生产力的影响更为突出。因为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质量和周期。历史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提供了政治前提。二戰期间,德国迫害犹太人,而美国为科学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科技在两国产生的生产力有很大的不同。战争环境可以破坏甚至摧毁现存生产力水平,如两次世界大战等;核技术虽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推动力,但原子能也能摧毁现存生产力,如二战末期美国对日本的核打击,美苏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崩溃边缘等。
本文借助“生产力理论”一词对生产力理论的演变做了梳理,对近现代生产力理论的演变机理进行了浅析,只想说明:思想理论是历史演进的结果。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思想史都应该置于整体史之中,而不能就思想论思想[20]。明白了此理,至于公式如何创新、如何证明,那就要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了。
[ 注 释 ]
[1][2][3] 黎淼.试论马克思前生产力理论发展的三大阶段 [J].生产力研究,1997 (5):29-31.
[4] 蔡桂珍.论《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突破 [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 (6):57-60.
[5] 宋全成.列宁与斯大林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之比较 [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43-47.
[6]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1.
[7] 翟健.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对唯物史观的重大突破 [J].生产力研究,1996(4):47-49.
[8] 严家栋.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讲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9] 潘世墨.关于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内在机理 [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1-4.
[10][13] 巨乃岐,刘冠军.生产力新论:大生产力观初探 [J].东方论坛,2003(1):13-27.
[11][16] 李春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视角: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审视文化生产力 [J].理论导刊,2008(10):23-26.
[12] 徐信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在新时期的突破 [J].理论前沿,1996(17):24-26.
[14][15] 孙向军.知识生产力:历史演变与特征 [J].教学与研究,2004(12):24-30.
[17] 廖福霖.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特征 [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63-67.
[18] 张德鹏.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刍议 [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9):71-74.
[19] 项贤明.教室里的强国动力:教育在近现代世界主要国家崛起过程中的重要促进作用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5-14.
[20] 王雅贞.怎样借鉴高考命题思路?[J].歷史教学,2013(17):32-35.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