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王 凯,时国庆,裴晓东,朱金佗
经济全球化使人力、资金、商品、服务、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优化配置,也使国际观念融入到高等教育各主要功能之中,推动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1]。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2-4]。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2018年10月8日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要深化国际合作育人”,通过多种举措“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5]因此,人才培养国际化不仅是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对新时代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目前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国际化已经成为服务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的重要支点。围绕着国际化开展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合作”“人文交流”等成为了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国矿业大学是以矿业为特色的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矿业大学,始终围绕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开发与高效利用的重大需求,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矿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铸就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6]1。中国矿业大学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A+,并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依托学科优势,安全工程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发展成为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建设A类”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安全工程专业现已建成国内一流的品牌专业,在全国177所具有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中排名第一,已经成为我国培养安全工程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为我国矿山、建筑、化工、港口、市政、核电等领域输送了大量的拔尖创新人才。为了早日实现学校创建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安全工程专业积极融入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当中,围绕安全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通过构建本科创新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体系,全方位地满足新时期安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中国矿业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核心,以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依托,以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力学等学科为支撑,构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学科群围绕“三低一新”(低死亡、低伤害、低排放、新工科)的目标,开展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实现从生产安全到职业安全再到生态安全的学科拓展与转型。在人才培养方面,编制的《中国矿业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中对于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提出了培养安全领域世界一流人才的安全工程新工科人才重点建设任务,规划到2020年,创建安全、测绘、化工、管理、环境、热物理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安全工程新工科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正确政治立场、独立健全人格、热爱安全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水平高、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安全工程师。《中国矿业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本科人才培养实施暂行办法》中明确了“双一流”学科建设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构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知识应用与科研创新能力强、具备进入国外大学学习或攻读更高学位潜力的优秀本科生,为相关学科积聚学术后备力量,并能为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根据上述目标,学科将从“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建设‘双创’课程体系、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四个方面着力打造安全工程的新工科人才,其中学科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方面计划实施本科生出国访学计划、本科生暑期交流项目、国际交流项目、海外实习项目和国外知名教授来校授课项目,推进本科生国际化培养等多方面内容。可以发现,本科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已经成为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了要创新培养模式,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形势下,能源产业将呈现安全、高效、洁净、可持续的发展趋势,一流安全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逐渐成为了新时期安全学科发展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安全工程专业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围绕“三低一新”的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和世界一流的专业发展定位,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安全工程专业制定了“培养具备从事安全设计、施工、检测、咨询与评估、教育与培训、监督与检查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具备安全科学研究潜质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培养目标[6]5。在长期的教学研究探索过程中构建“学训融创、寓教于研——安全工程一流本科创新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体系”,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紧密联系理论学习和科研训练,通过“四化合一”(培养目标精英化、课程内容前沿化、实验研创自主化,实践训练国际化)的培养途径,构建并实施了贯穿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践教学等所有教学环节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新体系(见图1)。
图1 具有一流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该体系通过制定科研导师制、双班主任制、优才培育计划和国际班计划、联合办学与学分互认、本科生海外实习实践计划等制度,全面保证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8-9];提出了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安全工程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定位,结合专业特色和一流学科建设基础,制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深化了“科研促教”的内涵,构建了安全特色鲜明的研讨式课堂教学与新型课程教学体系;依托优势学科、江苏省品牌专业、安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打造虚实结合的课程教学、科研实训、创新实践全链条的实验平台,建立开放式自主设计的实验教学新体系;通过积极拓展院际、校企、国际等多元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创新实践机会与平台,将国际化视野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学习充实到创新实践中。
该模式通过我校发起的江苏省高校安全专业联盟和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年会等途径在省内外多所高校推广应用,在培养一流安全拔尖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与我校近期提出的“三融合、四贯通、多元支撑”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思想高度契合。
安全工程专业以“矿业特色、世界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与定位,制定了“特色化+模块化+精英化+国际化”四化合一的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见图2)。在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坚持固本强优拓新、转型发展的基本方略,安全工程专业也坚持“矿业安全”的专业特色,拓展工业与城市安全方向,在突出矿山安全特色的同时又向大安全方向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就业渠道;培养方案以模块化的形式设置了“矿山安全课程组”“工业安全课程组”“国际课组”;采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打造精英化的人才队伍;从多个维度和渠道推进国际化进程。
图2 “四化合一”的安全工程培养方案体系
为了达到国际化的要求,安全工程学院依托学科优势和品牌专业,不断提高国际化育人水平。从2017级开始,学院将在大学第二年初始从安全学科群本科生中综合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外语水平等多个方面择优选拔出60名优秀学生组建国际班(安全工程专业30名,其他专业30名),旨在面向国际就业市场和继续高水平深造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科研潜质的优秀本科拔尖创新人才。聘任院内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专任教师担任国际班班主任,聘请海外专家授课,引导专业教师开设全英文课程,引进海外优秀原版教材,以实现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
安全工程专业积极推进“本科生优才计划”,即从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中以创新意识和是否继续深造为选拔要求,遴选出一批学习能力强、有良好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重点培养,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指导“优才”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挑战杯”、全国安全工程专业大赛等创新实践活动。通过近些年的实施,参加“优才计划”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并为本专业的研究生优秀生源提供了保障。
为了实现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安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安全工程专业以培养一流安全拔尖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采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拔尖人才培养,多口径拓展和优化布局教学资源,在高水平师资队伍、科研平台、教学资源、奖学金等方面全方位保障人才的成长环境。
专业培养实行弹性学制、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探索与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全程引入行业元素和企业需求,构建了以融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生涯教育于一体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111创新引智基地等高层次平台,强化海外联系,扩展专业的海外知名度;邀请海外知名院士和教授走进课堂,拓展本科生的国外文化通识教育,丰富学生的行业国际发展前沿知识;积极选聘国外学者作为特聘教授,参与本科生授课,部分教授参与了网络课程的建设;聘请大型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导师,保障实践教学开展的质量和效果;每年邀请优秀毕业生为大学生开展优秀校友论坛,并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导师。
通过实施名师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目前近20余名教师赴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西弗吉尼亚大学、马里兰大学、波士顿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赫瑞瓦特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伍伦贡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进行访学交流,汲取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加快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互访互动模式。同时,学院选派青年教师赴四川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山西霍州煤田集团、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开滦队等进行挂职锻炼。既为政府部门高效监管、地方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也为本专业教师提供了实践平台。此外,本专业加大海外博士的引进力度,从法国图卢兹大学和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引入海外博士3名。
目前,本专业已经形成了以院士为学术带头人、以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为学科骨干的知名教授和一批年轻博士组成的高水平创新科研教学团队,并融合流体力学、无机化学、热能工作等交叉学科,形成队伍稳定并不断壮大、杰出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同时,专业制定了相关激励政策加强创新型高水平师资队伍的进一步建设,有力地保障了一流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安全工程专业依托学科的优势平台打造了虚实结合的课程教学与科研训练一体化实验平台,汲取国外高校优质实验室教学经验,建立开放式自主设计的实验教学新体系。为了保证实验学时和实验授课的质量,培养方案中将专业实验独立设课,专业实验围绕核心课程展开,任课教师相互协调,较大程度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验教师的配备方面,充分考虑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实现实验教师的专业化、专职化,以及实验教学的模块化、独立性,并依托学校“双一流”建设推进实验教师的海外研修。同时,教学实验室为每年国际矿业、能源环境高等教育联盟的暑假夏令营提供了实验平台,为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提供了动手实验和创新实践的机会。
为了显著提升安全工程专业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安全工程学院顺应“一流学科”建设的进程成立了学院“国际事务办公室”,负责配合学院教学院长开展本科生国际化教育教学内容的实施,包括本科生培养方案制定、海外实习方案的制定、海外学校联系、海外教师专家和优秀原版教材的引进、专任教师出国进修、国际化培训等工作。办公室由具备海外博士学位的教师组成,有力地保障了本科生国际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为主动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国际合作育人,不断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着力培养学生跨界交流能力,切实增强学生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安全工程专业陆续选派了近30名优秀本科生赴海外实习,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通过实习的开展与国外高校教师建立了紧密联系,每年提前商定本科生海外实习规划,保障了海外实训的不间断、常态化开展。
(1)本科生赴海外实习的资助途径及选拔方式。为了拓展本科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国家、学校、学院和专业从各个角度给本科生提供了出国计划,形成包括2~3个星期的暑期夏令营、3~6个月的访学、学生联合培养(2+2,3+1,等)、国际班等各种出国交流的模式。特别是从专业角度,安全工程专业每年由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经费里出资资助优秀本科生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和工矿企业参加海外实习。每年面向大三学生选拔成员,总体原则是学生自愿报名,学院组织资格审查和综合能力面试择优录取15名。对入选国际班或者优才计划的学生,全额资助学生去海外高水平大学进行海外实习或短期访学。即使是愿意自费出国的学生,学校和学院也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近2万元(学校1万+学院1万)的资助,极大的提升了学生海外交流、实习的热情。
(2)海外实习基地的拓展。通过积极拓展院际、校企、国际等多元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创新实践机会与平台,将国际化视野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学习充实到创新实践中。近年来,安全工程专业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多所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布局和建设本科生海外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已经与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肯塔基大学、西弗吉尼亚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院校建立了本科生海外实习与实训基地,正在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科廷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协商建立新的海外实习实训基地。
(3)海外实习的教学形式及效果。自2016年以来,安全工程专业连续分三批次选拔30名左右优秀本科生到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肯塔基大学开展2~3周的暑期海外实习实训。通过与海外实习合作高校多次协商交流,从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体验美国大学的教育理念及办学特点、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提高综合能力和体验文化习俗等方面设置暑期海外实习实训的课程内容和实践安排,保证参加海外实习的每一名优秀本科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
以2018年暑期赴矿业工程学科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开展暑期海外实习为例,安全工程专业选拔了14名优秀的本科生赴美实习。结合安全学科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通过与美方协商,从课堂理论培训、现场实践训练、学科前沿拓展和文化交流体验四个方面设置了学习内容。学生学习了美国的工业安全管理理念及模式;深入矿井现场实践,体验了美国大学的课堂形式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体系;开展学科前沿讲座,探讨了安全学科发展聚焦的热点和核心问题;参观博物馆和文化遗迹,体验中美文化的差异。在课堂理论培训模块,除了学习工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外,教师还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探讨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工业安全事故的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智能化;在现场实践模块,通过现场实操数据收集、钻孔卸压等操作,启发学生如何结合现场需求,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大胆创新,推动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
通过为期3周的实习实训,不仅加深了参与学生对学科专业发展的认知深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水平,增强了自信,拓展了国际视野,认识了中美大学在教学模式和培养体系方面的不同,同时提高了学生英语水平,在英语的综合运用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经过考核每个学生都获得了安全培训的资格证书和海外实习的合格证书。
针对创新型国际化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和发展趋势,安全工程专业构建的一流本科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经实践证明能够显著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国家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青春”“挑战杯”、全国高等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生大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年来,学生先后承担国家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项,“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挑战杯”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参加海外实习的优秀本科生在毕业之后大多都选择出国深造,或在本专业继续深造,攻读安全学科博士、硕士学位,也有一部分学生签约国内著名的矿山企业,扎根矿山一线,服务于现场的安全生产。国际化视野的扩展,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和认同感,并增加了服务社会和全人类的责任感。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国家“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背景的一流创新人才成为了一流安全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将进一步立足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强化学生国际思维、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多学科交叉、新工科建设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创造条件和机会,培育出本专业具有跨界交流与领导能力的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