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观念70年演进
——对中国型艺术学的出现—关联—发展—成就之反思

2019-10-12 07:38
关键词:门类文艺观念

张 法

70年来,中国艺术观念的演进主要体现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艺术学。这一学科体系的形成,使中国艺术观念,在道路曲折,历经艰辛后,终于攀上了无限风光的顶峰,当然也内蕴着一系列困惑。这些困惑恰为中国艺术观念前进的动力。中国艺术观念的70年演进,放到整个中国现代历史的演进中,会更加清晰。从这一整体视点看去,中国艺术观念的演进,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呈现为四个场极的复杂交织:一是中国传统以文为核心的艺术观念,这是中国与世界进行艺术观念互动之基础,也构成了中国接受世界艺术观念的基础(类似于解释学的“前理解”),形成了“文艺”(和“文学艺术”)这一重要观念,一直影响巨大;二是由“美学”(即艺术哲学)为代表的作为整体的“艺术”观念,这一观念以学术方式进入中国,传播深广,对艺术的整体观念的形成,一直发挥重大作用,在1949—1997之间曾占有主流地位;三是由“艺术学”这一术语代表的艺术观念,这一来自德国的观念最初是以学术体系(即知识体系)方式进入中国并得到一定传播,在改革开放后重新崛起,转为作为学科的艺术学,自1997年学科目录颁布进入主流,在2011年学科目录之后,艺术学占有全国高位;四是世界各大国教育体系中作为应用学科的艺术科学结构而来的艺术学科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作为学科的艺术学观念进入主流,但对各大国的艺术学科观念有深入理解之后,又有助于改变当前艺术学作为学科产生的巨大影响而遮蔽了艺术观念上的误区。总而言之,以上四个场极的复杂互动和紧密关联,构成了70年来(乃至自现代以来)中国型艺术观念的思想交锋、曲折演进、多样精彩。下面就依次呈现这四种场极的本来面貌、它们怎样在现代中国出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历史中的地位升降、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基本内容。然后从(中国现代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中艺术观念演进,结合历史和逻辑,给出一种基本的演进大貌,进行理论上的初评,并对以后的演进作一逻辑的展望。

一、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对中国艺术观念70年演进的影响

西方进入世界现代性进程以来形成的艺术体系,以巴托(Charles Batteux)《论美的艺术的界限与共性原理》(1747)、黑格尔《美学》(1835)、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1954)、迪基《美学导论》(1997)等为代表,形成先是以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戏剧、文学这六大艺术门类为主,后来加上电影、电视剧等门类的知识体系。以此反观中国古代,则可以发现后者是以文为主的。远古时代,文是仪式中的文身之巫,由此“文”在仪式中有着重要意义,文又用来指包括诗、乐、舞、剧、建筑、礼器、饮食祭品等在内的整个礼。理性化后的先秦两汉,文扩大为以朝廷为主体的一切美的领域,包括诗文、舞乐、图画、宫殿、陵墓、旌旗、车马、饮食,以及日月星、山河动植。魏晋士人艺术兴起,诗文、书、画、园林成为艺术体系。在从远古到先秦再到魏晋直至整个中国古代,包括诗在内的“文”在艺术体系中占有核心高位。其他艺术门类,与文越近,地位越高,与文越远,地位越低。而“艺”在先秦理性化之后,就从远古的精神性高位沦为技术性低位。“艺”之一词(或有术、工、技等)主要强调的是技术。因此,在中国的正史中,描写“文”的,有三个词汇:“文苑”(为《后汉书》《晋书》《魏书》《北齐书》《旧唐书》《宋史》《明史》《清史稿》所用),“文学”(为《梁书》《南齐书》《陈书》《南史》《周书》《隋书》《辽书》所用),“文艺”(为《新唐书》《金史》所用)。文苑即为以诗文为主的中国之文(文学),在《清史稿》中有明确的表述:“兹为文苑传,但取诗文有各能自成家者,汇为一编,以著有清一代文学之盛。”[1]而“艺术”一词为《晋书》《北史》《隋书》使用时,完全等同于《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中的“方技”。只有《清史稿》的“艺术”,基本方面与其他史书的“方技”“艺术”相同:“自司马迁传扁鹊、仓公及日者、龟策,史家因之,或曰方技,或曰艺术。大抵所收多医、卜、阴阳、术数之流,间及工巧。夫艺之所赅,博矣众矣。”[1]另外编者已在民国初年,因此使内容有所扩大:“古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士所常肄,而百工所执,皆艺事也。近代方志,于书画、技击、工巧并入此类,实有合於古义。”[1]另外,从《汉书·艺文志》到《新唐书·艺文志》都是对“文”作一文献学之“艺”(技术性)的工作。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文”是高级的,“艺”是低级的。而西方自巴托和黑格尔以来的艺术观念则认为,各门艺术是平等的。由于这一中西的差异,当中国接受西方的艺术时,用了“文艺”一词。此词从中国传统观念来看,可释为“以文学为主的艺术”(暗中应合了现代心灵无意识中的“文”高于“艺”的传统心理),从西方艺术体系来讲,可释为“文学和艺术”(完全与西方艺术体系一致)。同时,此词只用在“文学”上时,可释为“作为艺术的文学”(暗中把本来高位的“文”作为“艺术”中的一类,拉入到与其他艺术平等的地位)。(1)关于“文艺”一词的具体内容,参见张法:《“文艺”一词的产生、流衍和意义》,《文艺研究》2012年第5期。自20世纪西方的美学和艺术观传入中国之后,文学、文艺、艺术这三个词都是可以互换用的。具体举例,在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1920)和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1936)中,三词的换用有典型的体现。朱光潜在此书中还把art for art’s sake中译为:“为文艺而文艺”。[2]宏观而论,这三个词混用和换用造就的平衡和调合作用,在自20世纪以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之后,一直普遍存在。直到2011年作为学科的艺术学正式升为科学体系中最高级的“门类”,这种混用、换用现象才宣告结束。但这一所谓的结束,又宣告了文学与艺术的分离。文学和艺术成为了两个并立的学科门类,这意味着:文学不属于艺术,艺术不包括文学。这一现象不仅在学科体系中存在,也在带行政性质的学会里存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在“文艺”一词的影响之下,1949年7月,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决定更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中国文联)。这里文学和艺术并列。到新世纪,经学科体系的影响,这一并列,在理论上更鲜明地体现出来,自2012年以来,年年发布《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由于中国文联有12个二级协会,其中除文艺评论家协会是理论型协会之外,其他11个协会是各具体艺术门类的协会,因此,《报告》由11个门类艺术(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杂技、民间文艺)组成了一个“艺术体系”。由此反映出的仍然是文学与艺术的并列。

尽管有学科体系和学会体系中文学与艺术的明显并列,互不包含,但在普遍的语用中,文学、文艺、艺术仍然可以而且还将互换使用。这里透出的,主要是在中外艺术观念互动里中国传统观念的巨大影响与惯性作用。在中西互动的中国艺术观念的演进中,在现象上呈现为:“艺”由低于“文”变成与“文”平等,最后(在学科形式上)高于“文”。仅从这一角度来看,70年中国艺术观念的演进,有两大看点:一是从“文艺”到“艺术”的演进;二是作为学科的艺术学,从文艺和文学中独立出来,终于独占高位。当然,这两点的意义,并非如初一看来那么简单。后面再予以详论。

二、艺术:从美学话语而来的观念界定

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是西方文化经过长期演进才定型下来。古希腊的τεχνη(艺术)和中世纪的ars(艺术)虽与今天有所相合,但更多相异。从文艺复兴以来,古代艺术观念开始了本质性的转变,从两条路上兴起互进,最后定型。一是从英国的taste(超功利的美的趣味)在德国演进成aesthetics(与真和善不同的美之学)。二是从文艺复兴的意大利把绘画、雕塑、建筑一体化提升为Arti del Disegno(用心灵进行设计的艺术),到上节提到过的法国巴托的著作,将音乐、戏剧、文学纳入进来,成为beaus art(美的艺术)。(2)巴托的Les beaux arts reduits à un même principle(1747)一书中,是绘画、雕刻、音乐、舞蹈、诗歌(戏剧自古希腊以来就在诗歌之内,因此巴托的诗歌一词包括后来的诗歌和戏剧),再加上建筑和雄辩术。本文讲的巴托思想很快在西方演进定型。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美学上的不同于功利之欲、科学之真、道德之善的纯正之美,正好体现在非现实而乃虚构且专以美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艺术上。美学就是艺术哲学,这通过谢林的《艺术哲学》和黑格尔的《美学》在西方成为普遍共识。直到今天,在英语世界占主流地位的分析美学和在欧陆占主流地位的现象学等还是坚信美学就是艺术哲学。只要按照这一西方文化的主流来看问题,只要从这一强大的传统角度去讲艺术,艺术就是把文学和建筑等都包含在其中的艺术体系。中国现代学人在接受美学思想之时一直如此。王国维在其美学名篇《论哲学家和美术家之天职》(1905)等中,只讲“美术”,此词是美的艺术(法文beaus art、英文fine art、德文Schöne Hunst)的最初中译。其在《古雅在美学上之位置》(1907)中讲:“就美术之种类言之,则建筑雕刻音乐之美……图画诗歌之美。”[3]蔡元培也是如此,在《艺术起源》(1920)中也用“美术”而不用“文艺”。(3)“美术有狭义的、广义的。狭义的,是专指建筑、造像(雕刻)、图画与工艺美术(包括装饰品)等。广义的,是于上列各种美术之外,又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等。” (参见聂振斌选编:《蔡元培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第212页)其在《〈美学原理〉序》(1934)中说:“通常研究美学的,其对象不外乎‘艺术’‘美感’‘美’三种。”[4]朱光潜在从西方美学体系写《谈美》(1932)时,从其目录可见,只讲“艺术”不讲“文艺”。在《文艺心理学》(1936)中,当其涉及中国古代的艺术与道德时,目录用“文艺”,当其主要讲西方时,用“艺术”。西方美学传到苏联,苏联主流思想是美学大于艺术,文学属于艺术但在艺术中又更重要。但只要从美学讲艺术,都用艺术,不用文艺。这从苏联的美学著作中体现出来,无论是瓦·斯卡尔仁斯卡娅《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1956),还是苏联科学院哲学所、艺术所编《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原理》(1961)等这样马字号的美学著作,以及布洛夫《艺术的审美实质》(1956)、涅陀希文《艺术概论》(1958)、斯托洛维奇《现实和艺术中的审美》(1959)、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1965)等艺术学著作,艺术都包括文学。同样受苏联美学影响的中国论著也是如此,民国时代的蔡仪写了《新美学》《新艺术论》《艺术社会学》三书,艺术也包括文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期的艺术,主要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体现出来。这次讨论的成就体现在六本《美学问题讨论集》(1964)中。在这以美学为题域的讨论中,除了朱光潜面对的是自己在民国时期的包括“美学和文艺理论”在内的整个著述,因此,总括为《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其他各家,蔡仪、李泽厚、吕荧、高尔泰、马奇、蒋孔阳等,都用包括文学在其中的“艺术”一词(4)蒋孔阳《简论美》(1957)中,把“艺术美”和“文学艺术的美”换用,总看其文,“文学艺术”可以总括为“艺术美”。参见文艺报编辑部编:《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第176-182页。:蔡仪《艺术美的根源在哪里》(1956—1957)、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1956),从标题上可知。吕荧《美是什么》(1957)写道:“美的观念也表现在艺术上。”[5]高尔泰《论美》有“艺术教人去爱,教人从‘美’的角度去看大自然,去看围绕在自己周绕的真实世界。”[6]马奇《关于美学的对象问题》(1961)认为“美学就是艺术观,是关于艺术的一般理论。”[7]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哲学所、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都成立了美学教学或研究单位,从美学角度来研究艺术的,都用作为整体包括文学在其中的“艺术”一词。改革开放之后,美学作为哲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得到很大的发展,美学传统来自西方文化,也得到苏联文化的助力,在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中国与苏联美学的大量互动中,在从民国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西方美学的大量互动中,西方和苏联的文献翻译不断把包括文学在内的艺术这一观念传播进来。从而“艺术”一词包括文学在内这一观念,一直并还将继续存在,它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也是中国现代以来)艺术观念的重要场极。

三、艺术学:从学术话语到学科话语到学科高位

中国70年艺术观念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作为学科的艺术学登上了文化的高位。艺术学一词来源于德国的Kunstwissenschaft(艺术科学)(5)德语的wissenschaft(科学)与英语的science(科学)不同,英语的science指自然科学及具有严格计算性的社会科学,德语的wissenschaft则只要是逻辑整明,推理正确、具有体系的都可用之,因此可堂堂正正用来指人文之学。中国自洋务运动进入世界以来,主要以英语为主,形成了英语对“科学”一词的定式,因此对德语的wissenschaft不用科学,以兹区别。后来当德语的科学进入俄语的科学,成为影响中国的主流时,人文之学才被包括进“社会科学”概念之中,而“艺术科学”经宗马等人的“艺术学”中译,已成定论。。民国时代,两位美学大家,曾留学德国的宗白华和曾留日本的马采,将之中译为艺术学。宗白华在东南大学讲授“艺术学”(约1926—1928),马采发表了《从美学到一般艺术学》(1942)。这一时期的多本译著和专著也用了“艺术学”之名:黑田鹏信《艺术学纲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伊科维支《艺术科学论》(上海,现代书局,1931)、甘粕石介《艺术学新论》(上海,辛垦书店,1936)、高冲阳造的《艺术学》(广东国民大学香港分校教材,1938)以及张泽厚《艺术学大纲》(上海,光华书局,1933)。西方在现代产生的艺术,从巴托到黑格尔,是以美为目的的,因此,艺术之学就是美学,何为美是一个哲学问题,因此美学又叫艺术哲学。20世纪初,以德苏瓦尔(Max Dessoir,1867—1947)为代表的一批德国学人,以及海特纳(Hermann Hettner, 1821—1882)、费德勒(Konad Fiedler, 1841—1895)、乌提兹(Emil Utitz, 1883—1956)、哈曼(Richard Hamann, 1879—1961)等,提出了“艺术科学”要把艺术与美学区别开来。美学以美为目的,要在本质上与社会拉开距离,但艺术除了以美为目的,还与社会有紧密关联。应该形成与美学不同的另一科学。这一艺术科学的运动,在西方文化的大氛围中,虽然影响很大,但在20世纪50年代,终于失败了,在法国、美国、德国明显地体现出来。(6)艺术学经过半个世纪的演化后失败了。法国学人二战前成立了“艺术和艺术学研究会”,后来又改名为“美学学会”。门罗(Thomas Munro, 1897—1974)在20世纪中期总结美学和艺术学走向时说,法国和美国的走向是抛弃德苏瓦尔的两重名称,把二者合为美学(参见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第218页)。韦尔施(Wolfgang Welsch, 1946—)在20世纪末期说,德语世界仍把美学限定在艺术范围里,自己提出让美学超出艺术的理念,遭到了学院派既有美学的拒斥(参见韦尔施:《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105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期,苏联影响占主导地位。苏联文化,一是从美学的角度来讲艺术,因此,艺术之学基本上变成了美学。二是苏联理论在艺术中最重文学,作为文论的литературоведение(文学科学,被中译为文艺学)占了主导地位,艺术各科相对于文学在学科上被分开,1952年进行了由西方学制变成苏联学制的院校大调整,各艺术院作为专科的地位突显出来,艺术作为创作专业和为政治服务被强调。民国时代主要来自德国影响的艺术学基本无人谈及。都转为从美学的角度来讲艺术,从1949年到1966年出版的书名中有“艺术”一词的著作,初步统计,马恩列斯5种加日丹诺夫1种,共6种;苏联学人4种加普列汉诺夫和托尔斯泰2种共6种;法美德学人有进步艺术思想的5种;中国学人9种。(7)这26种著作如下:马恩列斯5种加日丹诺夫1种共6种,即马克思、恩格斯《艺术的真实》(1949)、《斯大林论文学与艺术》(1958)、《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与共产主义》(1959)、里夫希茨编《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一至四册)(1960)、尼·伊·克鲁奇科娃编《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一至二册)(1960)、日丹诺夫《论文学艺术与哲学诸问题》(1949);苏联4种加普列汉诺夫和托尔斯泰2种共6种,即学习译丛编辑部编译《苏联文学艺术论文集》(1954)、布洛夫《艺术的审美实质》(1956)、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1958)、涅陀希文《艺术概论》(1958)、斯托洛维奇《现实和艺术中的审美》(1959)、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1962);法美德5种,即[法]泰勒(今译丹纳)《艺术哲学》(1949)、[美]哈拉普《艺术的社会根源》(1951)、[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1959)、[法]丹纳《艺术哲学》(1963)、[美]芬克斯担《艺术中的现实主义》(1964);中国学人9种,即周扬编《马克思主义与文艺》(1949)、岑家梧《中国艺术论集》(1949)、王亚平《从旧艺术到新艺术》(1949)、杨晦《文艺与社会》(1949)、王朝闻《新艺术创作论》(1950)、陈烟桥《艺术与社会》(1950)、王朝闻《新艺术论集》(1952)、蔡仪《现实主义艺术论》(1958)、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1960)。这26种著作中,皆无“艺术学”一词。可见从学术体系或曰知识体系来看,“艺术学”一词已无必要。艺术呢,在文艺共用时排在文之后,单独用时地位也低于文学。改革开放后,恢复高考、重建学术,教育体系开始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学科建设纳入制度轨道,艺术学一词重出。1980年,《国外社会科学》第4期发表苏联学人N·列弗希娜《社会学与艺术学》,1982年,同刊第12期又发表苏联学人A·齐西的《现代艺术学的若干方法论问题》。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关于学科体系的文件,构成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的三级学科体系。艺术学作为一级学科,下属在文学学科门类之中,正式作为一个学科出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学科体系之中。但这一体系中没有作为理论之学的艺术学的位置。不过艺术学这一名称毕竟出现在学科体系之中,意义重大。在这一基础上,中国学人以“艺术学”为语汇且意在建立理论之学的文章产生出来:吴火《世界艺术与美学》第三辑中发表《美学 艺术学 艺术科学》(1984)、李心峰在《文艺研究》上发表《艺术学的构想》(1988)。李心峰的文章作为西方艺术科学和民国时期艺术学的遗响,还把文学包含在艺术学之中。但艺术学主要是在学科体系中出现的。而且1990年第二次学科目录一级学科艺术学中20个二级学科,但没有作为理论的“学”在其中。当艺术观念的演进主要以学科体制的方式为标志之时,学人的运思是在学科体系的框架内进行的。在张道一的努力下,1994年,东南大学成立艺术学系,1995年他主编《艺术学研究》丛刊,并在第一辑上发表自己写的《应该建立艺术学》。这里要建立作为理论的艺术学,是一种在艺术学一级学科下面的理论学科。张道一的努力在1997年第三次学科目录中成为现实,在艺术学一级学科下面有了作为理论的艺术学。但学科目录中作为理论的二级学科艺术学与其他7个艺术门类(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并列,明显地把艺术学的思考范围纳入到学科体系所规定的范围之中。这意味着什么呢?德国的作为艺术整体的艺术科学、民国时代宗白华和马采讲的作为艺术整体的艺术学,从1997年的学科目录开始,变成了与哲学中的美学二级学科和中国语言文学中的文艺学(即文学理论)二级学科并列的艺术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作为理论的二级学科艺术学,使作为学科的艺术学,在1997年的学科目录带来的大好形势下,进一步推进。2011年第四次学科目录,艺术学升级为学科门类,与文学学科门类并列,登上了学科体系的高位。在这一学科体系中,艺术实际上已经高于文学。文学学科门类下三个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语言学和新闻传播学都不是文学,文学在两个一级学科只占一半,而艺术学门类有五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和舞蹈学、戏剧和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除了设计学之外,其他艺术门类都完全属于艺术的。当然,在这一最后定型中,作为学术体系的艺术,被分割在不同的学科体系之中,要把文学门类中的文学,艺术门类中的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美术,再加上工学门类中的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和农学门类中的园艺学一级学科,加在一起,才构成学术体系中的艺术整体。在中国现代的艺术观念里,由此呈现了学科体系与学术体系有着相当程度不同乃至矛盾。这一矛盾在1997年的学科目录之后,有很多方面的体现,特别从“艺术(学)概论”的写作中体现出来。从改革开放后(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本《艺术概论》(艺术概论编写组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之后的绝大多数的艺术(学)概论(或原理或基础)著作,都是按照学术体系的艺术学写的,即把文学和建筑放在里面。其中影响最大的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四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也是如此。但由于有了学科体系,就有了按学科体系来编艺术概论的,当1997年的学科目录把艺术学一级学科分为除了理论之外的七个二级学科,王次炤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就是把这七个二级学科一一列出,完成其“基础知识”的结构。2011年新学科目录出来之后,艺术学门类如上所述有五个一级学科,于是有柴永柏、曹顺庆主编《艺术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把五个一级学科列出,形成以新学科目录相一致的“艺术整体结构”。学科体系上的这一现象,令人联想到上一节讲的中国文联因组织机构性质,以11个门类艺术构成自己的艺术学整体结构。当把多种不同的“艺术”整体结构进行比较之时,70年以来(还可上溯到中国现代性以来)中国艺术观念在概念迷宫中复杂演进,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四、作为学科的艺术学:中国与世界互动中的观念差异(8)本节国外作为学科的艺术学的数据资料皆来自李丕宇:《中外艺术类学科、专业目录的比较研究》,《艺术百家》2013年第2期。笔者根据本文的需要,加进了相关内容,对图表进行了重新制作。

在中国艺术观念的演进中,在由中国传统而来的“文艺”和由西方美学而来的“艺术”互动中,一个重大的转变就是:由学术体系的包括文学在内的艺术学,转向向学科体系的排斥文学之后的艺术学。这一转变之所以成功,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体系加强了与世界的互动,而世界大国的艺术学科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作为学科的艺术学如此这般的演进。在此且以美国、德国、俄罗斯的艺术学科体系为例。

先看美国。美国学科群分为三大类:学术类、应用类、职业技术类。懂得这一分类对于理解西方艺术学的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差异与关联尤为重要。作为学术整体的艺术学主要分布在学术中的文学各类和哲学中的美学,以及应用中的艺术学、建筑学、教育学(如艺术教育)这五种学科之中。

应用型中的艺术学(门类)共分9个一级学科:1.艺术(综合);2.工艺-民间艺术-手艺;3.舞蹈;4.设计与运用艺术;5.戏剧艺术;6.电影-电视-摄影;7.美术与相关艺术;8.音乐;9.艺术与跨学科。其艺术体系的构成见表1。

表1 美国艺术体系

从表1中可见,美国的艺术学科并非是(学术体系上的)艺术总体的,乃是作为艺术总体一部分、因学科体系需要而来的艺术学科。

再看德国。德国学科目录分为以学生学习专业为主和以教师的岗位设置为主两类。与中国相似的是学生学习类。其艺术学分为5个一级学科和33个二级学科。

有了美国的参照,可知作为学科的德国艺术学,主要是与学术型的美学和文学各类相区别的应用型艺术学科,同时按应用型的不同性质,分在三个应用型的科学中:艺术学;(工程科学门类下的)建筑学;(农学门类下的)园林建筑。作为学科的艺术学,只是艺术整体中的应用性艺术类别。其艺术的整体构成,见表2。

表2 德国艺术体系

最后看俄罗斯。2000年俄罗斯教育部发布了学科专业、方向目录,分三部分:一是培养学士、硕士的方向目录;二是培养文凭专家的专业目录;三是培养文凭专家的方向目录。三个目录在学科上有所重复交叉。俄罗斯的学科层级是门类和专业(或方向)两层,比较而言,就是没有中国三级学科体系中的“一级学科”,只有门类和二级学科,具体见表3。

这一学科分类方式虽然显得有点乱,但只要按古希腊和西方现代形成的艺术体系去辨析,就可寻出理路:人文-社会专业的“艺术学”属于艺术整体,但还要加上哲学中的“美学”和各类与语言紧密相关的“文学”。其次是各个门类艺术学科(包括与戏剧影视脚本写作的“文学制作”),然后是门类艺术与实际应用关系紧密以致技术成份甚重的学科(如“工业设计”和“文物保护”等)。

表3 俄罗斯艺术体系

美、德、俄三国作为学科的艺术学呈现如上的结构,有一个关键,是西方各国从追求世界现代性开始就把自己文化起源建立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的意大利上,把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建立在西方文化演进基础上的俄罗斯能理解这一点,而与西方传统不同的中国学人却较难明白。“艺术”一词,从文艺复兴时代形成现代词义并随历史演进不断完善之后,具有三层词义:其一是指绘画。虽然中世纪的教堂是建筑、雕塑、绘画的一体,但在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词义转变中,绘画引领了这一转变(这从阿尔伯蒂和达芬奇的画论中彰显出来)。就是说当中世纪的集天文学、几何学、匠人手艺等为一体的ars(艺术)转为现代性的以追求一种新型之美为目的的arti(艺术)之时,首先在绘画上完成了该词义的转变。因此,art(艺术)一词可以仅指具有新型艺术含义的绘画。这一使用至今到处出现。接着,当瓦萨里从理论上把新型艺术含义统一地给了建筑、雕塑、绘画之中,art(艺术)一词也可用来仅指由此三门艺术所构成的“造型艺术”。最后,当巴托把art(艺术)扩展到音乐、舞蹈、文学、戏剧之时,art(艺术)一词又成为概括各门类艺术为一体的艺术体系整体。总之,从词汇上讲,艺术一词从中世纪范围甚广的ars,到文艺复兴意大利的现代意义的Arti del Disegno,到由巴托和黑格尔定型的美的艺术(法beaus art、德文Schöne Hunst、英文fine art)。Art(艺术)的现代历史演进使之在现代学术体系上具有了三个层次的词义:绘画(小),造型艺术(中)、艺术整体(大)。当这一学术体系进入到学科体系之时,又增加了一个层次:低于大的艺术整体又高于中的造型艺术的作为学科体系中重在应用型的艺术学科,即美、德、俄三国学科分类表格中呈现出来的艺术。这样西方的艺术一词,在学术的知识体系中,具有四层含义:艺术(小)=绘画(小);艺术(低中)=造型艺术;艺术(高中)=艺术学科;艺术(大)=艺术整体。

知晓“艺术”一词的四种词义,就可以对中国艺术观念演进进行较为全面的理论思考了。

五、当前中国艺术观念:历史回望—现状分析—未来展望

有了前面四个场极的分析,可以知道当前中国艺术观念的基本来源和基本结构。以上四个具有极强功能衍射力的场极,一直对中国现代以来的艺术观念产生影响。中国传统艺术体系,形成了作为艺术整体的“文艺”一词以及相应的观念。西方现代以来的艺术观念,形成了美学(艺术哲学),产生了作为艺术整体的“艺术”一词以及相应的观念。艺术作为教育体制中的学科,按学科规律形成了不同于学术体系的新的艺术分类方式。由此形成了作为学科的“艺术学”以及相应观念。世界大国的学科体系和中国由传统而来的由文学艺术构成“文艺”观念,都助促了中国作为学科的艺术学观念的形成。

要对在这四个场极的复杂互动中的现代中国艺术观念的演进,作一初步的归纳,试可呈现如下。

第一,由中国传统形成的“文艺”与由西方美学(艺术哲学)形成的作为整体的艺术,从一开始就可以换用,这是一直贯穿中国艺术观念演进全部进程的总特点之一。“文艺”体现在现代以来的系列机构名称(全国和各省市的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系列的著名刊物(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中国文艺评论》等)与大量与之相连的论著中(如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艺术”一词体现在由大量的西方和苏俄的美学资源、以及中国现代学人按照这一巨大的资料体写出的论著中。在这一层级上,“文艺”和“艺术”都指艺术整体。二词的一致和矛盾本身就体现了中国现代艺术观念演进的复杂特性和特有现象。理解了就可以不为所惑而反为所用,中国文化的“特点”正是在这里透出。

第二,美学(艺术哲学)主导了自现代以来一直到1997年作为理论的艺术学进入国家级的学科目录。只是民国时期是西方美学观念占主导地位,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成为著名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是苏联美学占主导地位,李泽厚、(转学马列后的)朱光潜、蔡仪等可为代表。改革开放的80年代,西方美学渐成主流,转到康德主体性和荣格集体无意识的李泽厚成为著名人物。

第三,艺术学,在民国以学术体系的方式出现,影响不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期完全隐退,在改革开放后重新出场,在教育改革的学科建设中成为作为学科的艺术学。从宗白华的讲稿提纲和马采的论文,到李心峰论文和张道一的论文,呈出艺术学一词从学术体系到学科体系的转变。最主要的是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四次学科目录代表的三次演进,1983年,艺术学正式进入学科目录,1990年,艺术学在学科目录进一步优化自身的学科结构,1997年,作为理论的艺术学正式进入学科目录,2011年,艺术学升级为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这四次学科目录的不断修订,不仅标志艺术学在制度层面的一次次提升,而且每次都影响和冲击了整个学界,特别是艺术学的升级门类,使艺术观念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当然,作为学科的艺术学,一方面在学科体系中上升,另一方面又在学术体系中下降,不是学术体系中的艺术整体,而只是艺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从理论上知晓这一点,对于分析当前艺术观念的现状和展望未来,尤为重要。

从上面讲的由四个场极的复杂互动,对中国正在演进中的艺术观念,作一概念和结构的分析,中国当前的艺术整体可分为四层结构(见图1)。

图1 中国艺术体系

如图1所示,当代中国的“艺术”可分为三个层次:大的“艺术”等于“文艺”,中的艺术包括作为学科的艺术学中的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和非艺术学科中的艺术(文学、建筑、园林)。括号中的属于艺术学学科和非艺术学学科的各门类艺术也可称为小的艺术。

如图1所示:当下中国的艺术观念,在结构上是很清楚的,在概念和用语上却非常绞缠,但只要理解了这一结构,概念和用语上的绞缠就不影响理性上的理解。但结构的明晰同时要求着概念和语用的明晰。中国的当下和未来的艺术研究,怎样才能找到既符合艺术的客观实际,又符合逻辑的语用规律,并使中国的艺术观念得到逻辑而明晰表述的概念和语用系统呢?

猜你喜欢
门类文艺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1942,文艺之春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千奇百怪的动物
健康观念治疗
□文艺范
展览后记 跨越艺术门类的西部陶艺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作战门类出版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