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慈航 孙宜学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其中就有大量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裔留学生。本文通过问卷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马来西亚华裔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类型进行调查,汉语学习动机类型与留学生年级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结论,并根据结论对他们的汉语课程设置提出建议。
关键词:马来西亚华裔留学生 汉语学习 动机类型 课程设置
一、引言
根据外交部2018年9月的数据,马来西亚总共有人口3240万,其中华人占比达到23%,是该国排名第二的民族,仅次于马来族。然而马来西亚华裔学生在本国的华文教育现状并不容乐观。以华文教学为主的独立中学大多得不到政府财政的支持,且独立中学毕业考试的文凭得不到马来西亚政府的认可,无法直接升人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因此,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华裔留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中国是他们的首先。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华裔留学生决定来华留学。他们拥有不俗的中、英文沟通能力,且对中国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受到广大高等院校的欢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现有马来西亚留学生68人.全部为华裔学生,其中本科生61人、硕士研究生5人、博士研究生2人。根据现在的医学院汉语课程安排,这68位学生都通过了摸底考试,属于“免修不免考”的行列,即不需要参加汉语课,但是需要参加汉语考试(本科第一学年,研究生第一学期)。然而在日常交流接触中,马来西亚留学生的汉语并非十全十美,且部分留学生表达出想要参加汉语课的意愿。因此,本文对马来西亚华裔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进行考察,研究为其开设汉语课程的可能,以及汉语课程开设的形式。
二、问卷设计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进行调查。调查问卷设计主要以Gardner和Lambert二语学习动机理论和Domyei的学习动机内在结构理论为基础,并参考借鉴高一虹设计的《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及《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的调查》,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增减与修改。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留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等,第二部分主要包括有关汉语动机类型的问题。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分为5个等级,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以及非常不同意,标识计为1到5。
问卷通过网络及微信方式总计发放68份.收回问卷61份.问卷回收率约为89.71%.无答案全部一样或未答完的问卷,问卷有效率为100%。
三、结果分析
在被调查的留学生中,其中男生24人、女生37人;2014级本科生9人,2015级本科生9人,2016级本科生10人,2017级本科生13人,2018级本科生14人、研究生6人。
通过对问卷题目的项目分析与信度分析后,去除不合适和题目,剩余22题,信度达到(Cronbacha系数)0.893。根据因子分析,将22题分为6个因子,累积方差解释率达到69.01%。根据实际结果,将6个因子依次命名为课余活动、学习交友、自我信心、成就需要、汉语教材与合作学习。这6个因子按照平均值排列从小到大依次为课余生活(1.505),学习信心(1.831),成就需要(1.992),合作学习(2.025),汉语教材(2.098),学习交友(2.433)。
因子1课余生活主要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汉语重要性的认识,其中该因子在所有因子中排名最高,说明留学生认为汉语在中国实际生活中有很大的帮助。
因子2学习交友的主要内容涉及学生汉语学习的目的。总体来讲,马来西亚华裔学生汉语学习主要是因为本身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并无强烈的工具型或融合型动机,所以该因子的平均值较低。
因子3自我信心涉及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自信心。马来西亚华裔留学生由于具有天生的语言环境,在汉语学习上的起点很高,水准远超同年级其他国家的留学生。这是该因子平均值排名较高的主要原因。
因子4成就需要属于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自我满足的问题。马来西亚华裔留学生虽然在外貌上和中国人非常相似,但是其仍旧属于外国人范畴。在和他们的交流中,了解到当有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病人得知他们是外国人之后会对他们的汉语能力表示惊叹,留学生会因此感到高兴。所以成就需求在马来西亚华裔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中排名比较高。
因子5汉语教材的两道题都涉及留学生对于汉语课上使用的教材的态度。他们承认汉语教材的重要作用,但是实际平均值在总体排名中并不突出。这可能仍然和马来西亚华裔留学生本身的汉语水平有关,现在面向留学生的主流汉语教材都以针对从零开始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为主,这类教材对他们而言太简单了,因此该动机类型强度不算高.
最后的因子6合作学习在动机类型排名句中。马来西亚华裔留学生因为在医学院留学生中占比较大,所以经常看到他们一起学习。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而言,他们的群体意识更强,对于汉语学习来說更有利。
如果将马来西亚华裔留学生各类动机与他们所在的年级进行比较分析,就可以看出.2015级本科生、2016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平均值偏小,汉语学习动机较强。2014级本科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最弱,另外两个年级居中,刚来中国的马来西亚华裔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比其他留学生要高很多,所以并不愿意继续汉语学习。但是在第三年进入临床之后,与中国人的交流就不仅限于老师和同学,还要与来自中国各地的各种各样的病人交流。所以他们对汉语的需求增高了,因此动机随之变强。最后到了第五年,也是毕业的那一年,需要关注的东西增多,无心汉语学习。研究生的汉语学习动机高应该是相比本科生对自己的未来还没有明确的把握,研究生对自己的定位更加准备,明白自己确切的需要,所以学习动机更强烈。
通过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成就需要这一项中,p值小于0.05.有统计意义,说明成就需要对不同年级的留学生有明显不同。研究生平均值最低,2014级本科生最高,符合之前对于学生汉语动机的分析。因此,针对不同年级留学生,在成就需求方面需要给出不同的对策。
四、结语
马来西亚华裔留学生虽然拥有超过一般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但是并非没有汉语学习的动机和需求。为他们开设汉语课是可行的,但是针对他们的汉语课程不能像普通综合课或者技能课一样。马来西亚华裔学生对汉语学习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日常沟通和生活上及对成就感和自信心的满足,但是他们比较少有明确需要获得哪些提升或达到某种目标的需求。因此,为他们开设的汉语课应该满足以下几点:
首先,在课程内容上要贴近实际,少涉及或者不涉及学生在中国的生活、学习、临床实践中不需要的东西。多增加学生喜闻乐见、愿意接受的内容。比如:涉及旅游方面的省市地理、历史、文化的介绍;涉及文化方面的中马两国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异同:涉及交际方面的汉语语用方面的学习等。
其次,在课程形式上抛弃生词、语法、课文讲解为主较为简单枯燥的授课形式。在听力上,以实景录音为主,说话人的语速、语音都不太规范,更符合现实环境。在阅读上,为学生提供中文小说、散文等材料,分析其中的结构与意义。在口语上,以学生演讲展示和辩论的形式为主,为学生提供能够使用汉语大段表达的环境。在写作上,以议论文和读后感为主,让学生对某一话题各抒己见。总而言之,讓学生接受大量真实语料的同时,自由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最后,在课程设置上由于学生专业课的压力及临床实践占据的时间,汉语课形式以课余时间的选修课形式为主,这样更灵活。学生可以各取所需而不用因其他方面的顾虑放弃继续学习汉语的动机。
本研究主要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来华马来西亚华裔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涉及的专业皆为医学,且由于招生规模不大被调查学生人数不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研究中,可增加不同国别、不同专业留学生的比较,对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和汉语课程的设置给出更合理、更深入的解释。
参考文献:
[1]高一虹,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发展——四年五校跟踪研究[Ml.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孙宜学,“一带一路”与海外华文教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
[3]陈天序,非目的语环境下泰国与美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J].汉语教学与研究,2012(4):30-37.
[4]童苏阳,浅析面向马来西亚华裔学生的来华留学招生政策制定[J].知识经济,2017(20):140,142.
[5]原一川,尚云,袁焱,等,东南亚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和动机实证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3):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