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摘要:民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从始至今都受到各界的关注,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随着国家實力的日益强大,使人们开始回顾民族的文化并且重视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国从远古的“兴”到“衰”,再到当下的“兴”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不断的变化与发展的。服饰是一种软文化实力,国家以服饰为载体能更好的传播国家文化。而服饰的创新是基于对民族服饰深刻的认识当中,而对服饰沿革的研究能发掘本民族的服饰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更好的把握对于民族服饰的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女性服饰;元朝;明朝;清朝
一、元朝服饰特点
元代服饰制度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其一,元廷上下施行两个系列的服饰,即汉制衮冕和旧制质孙。这两个系列服饰都有明确的制度加以规范,对使用场合有严格限定:“蒙古朝祭以冠幞,私燕(燕同宴)以质孙。”它是以不同场合区分使用范围,这与辽朝的“皇帝与南班汉臣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有本质的区别。其二,元代官服中虽然分为蒙、汉服制,但在许多服饰以及装饰上并没有严格区别,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其中衮冕服饰系列中加入了许多蒙古族传统的内容,以及中原传统右衽在蒙古族服饰中的推广最为典型。其三,在服饰制度中,对统治民族的蒙古族服饰的纹样、面料、色彩等采取宽容政策,并在许多限制上都特别说明“蒙古人不在禁限”。元代的服饰制度早在蒙古时期就开始制定和推行,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完备起来,而完善的过程经历了较长的时间。
蒙元服饰制度从中原服饰文化中吸收了两项最具特色的内容,即龙凤纹饰和右衽开襟。龙凤是帝王身份的象征,为皇家所独有。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蒙元统治者在服饰制度中采用了龙凤纹饰。然而,蒙古族服饰,龙凤纹作为吉祥的象征,曾广泛流行于民间。蒙元时期,南北文化相互影响,在袍服的前襟叠压关系上可谓是意义深远。如果说“公服具右衽”是强制规定,那么在中原地区流行的左衽则可以说是汉民族将蒙古族服饰看成时髦、流行的装束。其实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可以找到许多中原汉民族将异族服饰作为时髦装束而广泛流行的例子。蒙古族男服右衽的转变应该在元代早期就基本完成,它代表着中原先进文化逐步被蒙古族所吸纳、接受。而女装前襟叠压关系的改变则经历了一百多年,直到明时才完成。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元代统治者提倡右衽,但在民间,蒙古族服饰对中原地区汉人服装也具有一定影响。左衽在中原的流行和右衽在蒙古族中的推行都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一部分。当然,它们之间并不是等同的,蒙古服装推行右衽是先进文化融入的重要表现之一,而左衽在中原的流行,只作为时髦的装束出现。在南北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蒙汉民族都汲取对方文化中独特的内容来丰富自己,使双方的服饰文化得到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民族交往的广泛,对方的服饰都成为学习、效仿的对象,但深层次的内涵则是在汲取表面变化的过程中,文化层面的进步才更具意义。
二、明朝服饰特点
明太祖登基以后,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还对社会风俗,穿着习惯进行整顿,下诏宣布“恢复汉官至威仪”。凡是蒙元留下的种种习俗,如辨发,胡服,裤褶,窄袖等,一律废止,同时着手制定服装仪制,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加以完善,以汉唐宋的袍衫为基础,加以改革,制定出了明代的服饰。 洪武三年(1370),初步制定出一套冠服制度,其内容包括,皇帝冕服,常服,后妃的礼服,常服,以及文武百官和士庶的巾服等。
洪武十四(1381)年,又下特诏,对农商衣着质料做出了规定:“农衣纱,绢,布。商贾只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者,亦不得衣绸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明代重农抑商的根本思想,但事实上,农民们又有几个能穿的起绸纱的,只能穿最粗的粗布衣服,甚至衣不蔽体。 洪武三十(1397)年,太祖皇帝又作了一番改变,这次调整的范围比较广,而明代的服饰制度通过这次调整,也基本固定了下来,沿袭了一百多年,但是到了明代中后期,服饰的礼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便渐渐的废弛了。 总体上来说,明代的服饰虽然在纺织,刺绣等衣料和工艺方面更加丰富和成熟,但是在服装的款式的发展上却没什么建树,缺乏创意和变化,这与宋明理学“存天理,去人欲”的观念是有密切联系的,也与当时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加剧有一定关系。但是这也是相对的,在明代的中晚期,由于法度和礼制的废除,服饰呈现出了一种开放的局面,不仅仅等级的限制慢慢被人甩在脑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迁,服饰也呈现出了一种繁荣。
洪武五年五月《正礼义风俗诏》曰:“民间妇女首饰衣服,尚循旧习,宜令中书省集议,冠服定制,颁行遵守,务服古典,以革旧习。”其服制主要有衫、袄、霞帔、禙子、比甲及裙子等。衫,袄的基本样式,大都仿制唐宋,右衽,。普通妇女的礼服,都有严格的规定,洪武三年规定,士庶之妻,首饰用银镀金,耳环用金珠,钏镯用银;穿浅色团衫,用纻丝、绫罗、绸绢。洪武五年又规定,民间妇人的礼服只能用紫色的粗绸子,不得用金绣;袍衫只用紫、绿、桃红及诸浅淡颜色,不许用大红、鸦青、黄色,带用蓝绢。 明代的女子多穿裙,其颜色初浅淡,纹饰也不明显。裙幅初用六幅,旨在遵循古仪,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即此意。正德以后,服制渐弛,衣俗有变。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花样。
明代民间女子服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衫襦,禙子,比甲,水田衣等等。 其中禙子和衫襦都是唐宋时期就已经存在的服饰,比甲是元代蒙古族的服饰,是一种无袖、无领的对襟两侧开叉及至膝下的马甲,其样式较后来的马甲要长,一般长至臀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长,离地不到一尺。这种衣服最初是蒙古人穿戴的。据《元史》载:“又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去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比甲一般穿在大袖衫,袄子之外,下面穿裙,所以比甲与衫、袄、裙的色彩搭配能显出层次感来。元朝建立后,蒙古人在劳作时爱穿的“比甲”流入中原,初为皇帝所穿,后才普及于民间,转而成为一般妇女的服饰。中原汉人第一次有人穿上了对襟的衣服,而非交领。到了蒙元后期,北方的汉人女子犹其爱这种胡装。自从元代有了纽扣之后,比甲上也有用纽扣的,这样穿起来更方便、快捷、系结严紧,是服饰的新变化。甚至到了明朝,明太祖洪武帝下诏令“男女衣冠,皆同唐例”之后,比甲仍然没有完全消失。 水田衣,明清时期妇女的一种时装。以各色零碎织锦料拼成缝制而成。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相互交织,形如水田而得名。
三、清朝服饰特点
清代女子服饰,是中国几千年服飾文化中美学意蕴深厚的服饰,它融汇了中华民族历代服饰以及服装款式的精髓,以其突出的形式特征、极高的艺术表现力,以及深厚的美学意蕴,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发展史上最具表现力和影响力的一个时期。清代服饰不仅造型精美、色彩艳丽,而且工艺繁复、材质优良,无论在图案整体布局上,还是在图腾符号文化内涵上,都体现了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精神,时至今日,其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蕴,对于现代服饰的设计都具有很深的影响。清代是距今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对于当代人来说,清代服饰的文化特征以及审美意蕴,对于当代服饰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清代时期,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的融合,制衣工艺也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无论在“造型”方面,还是在“色彩”、“工艺”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清代服饰的图案,则更加独具特色,在一个图案当中,人们能够清晰地将图案分成“疏密”、“大小”、“主次”、“虚实”、“动静”、“聚散”等方面,然后,还可以用同一的特性将其归纳融合,从而做到“平中生韵”、“平中出神”、“平中求奇”、“乱中求序”等特点,“使点带动局部,局部带动全部”,不仅增强了图案的鲜明感,还加深了图案的层次感,突出了图案的个性,彰显出了清代服饰鲜明的服饰特征。
由于清代是满族人统治的封建王朝,因此,清代服饰更具有满族人服饰的特征。在服饰穿戴上,满族人比较注重实用性,满族人不定居的生活方式孕育了服饰穿戴上独有的服装———旗袍。其实,在清代,旗袍并不是满族女子的专宠,当时的男女老少都比较喜欢穿旗袍。旗袍的形制既便于人们骑马射猎,也能够帮助人们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清代男子所穿的旗袍,留有“马蹄袖”,它的好处是既不会影响拉弓射箭又能够保暖御寒。在服饰方面,满族人追求自然美,因此,满族服饰具有丰富的样式,满族人也追求服饰的对称性,具体表现在服饰的镶嵌对称以及服装样式的对称等。清代是少数民族王朝,相比中原人民所穿的服饰,清代的服饰用色方面主张浓、华、艳、美、简,在图案色彩方面,多以红、黄、白、黑为主色调,因此,清代服饰的图案,更多了一种“浪漫”与“夸张。
四、结束语
民族服饰则就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服饰本身除了保暖,美观,体现社会身份等功能外,还具有表示民族归属的功能。世界上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的起源、形成、和发展都不尽相同,并且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在服饰上,就表现为各个民族的民族服饰,而且实际上,民族服饰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外在的,最显性的一个标志。在一些比较重大的场合,民族服饰往往是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象征,所以每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民族都致力于保存自己的民族服饰,而且对自己的民族服饰也具有很深的感情。古代服饰展示着古代人的精神风貌,体现着古代人的审美要求,对这一课题进行认真的研究,为把握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潘行荣.元集宁路故城出土的窑藏丝织物及其它[J].文物,1979(8):32.
[2]王尔敏.明清社会文化生态[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3]谢辉群.清朝时期满、汉习俗的碰撞与交融[J].民间文艺季刊,1990(2):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