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宏,朱建忠2,王应康,杜应君
(1.叙永县粮油与种子站,四川 叙永 646400;2.泸州市粮油与种子站,四川 泸州 646000)
叙永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接壤,属乌蒙山区,地势南高北低,海拔高度237~1 902 m,由北到南为丘陵-低山-中山地貌,立体气候明显。全县幅员面积2 977 km2,辖25个乡镇,耕地面积3.63万hm2,其中田面积1.81 万hm2。叙永县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在1981年叙永县种质资源普查中,叙永县有种质资源品种178个,主要有水稻、玉米、豆类及杂粮、水果、蔬菜类农作物品种。但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大力推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以来,以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加之多年来把促进农户增产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条,大力发展甜橙等经济林果类作物,促使农户的生产方式由传统的自主决策式演变为自主决策与被动接受二种方式并存,间接地导致原有的本地常规农作物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甚至逐渐消亡。如引种经济林果类品种,如塔罗科甜橙、温州蜜桔等,作集中规模化种植,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本地原产地水果的种植面积,导致本地同类农业品种资源加速消失。根据《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16),国家启动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叙永县也被列入此次种质资源普查县之一,这对全面摸清全县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保护县域内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防止种质资源逐渐消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叙永县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地区,乌蒙山边缘,地势、气候、土壤多样性特征明显,立体气候明显,农作物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生产选择利用中,形成了许多优良的地方品种。据《泸州农业志》(1985年版)记载,在古蔺旧县志中就有 “光绪34年设县,称永宁县,永多桔园”[1]的记载,并列举有红袍柑、红果、木柑、麦柑、卷柑、佛手柑等柑橘类品种。在清光绪34年修编的《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中就有栽种“李有五种、江干李最佳”,以及“樱桃、朱实、金丸累累、可食、供盘餐,古有樱桃厨”的记载。而且叙永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宜宾专区樱桃分布最多的县,时存樱桃树40多万株;目前沿赤水河谷的水潦彝族乡、赤水镇、石厢子乡等地目前依然有较大面积的江安李、冰脆李种植。在解放前的上世纪30年代,我国曾在国内多个省份开展稻种资源的收集,“湖南、四川收集较多”[2],到1940年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基本结束了全省53个县(区)的水稻地方品种检定调查工作[3],但已无从查证当时是否在叙永县有过稻种资源的收集。解放后的建国初期,1950年12月15日—17日,原川南农业厅召开种子工作会议,“落实中央提出的五年良种普及计划,开展群众性选种工作”[1],可以认为是新中国建国后,首次统一开展的种质资源普查工作。1956年根据四川省农业厅《征集各地主要农作物地方农作物品种的通知》,原泸州专署农业科在全区广泛组织开展品种征集获得,且一直持续到1959年[1];其中1957年泸州专区征集的水稻品种有255个,比民国时期各县地方志记载的323个水稻品种减少68个(包含不同名、但是实为同品种的品种);当时在叙永县有明确品种名称记录的地方水稻品种就有42个,小麦地方品种9个,大麦地方品种2个,以及玉米、高粱、甘薯、大豆、胡豆、豌豆、杂豆、马铃薯、油菜、花生、芝麻、蔬菜等地方品种多个。1976年,又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安排,对过去未征集过的、栽培面积在667 hm2以上的地方品种进行征集;全省计有134个县2876份稻种资源集中编目[3]。1979年根据国家科委和农业部文件通知,再次在全省水稻主次产区165个县征集3 255份稻种资源[3]。之后,再没有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根据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安排,县农业局把开展驻村技术帮扶工作与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紧密结合,注重发挥驻村农技员具有专业知识,开展驻村技术帮扶工作分布广、与农户接触多的优势,组织全县25个乡镇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驻村农技员共115人,通过召开专题技术培训会、阶段工作推进会等形式,重点讲解此次普查工作的对象、要求等内容,发动和动员驻村农技员积极主动参与到普查工作中来,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为全县种质资源源普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奠定了良好基础。
结合国家、省对开展此次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叙永县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县农业局及时制定了“叙永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一是将实施方案印发到各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作为指导开展普查工作的指南;二是在县政府公共信息网上公布实施方案,扩大社会公众的知晓和影响面;三是在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通过举办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培训讲解方案,指导农业技术人员、驻村农技员按照方案开展工作;对由乡镇、村有关人员初步摸底上报后的普查资料,由县农业局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作筛选后,再由相关专业的高级农艺师对各乡镇上报的种质资源摸底表作审核,排查、确定出有价值的品种资源,在收获前由县农业局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户、田间地头再次开展现场调查、取样,确保了工作成效。
水稻、玉米、柑橘在叙永县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种植面积大,分布广泛。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中,县农业局结合在全县实施水稻、玉米、柑橘等农业产业重点发展项目,在项目重点实施乡镇,举办技术培训会,重点培训种质资源调查摸底调查表等内容;利用农村赶场日,发放普查工作宣传资料,营造良好氛围;针对本县北部丘陵区糯稻种植基地,糯稻种植面积大、糯稻加工企业生产“清凉洞”磕粉亟需与农业科研单位合作,解决糯稻绿色生产技术过程中品种抗性差的问题,注重挖掘、发现地方糯稻品种的分布和生长情况、田间表现等,及时做好征集品种的登记、记录,收取样本,按照程序寄送样本到省农科院等。
此次普查工作中,共全面填写了1956年、1981年、2014年3个阶段的县域内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基本情况,填写品种征集表45张。在全县25个乡镇收集种质资源线索89个,通过筛选保留农作物品种资源50份,已经收集种质资源样品 45份及时送四川省农科院(见表1),其中:常规糯稻品种11个,常规水稻品种2个,高海拔山区玉米常规品种10个,大豆品种9个,豇豆品种1个,绿豆品种1个,四季豆品种8个,本地花生品种1 个,果树品种1个,红稗1个 ;尚有少数种质资源将在2019年继续开展样品征集、取样、送样工作。
表1 叙永县第三次种质资源普查新发现的种质资源品种
注:品种名称以当地农户的称呼为准;括号中的数字为发现地的海拔高度,单位米。
在此次全县征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样品中,很多品种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表现出县域内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
3.2.1发现了具有较强抗病性的地方糯稻品种。叙永县马岭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为本地知名品牌“清凉洞”糯米粉的加工龙头企业,每年都要收购大量的糯稻作为加工原料,目前虽然以收购杂交糯稻为主,但同时也要收购部分当地的常规糯稻。为此,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中,注重发现农户种植的常规糯稻品种11个,其中在龙凤等乡镇发现、征集的常规糯稻品种“竹丫巴”酒谷,在田间表现生长势好,株高适宜、抗稻瘟病,品质优、早熟,但不耐肥,因而农户能够自繁种子、多年种植,可以说是在常规糯稻中独树一帜,改变了多年形成的“常规糯稻不抗稻瘟病,必须与杂交水稻品种间插栽种”才有收成的观念,这为下一步改良糯稻品种的品质、熟期、抗病性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2.2发现了高产、优质、抗病的常规玉米品种。在赤水、合乐等乡镇发现、征集的10个玉米地方常规品种,其中9个为白玉米,1个为黄玉米,农户能够多年长期留种、种植,主要原因是因为品质优,农户以自食为主,如“合乐三黄玉米“,系硬粒型品种,品质相当好,适口性和口感、食味好;如在麻城镇、营山镇征集2个本地常规白玉米品种,也是品质优、适应性好。
3.2.3大豆品种类型丰富。在征集的9个大豆品种中,每个品种的颜色、粒型都很有特点,其中种皮呈黑色品种2个,呈猪肝色品种1个,呈绿色品种2个,还有黄色大豆品种4个;这些品种能够长期留存下来的原因一是优质、二是适应性广。如“猪肝早”这个大豆品种,在田间表现优质、适应性广,产量也不错;同样是黑豆品种,一个是小黑豆,一个是大黑豆,大黑豆的产量高于小黑豆。
3.2.4四季豆品种特色十分明显。在所征集的10个品种中,其种皮颜色有的呈红色、黑色、棕色、花纹,类型多样,其中一个品种,农户称其为“笔画豆”,其豆子种皮表面就像画家用画笔在上面描的笔画一样,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收藏价值,可以说惟妙惟肖、十分惹人喜爱,品种名称也充分反映了品种外观具有的鲜明特点。
为积极推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取得实效,县政府及时成立了第三次全国农作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机构和部门,完善了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县农业局及时成立技术指导小组,明确规定县农业局内有关科站相关专业高级农艺师负责对全县25个乡镇作分区指导,规定了品种征集的基本流程和各个环节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为此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工作需要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块、入户,加之全县幅员面积广、既有丘陵、又有山区,仍有部分山区地方路途、交通不便,而越是交通不便的区域就越是可能发现有尚未发现的地方种质资源,为此,通过对全县农作物栽培、种植的地理区位分析,把全县化分为3个区域来开展工作,重点加大对经济落后、边远乡镇的调查征集工作力度,并结合开展精准扶贫、驻村技术帮扶工作,开展走乡串户,走访农户和当地庄稼能手,在同农户、村社干部拉家常、交朋友的过程中发现种质资源线索,并及时对发现的地方品种搞好田间登记及影像收集等工作,确保征集品种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
由于全县立体气候明显,地域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涉及到粮食和经济林果类,而且必须深入农村,走乡串户调查、走访,才能取得第一手线索和资料,为此,一是在县农业局内部作分工,明确不同部门的工作重点内容和工作流程,做到统分结合;二是充分利用各层次、类别的培训会,广泛宣传、动员各级基层干部参与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重点对基层农技推广中心的农业技术人员、驻村农技员作培训等;三是利用专题培训会等,发动和动员种粮大户、县内种子经销商参与种质资源调查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知晓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