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戏剧与影视学学科70年发展纵览

2019-03-19 13:44胡智锋何昶成
关键词:影视广播电视戏剧

胡智锋 何昶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戏剧与影视学学科70年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起步探索阶段,二是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的延伸发展阶段,三是21世纪以来包括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变成一级学科后的全面推进阶段。每个阶段都因为不同的时代背景而体现出各自的特点,也都有各自的成就与问题,本文就此作一简要阐述。

一、起步探索阶段(1949—1977)

本阶段,新中国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正式起步并开始了重要的探索。学科教育主要是以专科、本科层次为主,其主要特点是以苏联为师,按照相对应学科即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学科中的工种来进行学科布局与专业设置,并分别开展建设,这就有了以中央戏剧学院(1949年创办)为代表的戏剧戏曲学编剧、导演、演出、舞美等主要专业;以北京电影学院(前身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后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改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为代表的电影学编剧、导演、摄像、美术等主要专业;以北京广播学院(前身为1954年创办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8年更名为北京广播专科学校,1959年更名为北京广播学院,2017年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的广播电视艺术学新闻、外语、无线电等三大学系所延伸出的新闻采编、文艺编辑、电视摄影、播音等专业。[1-3]

可以说,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夕,整个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专业设置都是在专业领域细分下按照具体工种来做的专业规划,与欧美综合性院校的设置不同,更多是以苏联为师,形成了直接面对行业应用、直接服务行业需求的特点,快速为所对应的戏剧戏曲、电影与广播电视行业培养了一批急需的人才。虽然文革期间大部分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教育陷于瘫痪,但部分大、中专学校及进修班等仍继续招生,共同支撑起整个行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一)主要成就

以专业领域的划分进行院校规划,以工种行当的区分进行专业设置,为这个阶段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本阶段初步建立起新中国的戏剧戏曲、电影和广播电视艺术的教育体系,使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得以初步实现,师资队伍、学术理论、实践服务等平台也初步建立。除上述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广播学院三所典型的院校外,还有一部分院校也开始了戏剧与影视教育的初步构建,如南京艺术学院等综合性艺术院校、南京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也启动了一些与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艺术相关的教育活动,尽管这些都还没有达到足够的数量和规模,但也为后来戏剧与影视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2.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本阶段人才培养整体上呈现出专业化、职业化的特点,即直接面向院、团等,为行业一线提供后备人才。如戏剧戏曲教育直接面对戏剧戏曲院、团,培养了编剧、乐队、演员、舞台美工等专业人才;电影教育则直接面对电影制片厂,培养了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录音、美工等专业人才;广播电视艺术教育则直接面对广播电视媒体,培养了编辑、记者、导演、播音员等专业人才。本阶段的戏剧与影视教育是直接服务于行业需要、服务于一线职业需要的,为行业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为支撑新中国社会主义戏剧与影视行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3.学术研究框架初设

本阶段初步搭设了新中国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其突出特点是以苏联为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在此基础上,开启了相关学术研究,如在戏剧戏曲领域开展了有关戏剧史、戏曲史、舞台美术等方面的研究,在电影学领域开始了有关电视理论、电影史等方面的探索。而本阶段广播电视艺术学领域的发展更多是以培养专业、行业人才为主,重量级学术成果相对较少,但从整体上看也有了初步的积累,如关于广播史论、广播理论、电视史论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均有呈现。尽管本阶段属构建学术研究框架的发轫之时,但为新中国戏剧与影视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问题与不足

受所处时代影响,本阶段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发展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功能较为单一

本阶段,在与戏剧与影视等相关联的艺术创作中,都过度强调意识形态功能,相对应的戏剧与影视教育也不例外——在课程教材、师资人才、学术研究、实践创作等内容规划与设计上,特别强调直接为政治服务,从而把宣传意识形态的功能放大到极致,而对于戏剧影视的审美与娱乐等功能则重视不够,学科本身的本体性、专业性相对被忽略和弱化,因此,学科功能较为单一。

2.体系较为狭窄

本阶段的戏剧与影视教育培养体系相对狭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内容设计上,功能性内容主要是以宣传、教化性的内容为主,而专业性内容占比相对偏低;第二,戏剧与影视专业和学科涉及到技术、艺术、人文等多个方面,但只有少数几所专业性的院校有设置,而少有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等院校参与;第三,学科人才培养聚焦于领域、工种,虽然这有利于相对应行业发展的专业化,但也限制了本学科所应具备文化与学术的广度与厚度。

3.成果较为浅表

本阶段的学术研究不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都相对不足,许多领域还处于空白,代表学科水准的影响力大的成果相对较少,加上部分专业有局部时间的停办,整体而言,戏剧与影视专业的学术发展还处于较为浅表的层次。

二、延伸发展阶段(1978—200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本阶段的学科发展体现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特别突出的是开始转向向西方学习,从办学模式到师资队伍到人才培养理念再到课程专业设置,也包括学术理论成果的引进、师资的引进,等等,全面学习西方成为了这个时期学科建设的显著特征。

(一)主要成就

本阶段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规模扩大与层次提升

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整体规模和层次都有了快速的提升与扩张。除了代表性的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三所院校外,其他专业院校、综合性大学等也开启了戏剧与影视学的教育。从学科目录和专业调整来看,这个阶段的学科发展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调整:1980年,艺术学下设5类一级学科(分别是音乐、美术及工艺美术、戏剧戏曲、电影、舞蹈类),39个专业;1993年,艺术学学科在专业目录修订中成为文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专业42个;1998年艺术学作为文学的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凝练到20个。[4]戏剧戏曲学方面,南京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陆续增设了戏剧戏曲学博士点,部分大学也相继成立了戏剧学研究所,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发展积累了更深厚的科研力量。电影学学科方面,1983年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提出了“让电影走进大学讲坛”口号,倡议电影教育要从“一”到“多”,即要从单一的专业、艺术院校开始面向更多院校的共同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师资培训,电影学学科从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广播学院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专业学院拓展到了全国50余家高校,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电影课程与开启了电影教育。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方面,1992年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异军突起,广播电视艺术类专业如媒体策划、电视节目制作等专业开始增加,随着中国高校影视学会“让电视进入大学课堂”“让纪录片走进大学校园”等口号的相继提出,各式各样的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等也开始设立与广播电视艺术相关联的课程,规模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学科层次上,呈现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发展的态势。就戏剧戏曲学学科的发展来看,中国戏曲学院于197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1996年承办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中央戏剧学院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硕士、博士点的建立,等等,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学科人才的培养层次;从电影学学科的发展来看,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得到确立并开始延伸,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等高校和机构相继成功申报中国电影学学科博士点,各高校的电影学硕士点也相继获批,学科的人才培养层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发展来看,1980年开始,北京广播学院的播音、电视、文艺编辑等专业变成了独立的系科,到1990年代中期,广播电视艺术以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依托,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广播电视艺术学作为独立学科成功获批硕士点、博士点。

2.理论引进与创新探索

本阶段学科理论开始了对西方的引进与消化吸收,具体体现在对欧美现代派戏剧理论、欧美现代电影理论、当代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等的引进及探索。

具体而言,在戏剧戏曲学学科方面,如引入了西方现代派戏剧理论,特别是现代主义、表现主义、荒诞派等戏剧学说的观点,既应用于舞台实践,也应用于学科专业和戏剧教育。当然,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也促进了本阶段中国先锋戏剧艺术的蓬勃发展;在电影学方面,摆脱了过往以苏联为师的依赖,通过对西方的借鉴学习,相继提出诸如“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等观点,当然也包括对电影观念及其本体论的创新探索,等等,可以说这些对该时期中国电影艺术的学科理论建设、实践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广播电视艺术学方面,伴随西方传播学的引入,相关的电视理论和学说开始大量引进,如纪实类、栏目类、谈话类、直播类、游戏娱乐类等新的节目样式的引进,也带来了观念的引入,也推动了包括中国电视艺术史、电视美学、电视批评等学科领域的理论创新与探索,等等。对学科建设来讲,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发展包括前面所提及的戏剧戏曲学、电影学等学科的创新发展,都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3.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

本阶段的主要成就也体现在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方面,具体有以下三点。

一是办学理念的调整。本阶段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办学理念更加开放,不仅面向专业人才的培养,还面向更多非专业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目标从相对狭窄的专业目标,走向了更加多元,如对学科素养的培养等。二是人才培养的渠道和平台更加丰富多元。原来只有少数的专业院校开设了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相关专业,本阶段包括综合类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理工类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师范类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都开设了戏剧与影视学相关的专业或课程。三是人才培养的专业和学科更加丰富多样。在原来内容生产的相关专业、工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管理类、产业类、经营类等综合性专业,设置了诸如电影制片、电影管理等专业,此外还有戏剧美学、电影美学、广播电视艺术美学等学科的构建,深化了学科的内涵。

可以说,这个阶段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更多地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开启了多样化的探索。由于办学理念的日益开放,人才和渠道的日益多元,专业数量和学科科目也更加丰富,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本阶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问题与不足

从本阶段学科发展的状况来看,问题与不足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师资队伍结构相对封闭单一

改革开放后,学科层次得到了提升,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20世纪80、90年代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学术训练,学历层次有了明显的提升,但由于生源比较单一,大多数人从本科到博士都在本校就读,而且大多是师傅带徒弟、徒弟再带徒弟的模式,整体来看,形成了较为封闭、单一的状态。

2.学术研究过于偏好西方

本阶段有较多的学术理论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西方,包括核心概念、模式和方法等都直接移植于西方,或直接以西方的模式为标准,甚至出现了“言必称西方”的情况,这就使得其时的学术研究呈现出过度偏好西方甚至食洋不化的状况,而对自身本土化的经验和传统则相对忽略,缺乏足够的梳理和传承。

3.行业实践出现脱节

主要体现在学科理论与行业实践之间出现了脱节。由于本阶段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理论的话语大多来自于西方,而对于中国戏剧与影视行业发展的实际就缺乏比较有利和有效的解读,就导致戏剧与影视学学术理论和戏剧与影视行业实践之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脱节情形,相互关联行业之间也出现了较为疏远的状态。

三、全面推进阶段(2001至今)

21世纪以来,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发展有三个标志性的事件:一是被列入国家重点学科;二是学科升级,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三是入选第四轮学科评估与双一流建设名单。具体来看,在2001年第二次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中的广播电视艺术学成功通过答辩,被列入了国家重点学科目录,这对整个学科的发展及专业地位的提升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突破;在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修订、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艺术学科升格为第13个学科门类,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三个二级学科被整合成独立的一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2017年,教育部公布了戏剧与影视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荣列“A+”名单,同年,教育部公布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有三所院校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荣列在内,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5-8]

由此看来,戏剧与影视学在这个阶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第一阶段以苏联为师、以领域和工种为依据办学,到第二阶段以欧美为师,学习西方的戏剧与影视理念和模式,再到21世纪以来,整合了专业的教学资源,积极丰富学科内涵,开始探索中国特色即具有本土特点的学科发展模式和体系,全面推进自身的发展。

(一)主要成就

从设置重点学科到学科升级再到学科评估与一流学科的建设,这些都体现出中国特色学科建设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戏剧与影视学在这个进程中的主要成就有五个方面。

1.新学科体系的建构

本阶段首要的成就体现为新学科体系的建构,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一是升级。戏剧与影视学升格为一级学科,在国家学科建设当中的层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原本学科体系的建构中,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学都是作为二级学科存在,而学科的整体升级,新的一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的诞生,意味着本学科在国家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其意义和价值都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二是充实。通过整合,将原有的二级学科进行同类合并,因为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都是综合艺术、视听艺术,具有相当的共性,将其整合在一起,使得学科的内涵更加丰富、充实、饱满。

三是开放。把所有涉及到视、听等相关联的元素整合在一起,同时在本科和研究生学科目录中留出了足够的发展空间,比如说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艺术等也出现在其他学科(主要指硕士、博士培养层次)以及专业(主要指本科培养层次)的学科目录中,作为综合的呈现,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也为学科的创新发展开辟了较大的空间。

2.新教育格局的形成

21世纪以来,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按照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教育的规律性和独特性,形成了一种全方位、多维度的学科格局。从学科的办学规模、层次、水平等各方面都呈现出不断提升的态势来看,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国际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框架,尤其是在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后,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由原来的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整合成了新一级学科,这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形成了一个由综合性大学、专业院校和民办院校三足鼎立的办学格局——综合性大学以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为代表,北京师范大学的模式就是依托综合性大学综合学科的优势,强调人文性、综合性、复合性的办学理念,培养有深厚文化底蕴、综合学科素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专业性院校以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专业院校为代表,其特点主要在于强调“精”与“专”,以引领行业、服务一线的需求来培养人才;民办院校在新时代中快速崛起,如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河北传媒学院、武汉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燕京理工学院(前身为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等,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激情与活力。可以说,民办学校的特点就在于适应本学科行业发展的一些特殊需求,从中去寻找行业发展的空白点,从而填补人才培养的空档,比如说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开设的无人机专业,就是一个空前的创新,而一般老牌院校则难以搭建如此专业的平台,这将大大提升学科专业教学和创新的空间。

传统的专业类院校、综合性大学以及民办高校,为戏剧与影视学的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同时,伴随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办学理念也置于国际化的视野下,我们在面向国际、面向世界,在与全球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教育的比对中,凝练出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在国家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中植入中国文化土壤,依托中国国情、服务中国现实的学科格局。

3.新人才培养的推进

21世纪以来,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具备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呈现出全面铺开的态势,具体体现在纵向体系构建与横向实践创新两个方面。

从纵向体系的构建上看,随着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规格层次的日益提升,从事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培养的院校越来越多,学习戏剧与影视学或其分支学科专业的学生也不断增加,各学科授予单位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办下发的《关于按〈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进行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的通知》,积极对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做相关的调整,学术人才(BA-MA-PHD)和专业人才(BFA-MFA)两套较为完善的、具备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渐显现。[9]

从横向实践的创新上看,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注重与产业的联系与结合,通过项目研究、会议研讨、论文呈现等方式,针对当下戏剧与影视产业状况,开展内容生产、项目运作、产业运营等不同维度的探索,为影视生产提供了大量有理有据、有意义的学术理论,为培养学术型、专业型人才发力;同时,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紧密与社会、政企单位合作,协力共建实践、实习基地,如举办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等等,为培养实践型、服务型人才助力。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国内外交流活动,比如参与国内外的大型戏剧、电影、电视节以及国内外的各种巡演活动,等等,为培养国际型、传播型人才而努力。

从纵向体系的构建与横向实践的创新的观照中可以发现,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21世纪以来的人才培养中极具中国特色:一方面,为本土学生提供了较为专业的培养方案;另一方面,推进了学科理论与实践的联合与创新,为国家、社会、行业输送了高、精、专的人才。

4.新学术研究的展开

新学术研究的展开主要体现为理论的创新和新型分支学科的日益活跃。进入21世纪以来,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理论研究进入新时期,一方面,理论研究队伍扩大,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机构如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其理论研究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补充、完善、创新,一批又一批的科研成果在期刊、报纸、书籍等均有呈现;另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对课题研究的支持,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逐渐增加对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立项,到专门设立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单列项目,等等,为繁荣艺术事业,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发展予以了巨大的支持。

随着学科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数目的不断增长,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中新型原创分支专业如戏剧文化生态研究、比较戏剧学、电影产业、电影管理、传播艺术学、传媒艺术学等不断推出,在部分领域中还取得了重大突破。正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不仅大大丰富了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研究范畴,还积极推动了中国戏剧与影视理论研究的发展创新,使戏剧与影视学作为一门学科更具生命力。

5.新的功能和责任担当

21世纪以来,伴随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并体现出了新的功能,同时也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当下,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越来越重视国际化的发展,在自身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也关注到其他国家、地区对于本学科建设发展的独特经验,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在教育方面所具备的丰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所形成的颇具特色的、完整的学科体系。这个时期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一方面有机会去学习、探索海外的发展理念与经验;另一方面,随着受关注度的日益提升,在国际语境下所展现国家形象的机会也日益增多。面对当下全球化的形势和国际环境,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也有责任重视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传播力的提升,注重与文化、产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结合,如由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开启的文化体验与影像创作实践项目——“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就是为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等助力,为社会发展所做的责任担当。

可以说,中国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面向国际、面向世界的语境中,逐渐凝练出一种自己的而且具备中国特色的,并且在国家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中植入中国文化土壤,依托中国国情、服务中国现实的学科体系,但与此同时,伴随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中国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也兼具服务国际社会、提升国家国际影响力的新责任,这是体现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新时代的价值所在。

(二)问题与不足

21世纪以来,随着受关注程度的提升,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体系格局、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等方面呈现出积极的改善、创新,但同时也仍存在着相关的不足与问题。

1.学科设置不尽规范统一

尽管戏剧与影视学在2011年升格为一级学科,但其学科建制仍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一方面,专业所在的学院名称可谓“五花八门”——如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中,很多专业如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主持与艺术、影视摄影等常设在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中。另一方面,专业名称“应有尽有”,如综合性大学更偏向于宏大、宽广的专业命名——以广播电视编导、电影学、戏剧学等偏多;又如专业性院校更偏向于细化的专业命名——以摄影、表演、录音等专业名称偏多。可见,学校不同、专业不一,这在学科体制的建设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无疑是不利于学科的自我认同,而如何建立相对统一的学科体制,乃是21世纪以来尤其是当下所亟需突破的首要问题。

2.师资队伍整体质量不高

21世纪以来,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师资队伍开始有所扩大,师资水平也有所提升,但相比于其他学科门类而言,仍呈现出体量不足、质量不高的情况。一方面,师资队伍体量不足,虽然我国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本科教学点约700所学校,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6所学校,相关联的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等博士点约40余所学校,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约70所学校,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播音主持艺术学等专业则覆盖至少上百所高校,但实际上拥有专业背景的教师比例相对不高,很多学位点存在着从相关学科“借人”的这样一种拼凑状况;另一方面,师资队伍质量不高,正教授和拥有博士学位的师资占比相对较低,高端知名专家更是相当紧缺,目前该学科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仅1人,与邻近拥有6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新闻传播学学科相比,差距则有目共睹。可见,21世纪以来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师资队伍水平与质量均存在着较大不足,发展速度还相对较慢,这需要我们发力追赶。

3.学术水平与文化创新有待提升

21世纪以来,学科的理论成果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其在服务国家、行业以及学科本身的能力仍有限,相对有价值的战略性咨询、有作用的应用性对策、有意义的实践性创新等仍屈指可数,特别在全球化的当下,具备中国特色同时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相对短缺,以实践替代科研学术、脱离学科实际做空泛的一般性玄理研究等现象时有出现,学术不端等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

当下,随着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其在国际视野中的文化创新方面也值得我们关注。虽然我们形成了一套极具特色的、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并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但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传播力提升的需求相比,其所扮演的角色还未能完全“入戏”,其所发挥的作用还未能完全“彰显”,如在该专业的很多国际交流活动中,对中华文化所延伸的民族精神、价值观等表达与阐释仍处于表层嵌套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还较为欠缺,仍需要继续梳理、探索。

纵览新中国戏剧与影视学学科70年的发展,从起步探索到延伸发展再到全面推进,不仅包括了从专业培训班到专科教育再到本、硕、博等办学层次的拓展,还呈现出从专业化到大众化再到国际化的多元特征。当下,“双一流”建设吹响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集结号,对于刚整合成一级学科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而言,虽说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但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内部整合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建构还远未完备,而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在激烈的竞争语境下,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仍值得我们去关注、深思、研究。

猜你喜欢
影视广播电视戏剧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
影视风起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