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地方院校设计实践教学的成绩给定多为把学生的设计成果打分加上平时成绩形成最终成绩。这种结果性评价并没有将学生的实践态度、设计过程等学习行为与设计实践成果建立紧密联系。仅依据最终设计实践作业成绩去评价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存在较大的片面性,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对于设计专业知识和设计技能掌握的熟练度,更无法反映学生设计思维能力提高的全过程。因此,目前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评价指标形式不适合应用于设计学科混合教学中。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设计学;混合教学;绩效;评价指标
目前大学的在线教育很多,中国大学MOOC网站有近8000门优秀的在线课程可供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其中设计学类课程共113门,其上课内容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讨论、习题、结课作业作为主要评价手段。但由于设计实践课程不同于理论课,其教学方式、辅导方法、考核办法等学习绩效评价指标有较大不同。
混合教学课程的学习评价需要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程度、思考积极性、设计过程、互动讨论等学习过程,并以此为评价基础形成学生学习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教学网络平台学生在线学习的详细数据,结合设计实践教学的特性构建设计学混合教学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设计课程评价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作用。既解决了以往设计教学评价的单一片面性,又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了指导意见和努力方向。既为混合教学的设计实践课程学习效果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借鉴,又为不同能力学生的目标化学习发展提供充分数据指导依据,实现一名学生一个培养方案的“因材施教”教学方法。
因设计实践课程授课和学习进程的特殊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线下课程和一般的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体架显然已经不适用。因此需要构建适用于设计实践课程混合教学的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一、设计学科混合教学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国内目前混合设計教学中,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多以一次或者多次设计实践作业和出勤情况作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主要评价部分,即根据设计实践成果进行评价。这种教学评价模式缺少设计教学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分析和评价,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补充学习信息。因此,需要建立对设计学科混合实践教学的综合评价体系框架。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利用信息化手段能将学生设计实践的过程真实有效地记录下来,从而能够分析学生的设计实践过程,从多元角度、多层次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出适合设计实践混合教学的学习绩效评价方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给出较详细的指导意见。
二、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文以清华大学优慕课作为教学平台,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构建混合教学平台设计实践课程学习绩效评价体系,并对学生的每个学习行为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量化,该评价可以较真实体现出学生在混合教学设计实践中的学习成效。
通过文献调研和设计实践课程研究,重新分析和整理设计实践课程混合教学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评价的关系,在分析整理现有的混合教学方法和学习绩效评价方法的基础之上构建设计实践教学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学生的在线学习互动和实体课堂设计实践行为的评价量化分为五个层面,分别是学习态度、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其中学习态度包括资料占有程度、学习参与深度、学术诚信。沟通能力包括团队协作能力、设计沟通能力、课堂互动能力、方案解说能力。分析能力包括社会需求分析、市场需求分析、用户需求分析等。设计能力包括设计创新、设计深入度、设计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包括设计表达能力、技术性图纸表达能力、版式设计能力等。该学习绩效评价体系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够直观评价学生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二是有助于学生依据此评价继续有针对性地学习并完善自身综合设计能力。
三、研究成果的应用和评价
通过以上研究过程,得出混合教学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包括混合教学学习过程评价和设计实践绩效评价量化规则。为深化研究混合教学学习绩效评价体系框架的构建和帮助学生根据绩效评价有效自查,适当改进学习行为、计划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小结
该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目的是既对学生的设计实践成绩进行评价量化,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互动、学习思考等方面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量化。力求为教师全面详细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提供良好的路径并提升设计学科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优势特点和差异不足,为实现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霍恩.混合式学习[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9):18-24.
[3]刘艳,陈仕品,刘礼想.混合学习的绩效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7(6):41-48.
项目来源: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规划)课题;课题名称:《设计学科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建构及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GH19203。
作者简介:李乔,吉林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