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好导学案的四个前提

2019-10-14 03:33王战刚
陕西教育·教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标学情学案

王战刚

“导学案”,顾名思义,是指引导学生学习的案卷。既然是引导学生学习,自然要有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等。那么,作为教师,怎样编写导学案才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最好的效果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编写导学案应把握好以下四个前提:

一、研读课标、明确要求,是确定目标的前提

课程标准作为我们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总指挥棒,对各个学科各个板块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内容标准要求。教科书编者也是依据课标编写教材的。因而,我们在教学中更应该认真研读课标,同时结合教材具体内容,拟定出本课的学习目标。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8课《<孟子>两章》中《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重点说孟子的民本思想,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重在陈述孟子的忧患意识,在学习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我结合课标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的要求,拟定本课的学习目标为“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二、深挖教材、抓住重点,是预设问题的前提

教材是课标最直观的、最形象化的呈现方式,也是我们教师与学生及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一个平台。能否运用好这个平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教材的把握程度。首先,我们要能够依据选文内容,结合课标要求,明确如何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从而设计问题。如《最后一课》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同学们听到这句话时,对自己的母语又有怎样的认识呢?”其次,我们可以借助导读提示、课后习题明确本节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设计问题。如《香菱学诗》一课虽是小说,但若从小说三要素出发去考虑,也许就大大偏离了这一文本作为范本的作用了。综合考虑,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课标要求: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2.香菱学诗成功对你有何启发?(课标要求: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3.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的?请找出你认为精彩的语句进行赏析。(课标要求: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样的设计既对应了课标要求,又紧扣课文提示和课后习题。由此可见,只有深挖教材,才能将学习目标的完成渗透于学习过程中各个问题的设计中。

三、了解学情、结合实际,是指点引导的前提

新课改顺应新课标的要求,重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上就任由学生自由发挥。“导学案”本身不同于习题集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导”上。所以,什么时候“导”,怎么“导”,这些具体问题都是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基本能力息息相关的。教师应该下苦功夫了解学情,把握火候,适时点拨和引导;同时注意重在“导”方法(阅读方法、思维方法等)。当然,“导”的语言不要过于直白,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例如,我在《杨修之死》一课的课前预习中这样设计:看到文题,你都想到了哪些问题?读完文章,你的问题解决了吗?从而引导学生读文章,分析杨修之死的原因,为课文学习打下基础。

四、注重过程、尊重规律,是能力、价值观内化的前提

没有人在人生之初就可以预料自己的将来,学习之初的你也无法预知自己的学习将会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脚踏实地走过来,你才会接近甚至达到预期的目标。可见,注重过程才是达到目的的唯一途径。与此同时,任何人认识事物、了解世界都有一个内在的规律:和自己息息相关的,比如亲情、校园生活等就很容易理解;而远离自己生活的,比如政治理念、外国民俗等就不好理解。怎样说才能让学生接受?前提就是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导学案更应强调注重过程,尊重認知规律。在研读课标、深挖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你或许已斟酌再三,精心设计了不少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应该设置安排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最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过程。如“归纳论证”这一论证法在《谈读书》一文中首次出现,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那么,在设计导学案时,就应该把这个例子单列出来,让学生自己发现,进而得出结论。从现象到理论,这才更容易理解,也记忆最深、理解最透。

总之,要编好导学案,让导学案真正起到“导学”的功能,只下苦功是不够的,还应立足于对课标、教材、学情、人的认知规律的不断探究,只有将四者有机结合,才能编写出真正高质量的导学案,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既学会了学习,又学会了思考,更学会了做人。

作者单位  陕西省大荔县实验初中

猜你喜欢
课标学情学案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