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谭刚平 徐健宁 李洋 徐桂芳
摘 要 通过研究高校教务处的教务信息发布模式现状,基于当前各种教务信息发布手段特点与发布模式,以教务信息受众(学生、教师、各学院/系教务工作人员)特点为导向,重新构建多渠道发布手段综合集成的高校教务信息发布模式,从而提高高校教务信息发布的覆盖面、时效性。
关键词 高校教务信息;教务处;信息发布模式;信息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6-0052-03
Discussion on Optimiza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Publish Mode based on Information Platform//LI Qian, TAN
Gangping,XU Jianning, LI Yang, XU Guifang
Abstract By the research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publish of University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publish mean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audience(students, teachers, academic staff of schools/departments), to rebuild the optimized university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publish mode with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of multi-channel publish means, to improve the coverage and timeliness of the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publish by University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Key words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university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ublish mode; information platform
1 引言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学生个性化和多样性培养的日益重视,高校教务信息内容随之越发繁杂,在传统的教务信息(排课选课、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试管理、实习实践教学、教学计划安排等)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创新创业教育、转专业、课程建设、青年教师培训、高校联合培养等信息[1]。教务信息的实时性、动态性、交互性越来越强,高校教务无纸化办公需求越来越凸显,教务信息发布手段也越来越信息化[2-3]。
为了更快捷、全面地获取教务信息,不错过高校培养任何有利信息,及时科学规范自己的大学读书/育人生涯,师生乃至各学院(系)教务工作人员对教务信息发布的宣传度、时效性、覆盖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无疑给现有的教务信息发布模式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尝试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教务信息”关键词搜索,搜索时间无限制,共搜索出1161篇相关文献,其中近96%的文献是关于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近4%的文献是关于教务信息发布研究,但是趋向于软件开发方向。本文将对当前各种发布手段进行比较研究,优化现有的高校教务信息发布模式,提高教务信息转化率,助推教务管理信息化进程,更好服务全校师生。
2 高校教务信息发布现状
目前,在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各高校教务处使用的无纸化教务信息发布手段,主要为教务处官方网站、教务管理系统、校园电子显示屏、校园办公系统OA、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QQ群等。图1显示了高校常用教务信息发布的主要方式。
教务处官方网站是为了发布、公示教务信息而制作的互联网平台,在各高校中使用周期最长久,使用频率最高,教务信息内容区分度高;缺点是信息受众要主动去搜查,因而很容易错过教务信息的时效性。
教务管理系统是各学校教务处结合本科教学实际情况,利用互联网B/S管理系统模式,借助网络平台,对教务工作进行系统化管理,师生、各学院(系)教务工作人员均有唯一账号登录系统,按照需求在系统内进行操作,教务信息受众覆盖最全面;缺点是受限于系统设计及教务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教务信息不全或操作平台不便利。
校园电子显示屏是教务处在师生人流量比较高的地方设置的电子显示屏,色彩鲜艳突出,吸引眼球,主动地将教务信息传递给经过的人;缺点是信息受众对教务信息的了解程度容易受教务信息量的规格影响,如果信息量较大,受众不容易记住。
高校办公系统OA是高校为了方便教职工办公,利用网络平台,制作的一套集合文件通知发布、公文流转、事务审批等功能的现代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对象为教职工,学生无权限登录查看;缺点是办公系统OA上信息发布者可以是高校各部门、学院,教务信息容易被其他信息覆盖,被教职工忽略。
微信公众号[4]是高校教务处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通过微信平台向特定群体(主要为学生)推送文字、图片、语音等形式的教务信息,信息受众选择更有目的性,“一机在手”,隨时随地查阅教务信息;缺点是容易受信息受众手机使用习惯影响,很多人不习惯看微信公众号,即使关注了,也很容易忽略。
手机短信[5]是教务处利用手机发布软件,对信息受众进行群发与个别的教务信息发布,“点对点”的信息传送到达率较高;缺点是手机短信对信息的字数量、图片大小等均有规格限制,信息量大的教务信息不便于使用短信推送。
QQ群[6]为教务处建立QQ群后,邀请一部分师生进群,发布信息,并可以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与交流;缺点是QQ群对人数一般有限定,对人数较多的信息受众不便于管理。
经调研,高校教务处普遍使用的教务信息发布模式平行,受众单一,主要采用教务处官方网站与教务管理系统相结合,少数增加运用校园电子显示屏进行信息发布,对教务信息受众没有区分性,见图2。
3 教务信息受众特点
教务信息受众主要为学生、教师、各学院(系)教务工作人员,他们对教务信息需求各有不同,不可同一而论。图3显示了不同信息受众接收教务信息交互图。
学生对教务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选课、学籍、成绩、考试、实习实践、教学计划安排、创新创业、转专业、高校联合培养等方面,大多数依据毕业条件与兴趣爱好来获取教务信息,倾斜于被动与主动相结合地接受教务信息;活动范围大多为宿舍、教学主楼,对手机依赖性高,选课与成绩查询等都是用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操作。
教师对教务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排课、考试、实习实践、教学计划安排、创新创业、课程、青年教师培育等方面,大多数依据职称评定条件与工作量要求来获取教务信息,倾斜于被动接受教务信息;活动范围大多为实验室、教學主楼,对手机依赖性高,日常办公都是使用办公系统OA。
各学院(系)教务工作人员对教务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排课选课、学籍、成绩、考试、实习实践、教学计划安排、创新创业、转专业、高校联合培养等方面,依据教务工作需求获取教务信息来布置或完成教务工作,人数较少,倾向于主动获取教务信息;活动范围大多为办公室,由于教务工作特点,需要将部分教务信息布置给学院学生或教师,且教务信息有时段性工作要求,因此需要尽快、全面获取教务信息。
4 高校信息发布模式优化
教务信息受众对信息需求不同,要求获取及时性也不同,获取信息的活动范围也不同,故对教务信息受众选择的信息发布手段存在差异。受众不同,所需求的信息存在差异。经过实践调研,采用交互式的教务信息发布模式可有效提高受众群体接受信息的便捷与准确度,降低非重要信息对关键教务信息的干扰,实现教务信息发布的优化。因此,本文以教务信息受众特点为导向,针对受众接收教务信息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务发布手段,进而对高校教务信息发布模式进行优化,保留电子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优点,提高教务信息传递效率。
图4显示了教务信息发布的优化流程框图。根据学生对教务信息需求特点,选择教务发布手段:教务处网站+校园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根据教师对教务信息需求特点,选择教务发布手段:办公系统OA+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根据各学院(系)教务工作人员对教务信息需求特点,选择教务发布手段:教务处网站+QQ群。
5 结语
本文提出一种服务于高校教务处的高校教务信息发布模式,该发布模式依据教务信息受众不同,选择不同的发布模式,提高受众接受教务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降低一般教务信息对受众关注信息的干扰,提高教务信息发布的有效性与准确度,提高教务工作效率,为高校教务信息发布模式的改善提供借鉴。该发布模式受目前信息化发展程度客观因素以及高校教务处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影响,随着信息化发展,未来的高校教务信息发布趋向高度优化、高度智能、高度个性化的模式,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教务信息的转化率、利用率,让师生、各学院(系)教务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获取教务信息。■
参考文献
[1]张兵.谈对教学信息的认识[J].教育与职业,2006(35):91-92.
[2]周莹.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7(10):131-132.
[3]王昂,王彦辉.高校教务信息发布管理系统的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7):165-166.
[4]刘冠男.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务工作中的应用与研究:以沈阳大学为例[J].办公室业务,2017(16):64,80.
[5]黄涛,余艳艳,周明刚.高校教务信息短信提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时代,2010(5):40-41.
[6]贺瑛.腾讯QQ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应用[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5):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