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豪
摘要:钢琴音域宽广,音色丰满,在音乐发展史中被誉为“乐器之王”,近代传入中国并深深地融入了中国文化,并形成了中国钢琴音乐独特的音乐语境,是引领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两个部分对赵盈娜著作《中西钢琴音乐语境的对比研究》进行了评析,同时对该著作的学术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书评;中西钢琴演奏;中西音乐语境;对比研究
钢琴的整体发展历史已经有600多年,在现代钢琴诞生之前,古钢琴已存在近400年。1709年克里斯托福利以拨弦古钢琴为原型,制作出具有强弱音变化的“古钢琴”,这极大地拓展了钢琴在音色变化和音响层次方面的表现力,为现代钢琴奠定了制造基础,和性能改良的方向。随后的一百多年中,击弦机不断被改良,复震式击弦机和踏板的引入,标志着现代钢琴的主体改革工作基本完成,18世纪后期钢琴因其丰富的综合表现力被冠以“乐器之王”称号。
我国钢琴音乐相对于西方起步较晚,现代钢琴于19至20世纪之交才真正进入中国社会,中国音乐家在借鉴世界钢琴音乐创作成功经验的同时,灵活地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其中并锐意创新,开拓了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文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钢琴音乐创作思维不断创新,并在80年代以后走向了多样化的进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语境体系。赵盈娜教授所著《中西钢琴音乐语境的对比研究》,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综合多元化的音乐分析手段,從“西方钢琴音乐语言”与“中国钢琴音乐语言”的音乐语境入手,以“音乐解释学”为视域,从音乐形态、音乐情感、音乐审美三个层次对各时期中外钢琴作品进行了“语言性”特征的全方位分析,进而为我们揭开了中西钢琴音乐语境规律的神秘面纱,为中西钢琴音乐交流搭建有效的交互平台。
一、《中西钢琴音乐语境的对比研究》的主要内容
2017年5月,《中西钢琴音乐语境的对比研究》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包含大量的钢琴发展史史料、音乐分析学方法论、谱例和图片等,提出了新颖的观点并进行了周密的论述,倾注了作者大量的心血。该著作以西方钢琴音乐历时性特征和中国钢琴音乐异域性特征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钢琴音乐发展史及现代音乐分析学学科方法论,详细论述了中西钢琴音乐语境在形态、情感、审美意念的异同,结合实践窥探出现代钢琴语境的发展轨迹。全著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前言及音乐分析学方法论(前言及第一章)、中西钢琴音乐发展特点(第二章)、中西钢琴语境对比分析(第三章至第五章)、语境对比分析实践(第六章)和结论。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简单说明了选题缘由、写作意义、研究现状和内容简述等几方面内容。作者认为,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众多钢琴音乐作品历经人类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变迁,同时钢琴音乐也随之发展而推陈出新,彰显着独特的音乐语言气质及语言魅力”。同时作者还强调现代音乐分析学中多元化方法论及微观宏观相结合为研究基础的重要性,力求“通过对中西钢琴音乐语境的对比分析,把握音乐文本活的领会,求得对中西钢琴音乐历史、人文、共识、个性、传统、现代等多方面的音乐意义进行深度追寻”。作者在论述该选题时,大量借鉴了现代音乐分析学中多元化的研究理念,并重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这种前沿的研究方法,打破了传统钢琴音乐比较研究千篇一律的格局,在现当代钢琴比较研究中颇具特色与创新。
现代钢琴虽形制统一,但在历史发展中现代钢琴却受到多种键盘乐器而引发多次变革。为了让读者更好把握西方钢琴音乐语境特点的进程,作者在第二部分(第二章)中结合图例以管风琴、古钢琴和改良古钢琴三条主线展开说明钢琴历史、形制、音色特点及音乐表现性能,如对“哈普西科德”等拨弦古钢琴与“卡拉维克德”等击弦古钢琴以及18世纪改良的古钢琴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于现代钢琴与古钢琴的界定,作者也得出了精确的结论,认为1811年罗伯特·沃娜木设计的与现代立式钢琴相同原理的立式钢琴是现代钢琴的真正开端。对于中国钢琴文化的起源,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欧洲钢琴艺术真正进入中国社会。作者将现代中国钢琴音乐按照其作品特点分为“1949年以前作品型钢琴音乐创作”“1950-1976作品型钢琴音乐创作”“1977年至今异域创新型钢琴音乐创作”三大部分。对于音乐语境对比分析,作者认为以西方钢琴“历时性”与中国钢琴“异域性”两方面的特征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研究及音乐语言层面比较分析是“必要且必须”的。
该著作的第三部分(第三章至第五章)是整体的重心所在。此部分可以看成有递进关系的三条平行主线。第一条主线由中西方钢琴音乐“形态”进行展开,通过作品体裁发展、作品结构组合、标题性音乐及音乐历史潮流等方面论述了音乐形态赋予音乐文本的意义。作者将作曲家、作品体裁、作品时期、作品数量、标题性、创作特点、音乐历史潮流等文献信息系统汇总,清晰明了地展示了钢琴音乐的客观规律及发展趋势。第二条主线由音乐客观“情绪特征”分析入手,作者结合大量谱例,选取中外各时期有代表性的音乐片段,结合创作背景和历史思想衍变,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讨论了音乐文本上“情感”层次的描述,清晰地展示了“情绪情感”以及“审美意念”的变迁规律。第三条主线由主观人的“审美意念”入手,作者从审美形态、审美标准、乐系乐派、钢琴家成就及演奏特点等方面展开,从审美标准的强度与维度两方面进行论述,总结出了中国钢琴音乐对西方传统钢琴音乐结构及思维的继承与创新,中国钢琴学派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理念的融合与运用两方面的特点及趋势。三条主线在内容上相对独立,在内涵上却逐层递进、环环相扣。形态——情绪——审美方面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为“音乐语境”塑造的分析提供强有力的论证。
第四部分是该著作的精华所在,作者选用了现代中西钢琴作品共十余首,结合第三部分中的分析理念,从音乐文本特点、音乐演绎表现、音乐审美标准三大板块对作品的音乐语境进行了系统透彻的解剖式分析。作者紧密结合音乐史料、旋律学、和声学、曲式学、旋律学、音响分析学、音乐美学等众多学科知识,充分体现了现代音乐分析学中研究方法“多元化”的特点。作者不仅通过现代作品实例验证了前文提出的对于音乐分析的观点,同时也为钢琴音乐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视野。
在著作的最后一部分,作者对前文的方法和结论做了进一步的总结,并对现代钢琴音乐语境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将实践层面上的音乐语境分为了音响形态语境、音乐情感语境、社会意念语境三个板块,并将中国钢琴音乐“异域性语境”“情感层次语境”“审美意念语境”等看作推动钢琴音乐继承创新发展的新语境。作者在中西钢琴音乐语境的对比结果之上,结合近百年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人民价值观的转变,具体到音乐体裁、旋律等具体音乐语境中,得出了现代钢琴音乐语境的三个语境发展趋势:一是在各方面寻求创新,尽可能地挖掘音响动态范围,融入新的观念、生活方式、表现形式;二是追求“个人”中心的表达与表现,将音乐作为表达作曲家情感最直接的表达;三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并存,在形式上钢琴音乐风格、流派等愈加丰富,但众多作曲家却从“派别”“主义”中走出去,相互对立却寻求个性的综合表现。
二、《中西钢琴音乐语境的对比研究》的写作特点
(一)研究方法——学科交融、环环相扣
国内对于钢琴作品的研究,在思路上往往已经形成了作曲家及作品创作背景、和声曲式等谱面分析、演奏技巧分析研究这样的思维定式,在分析结果上看其结论也仅仅局限于所研究的作品,对于研究的新观点普遍缺乏说服力。同样对于音乐语境的研究,大部分文献将研究重心移向了对作品社会功能属性的研究,而关于音乐要素的论述则明显单薄。對于音乐的研究,音乐明显是论述的中心,而所研究的音乐内在因素则应是文章的重心。就目前以知网、维普、超星等学术平台的文献检索结果上来看,有关音乐的形态语境文章著作数量较少,在著作方面只有谢嘉欣的《音乐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一书专门就音乐语境研究方法进行了相应的讨论,该著作简要地叙述了西方古代、近代、现当代的解释学发展进程,同时引入了中国对艺术“知、感、悟”的相关概念,辨析中外当代解释学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将音乐与语言进行多视角的类比研究,探寻了音乐语境实现过程的基本原理。该著作的重心在于中西方音乐形态语境、情感语境、意念语境三方面的探讨,为本文提供了把握音乐文本灵魂和音乐意义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但其论述过程缺乏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因此整体呈现的更偏向于一种理念方法,与音乐尚欠缺紧密结合。期刊方面的研究同样也是如此,多数集中在音乐民族考察和音乐教育等社会功能方面,论述本身也较少涉及对于音乐性质本质的深度探析。
现当代中西方钢琴音乐相对于传统作品来说在技术、理解、演奏方面都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无论是音乐创作比赛和音乐表演大赛中,现当代音乐尤其是现当代中国音乐逐渐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准确把握这些作品的风格和内涵仅仅局限于传统理论与表演分析手法已经是力不从心,音乐深层次的情感和大众音乐的审美,演奏的教学和音乐的推广等都需要我们以更宽阔的视角去审视其内在本质。作者以音乐作曲技法、高校钢琴教学、中国钢琴音乐分析研究文献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本文选题学术方面的思考和定位,用追根溯源的方法通过对钢琴西方起源、植根中国、中西音乐审美习惯、音乐形态特点、创作演奏理念等各方面异同的探究,论证了钢琴“语言性(语境)”这一探究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势所在,并结合音乐分析学科最新的多元化方法论,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多视角,追求对音乐作品客观纯粹“正确演奏”的分析,以乐谱文本中的书面性和符号化音乐语言体系作为根本依据,紧密将情感领域、音乐性质、社会功能三大领域结合论证,对音乐特点的各个方面做到做细致的解读与论证,在对比研究中探寻中西钢琴音乐在历史、人文、共识、个性等各方面的深度价值与灵魂所在。
作者在论述过程中非常重视多学科信息的交融,对于作品题材与体裁方面的梳理,文章结合大量图表和谱例,将作品、作曲家、演奏家三者之间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突破了以往音乐研究中心就人论人、就创作论创作、就表演论表演“多张皮”的论证形式,真正做到了将目光投向追求事物本质。在本著作的第三部分对于中西钢琴音乐语境分析的论述中,文章分层清晰明确,分别就中外两个大的层面分别展开比较,但在其内部却又是一个整体。作者以作品时间发展作为研究前行的导引,在体裁论述中列举谱例说明其特点最显著的音乐特征,在作曲家分析中紧密结合其创作所在社会文化潮流、创作意识等多方面的特点,在音乐分析中紧扣音乐文本这个中心,并将演奏家、科技发展、观众审美等众多因素同一而论。对于中外音乐这两个大的层次亦是如此,作者将相对丰富的西方钢琴音乐作为中国钢琴音乐这一较为年轻的艺术形式的铺垫,为具有强烈独特性中国音乐语境的解读提供了更多的交融,在钢琴特点的横向和历史源流的纵向建立立体的知识体系结构。
(二)研究内容——不拘一格、以小见大
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实践的展现,面对中西音乐中“音乐语境对比”这一研究对象,作者通过丰富的研究方法,结合外国的音乐分析学理念和中国钢琴作品发展及音乐文化特点,尽可能地将问题的来龙去脉叙述清晰。作者之所以能将音乐功能与社会功能二者紧密结合,与其在钢琴演奏以及曲式分析学方面学术的深造有重大关系。钢琴演奏的系统训练让作者精通音乐的外在表现,而作品创作研究的研究经历让其更加深入了解的音乐内在本质特点。正是基于此,我们才可以看到作者中西作品对比分析中以小见大和大胆借鉴现代音乐分析理念研究方法的不拘一格,为钢琴作品分析在学术方面开辟了新的篇章。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 Malinovsky)在1923年首次提出了“语境”这一概念。“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境语境,一是‘文化语境,也就是‘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其中语言性语境重视分析对象在结构中与上下文之间结构的关系作用,而非语言性语境则更重视对象在表述内容及含义时的各种如时间、空间、文化、心理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作者在对中西钢琴音乐进行比较研究时并没有直接照搬马林诺夫斯基的理念,而是更加强化了从音乐文本角度对“语言性语境”的探究。其中赵晓生的论文《中国钢琴语境》则更细致地挖掘了音乐语言性文本的特征,为作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借鉴。
作者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选用很有考究,如在情感特征分析中,文中连续选用《十面埋伏》《夕阳箫鼓》《百鸟朝凤》《铓与锣》《阳关三叠》《梅花三弄》《牧童短笛》《金蛇狂舞》等民族器乐钢琴改编曲,其中涉及多种模仿民族器乐种类和演奏技法,作者结合谱例与音乐特点逐一详细分析,进而总结出中国钢琴音色处理对于音乐情感描述的客观规律。对于中国音乐审美标准强度的分析也是如此,作者引入西方“平和、秩序、和谐、规范”以及中国“天人合一、主客不二”的音乐审美观点,就中国历史烟柳的改编古曲展开论述,对中国钢琴音乐结构延展性特点给出了更高的见解。
三、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来看,《中西钢琴音乐语境的对比研究》这本著作在选题、论证、写作等各方面都有众多可圈可点之处,书中大量的图表凸显了作者对研究结果客观、严谨的追求,体现了其扎实的科研功底和丰富的知识涉猎范围。
但该著作同样也存在着美中不足之处,首先是其中部分乐曲的谱例过于完整,而文字论述却只涉及了列举作品的部分片段。如《二泉映月》《悼歌》等作品,文字说明只涉及了音乐主题的主要情感,并没有包含音乐元素方面的分析,因此整首乐曲的谱例略显突兀。其次是相对于西方钢琴音乐,作者对中国钢琴音乐的论述仍略有惜墨之感,例如对于中国钢琴作品题材分类特征的论述中,作者只按照音乐素材、民间风情、戏曲歌舞剧三个广义上的大类进行分析,而對于其内部精细结构仍可如西方钢琴音乐分类那样按照创作、演奏等角度进行更细致的类比和论述。
总之,作者为该著作配有大量的图表、谱例、插图,图文声色并茂地向我们展示了中西钢琴音乐语境在形态、情感、审美三个方面异同,为日后中西钢琴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借鉴。
参考文献:
[1]赵盈娜.中西钢琴音乐语境的对比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7.
[2]彭利元.彭利元.走出扶手椅,迈向田野——马林诺夫斯基语境论发展评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09):55-58.
[3]屠艳,王怡雯.互文视域下的并行考察——议劳伦斯·克拉默音乐诠释之语境与意义[J].人民音乐,2019(11):82-85.
[4]姚恒璐.“音乐母语”语境下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J].中国音乐教育,2019(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