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玉 张青飞
白水县位于陕西东北部,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为县,因境内有白水河而得名,今属陕西渭南市。仓颉庙位于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史官镇北,为纪念“文字始祖”仓颉而建。在全国现存纪念仓颉的16处庙宇中,白水仓颉庙是目前所知建立最早且唯一有戏台的庙宇。庙内对台戏楼保存完好,是古代祀神演剧传统的重要文物遗留。《陕西省戏剧志·渭南地区卷》(1994)、《中国戏曲志·陕西卷》(1995)曾著录,予以简略介绍,新近出版的《中国戏曲文物志·戏台卷》(2016)也仅给予简略介绍。(1)分别参见鱼讯《陕西省戏剧志·渭南地区卷》,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344页;《中国戏曲志·陕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年,第592页;车文明《中国戏曲文物志·戏台卷·陕西省》,太原:三晋出版社2016年,第588页。本文在实地考查的基础上,结合庙中现存碑刻与相关文献、民俗资料,对仓颉庙的修建历史、建筑布局、戏台形制及祭祀演剧进行初步考述,以揭示民间信仰与民间祭祀演剧之内在关联。
关于仓颉造字传说,最早见于战国文献。史书《世本·作篇》载:“沮诵、仓颉作书。沮诵、仓颉为黄帝左右史。”(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影印本,第113页。这是现知最早提及“仓颉作书”的记载。《荀子·解蔽》云:“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3)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43页。作为战国晚期著名学者,荀子认为古时有志于造字者不只一人,但仅仓颉一心一意专注于此,最终完成造字壮举而独传于后世。至战国末年,《吕氏春秋·君守》载:“奚仲作车,苍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4)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01页。将仓颉视为文字的独创人。这些战国文献记载多客观平实,逐渐将造字的知识产权归于仓颉一人,使“仓颉作书”成为共识。
至两汉时,关于仓颉造字的文献记载大量出现。西汉前期《淮南子·本经训》载“史皇生而能书”,称仓颉为“史皇”,抬高其名位;还为其身世披上一层神秘面纱,称其具生而知之的独异功能,生下即能创造文字;将仓颉造字功用与影响进行夸大与神化,指出仓颉造字惊天动地,以致“天雨粟,鬼夜哭”。(5)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571页。
西汉后期,随着作为神学思潮的谶纬之学兴起,仓颉神化倾向愈演愈烈。如纬书《春秋元命苞》载:“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侈哆,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及受《河图》绿字,于是穷天地之变化。仰观奎星曲圆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6)(清)李锴:《尚史》卷二十三引,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0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84页。称仓颉为“帝”,除“生而能书”,“天雨粟,鬼夜哭”外,愈加夸饰地加上了“龙乃潜藏”。还首次在外貌上将其神化,指明仓颉外貌为龙面大口,四目闪闪发光,甚为特殊。另一纬书《河图玉版》载:“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青文以授之。”(7)陈桥驿:《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63页。仓颉造字不再是“生而见鸟迹,知著书”,“取象鸟迹”,而是由灵龟授予,更添一道神秘色彩。
正是由于西汉纬书的夸饰渲染,曾是造字者之一的仓颉,一跃而被称为“帝”,名位被推高;外貌也不同凡人,而是“四目”,只有如此才具超人视力,便于将万物特征观察细致入微;造字过程及社会功用影响也相应被大肆渲染神化。随着对仓颉的神化,世人对其愈加钦慕敬仰与崇拜。至东汉桓帝延熹五年(162),今白水就已建仓颉庙,这是目前所知最早建立的仓颉庙。今西安碑林博物馆藏东汉延熹五年(162)立《仓颉庙碑》(8)据碑载:“衙令朔方临戎孙羡□郡□□从事,永寿二年历任朔方太守,上郡仇君察孝除郎中、太原阳曲长,延熹四年九月乙酉诏书迁衙令,五年正月到官,奉见刘明府立祠刊石。”由此知刻于延熹五年。可证。原碑立白水仓颉庙墓道旁,宋仁宗嘉祐庚子(1060)五月移后殿前檐下,1972年迁西安碑林。此碑历经沧桑,残损严重,复刻品今立仓颉庙。
碑载:“□流□刘君讳陶,字子奇,议立仓颉之祠以省察流德教于千里,而礼乐之,亲乃诹访国老而立之。”刘陶,《后汉书》卷五十七有传(9)(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列传第四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243页。,汉桓帝时以主管教化的侍御史身份视察德教,主持礼乐祭祀活动,在亲自走访调查后,倡议于白水建仓颉庙。之所以选择白水,与传说中仓颉“都于阳武,终葬衙之利乡亭”(10)(清)李锴:《尚史》卷二十三引,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04册,第384页。有关,符合古人“生于斯,葬于斯”的观念,同时也与刘陶当年“诹访国老”的实地调查密不可分。今庙西南约二十公里有阳武村,即仓颉出生地,利乡亭即今之史官镇,仓颉墓即位于此。
作为官方主导行为,白水仓颉庙建立意在针对东汉末年儒道陵替、纲纪废弛的乱象,通过祭祀仓颉以达“表章大圣之遗灵,以示来世之未生”之目的,引导世人重视尊崇文化。由此,仓颉庙的建立标志着仓颉崇拜得到官方正式认可。从《仓颉庙碑》左右侧与碑阴所记可知,东汉左冯翊所辖十三县中的十一县约六、七十位官吏参与捐款。当年庙貌虽不可见,但由此不难想见当年祠庙规模。
魏晋至隋唐五代,仓颉庙修建史料今不可考。至北宋初开宝八年(975),由于年久失修,仓颉庙进行殿宇重修,坟茔新建。今存当时所立《时大宋苍公碑》载:“今有邑众信士,维那司徒稹等,知神明而可托,惠眼遥观,红日处于长天,万像九州皆照,是以室投□□□,敢众力以扶持,遂坚心而应愿。”(11)(清)《钦定续通志》(嵇璜等撰,《四库全书》本)卷一六八“金石略二”载:“苍颉庙碑并碑阴,韩从训撰,韩文正书,行书,开宝八年,白水。”于此知其年代。碑高192.5厘米,宽68.5厘米,厚17.8厘米,额题“时大宋仓公碑”,现存碑廊。知此次重修由神庙管理总务的知事僧司徒稹等发起,将毁废神庙修葺一新。
入明后,正德六年(1511),由于“庙自建置之后,历岁年久,风剥雨浸,瓦裂椽朽,栋宇摧折,将毁圣象”(12)碑高285.9厘米,宽83.5厘米,厚16.5厘米,额题“重修圣苍公碑”,正德七年,现存碑廊。,于是史官村耆民陈继成为首组织众人出资募捐,重修正殿、神像,增建乐楼、两庑、献殿、三门,历时一年。八十余年后,至万历二十四年(1596),时任白水知县贾熙载主持重修,“不三月,自正殿暨庭台、暨厢房、暨各门楼等俱竣”。(13)碑高240厘米,宽68.1厘米,厚15.4厘米,额题“重修庙记”,万历二十四年,现存碑廊。崇祯八年(1635),白水知县张名世捐资修建钟鼓楼,仓颉庙“墙垣一新”,“雕栏星灿,画栋霞飞”。(14)碑高138.3厘米,宽64厘米,厚19.5厘米,无额题,崇祯八年,现存碑廊。
清代以来,对仓颉庙也多有重修。据嘉庆五年(1800)所立《官亭碑》载:“正室、飨堂,一改造于国朝康熙之二十五年,一重修于乾隆七年。”可知康熙二十五年(1686)与乾隆七年(1742)均曾重修。由于“历时既久,势就倾颓。居民欲修葺之,苦于无力,且不立良法,无为永远计”(15)碑高141.6厘米,宽65.3厘米,厚13.2厘米,额题“官亭碑”,嘉庆五年,现存碑廊。,在时任知县郑永江主持下,确立以举行社会所得香火钱作为修建维护之费,在制度上为仓颉庙修葺提供资金保障。
道光二十九年(1849),由于“历年久远,风雨漂摇,栋宇倾颓,金碧剥落。本社绅耆,每当春秋拜献之时,不胜触目伤心之感”而重修,始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农历三月,完工于咸丰三年(1853)农历十月,历时逾四年半。除重修“正殿、后殿暨演剧台、仪门、围墙”外,还“于东南创修砖窑二孔,庙西除地数亩”,更利于庙会祭祀活动。由碑文所列名单知,既有捐地捐粮者,又有捐钱者,多达三百余人,同时附近的里、村及商号也参与捐款。此次重修确实“事巨费繁,凡阅数年而告成”。(16)碑高148.9厘米,宽67.3厘米,厚8.6厘米,额题“万善同归,道光己酉桐月重修,咸丰癸丑阳月告竣”,咸丰七年,现存碑廊。
民国以来,对仓颉庙也多有修护。民国八年(1919),时任靖国军团长的赵子建因“偶谒圣庙,惜其制度狭小,捐钱千缗”而重修,除“补修殿宇”外,还“创立廊房,新增卷棚,添筑戏楼”。(17)碑高173.6厘米,宽64.9厘米,厚6.8厘米,额题“苍夫子碑”,民国八年,现存碑廊。民国二十八年(1939),因“围墙久年失修,半就废圮”,在时任国民政府赈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庆澜将军倡议捐资下重修。(18)碑高325厘米,宽81厘米,厚15厘米,额题“文化之祖”,民国二十八年,现存碑廊。新中国成立后,仓颉庙日益受到保护与维修,基本得以完好保存,1962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仓颉传说”传承基地。
仓颉庙坐北面南,东西宽约48米,南北长约140余米,南北长而东西短,后窄前宽,平面呈等腰梯形,面积约17亩。仓颉庙由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构成,格局完整。主体建筑由北向南,依次为墓园、寝殿、正殿、报厅、献殿、三门、照壁,地基由高到低,座落有致,层次分明。附属建筑自后而前,左右对称地分布于主体建筑两侧,依次为东西厢房、钟鼓楼、左右耳房、东西戏楼。(图1)
仓颉墓冢高4.5米,周长48米,传说汉已有此墓。1939年朱庆澜将军出资于墓周围建八棱砖砌花墙一圈,并撰对联镌墓冢东西门,颂扬仓颉造字泽福后世之功绩。东门为:画卦再开文字祖,结绳新创鸟虫书,横额:通德;西门为: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横额:类情。
寝殿始修年代不详,明三暗五,立柱内倾,通檩连接,呈宋元建筑风格。檐檩为蒿木中节,长约16.5米,粗约0.55米。蒿为本草类植物,春生秋枯,成此巨材,为一大奇迹。寝殿原供有仓颉像,泥胎粉身,今存为90年代重塑新像,四目四眉,冕服,持圭,为带有等级色彩的官员装束。(图2)据现存碑刻知北宋开宝八年(975)曾重建,此后明正德七年(1512)、万历二十四年(1697)、康熙二十五年(1686)、嘉庆五年(1800)、道光二十九年(1849)曾翻修。四壁残存清代彩绘壁画17幅,内容为黄帝与仓颉各自的传说故事之类。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历代拜祭仓颉之所。始建年月不详,从碑记知明正德七年(1512)、万历二十四年(1697)、清乾隆七年(1742)、嘉庆五年(1800)、道光二十九年(1849)曾翻修。殿内曾有壁画,东墙为《滕王阁序》,西墙为《桃花源诗》,北墙两侧为《白水八景》,惜脱落不存。正殿东西各有厢房,万历二十四年(1697)曾重修。
报厅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民国八年曾翻修。结构为卷棚顶,用拱顶代大梁,为庙会拜祭者报道处。东西壁各有壁画一幅,分别为《自力更生图》与《知足常乐图》。壁下各有小门,方便出入。报厅东西有钟鼓楼,据《仓圣庙创建钟鼓楼碑记》知建于崇祯八年(1635),皆为单檐歇山顶式结构。修建时为保护古柏,钟鼓楼并不完全对称。
献殿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为庑殿式结构,台基高1.2米,长11.2米,宽8.5米,高4.2米,南北不设封墙,左右两侧各有耳房一间。(图3)正德七年(1512)《重修仓颉庙碑》载:“梁其时祀,而献殿创焉。”可知献殿为摆放供品举行祭祀仪式之所。此殿正对戏楼,在祭祀结束后,常作为乡绅贵宾或妇女儿童的看戏之所。(19)关于献殿的具体功能,可参看车文明《神庙献殿源流》,《古建园林技术》2005年第1期。
庙门为三个门洞,当地人称“三门”,是庙内唯一叠式建筑,为壮庙仪、扬庙威而建。据《重修仓颉庙碑记》知竣工于明正德七年(1512),道光二十九年(1849)、民国八年曾重修。上有厅房,为达官贵人揽胜之所,也是庙会时执事观察庙内外的制高点。照壁正对三门,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民国八年曾重建。照壁中部有一小神龛,是乡民祭祀时敬献贡品、插置香烛之处。
东西戏台位于三门两侧,皆座南面北,并列于一条线上,是一对镜框式对台戏台。二者间距15.2米,左右对称,台口正对献殿,距献殿约18.4米。据统计今存古代对台戏台约10余座,如山西芮城刘堡村药王庙二连台、万荣庙前村后土祠品字台、介休关帝庙三连台,皆为对台建筑实物。作为保存完好的对台戏台,仓颉庙戏台文物价值至为重要。
今存明正德七年(1512)《重修仓颉庙碑》载:“增其乐楼,使降神之有趋止。”此“乐楼”,指的便是戏台,为明代对戏台较常见的一种称呼,反映了明人将俗乐戏曲纳入礼之“乐”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抬高了对戏曲之认识。(20)可参见冯俊杰《明王玹〈重修乐楼之记〉碑的文化内涵》,《戏剧》1998年第2期。据此可知仓颉庙最晚于正德七年(1512)就已建戏台,这是目前所知白水仓颉庙最早建有戏台的记载。仓颉庙“增其乐楼”这一记载,并非特例(21)廖奔:《中国戏剧图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98页。,与宋元以来神庙日益高涨的祭祀演剧需求有关。
现存东戏台创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重修于清嘉庆二年(1797)四月七日(22)创建年代据碑刻,重修年代据台上屏风所题字迹。。台基式建筑,硬山顶,琉璃筒瓦覆盖。台基高出地面1.56米,台面通宽7.8米,深8.6米,台高4.61米。檐柱四根,将台面分作三间,中柱四根,将进深分作两间。前台称大三间,进深5.5米,后台称小三间,进深3.1米。前檐柱上托大额枋、栏额枋和挑檐枋。枋上施有一踩单昂斗拱,枋下虎头雀替对出。台中有木屏风相隔,屏风上端横板有楷体小字,漫漶不清。两边置上下场门。东侧山墙靠后有一小门,高1.7米,宽0.7米,便于后台人出入。前台两侧有八字影壁,长约2.8米,可增强声音传播效果。(图4)
西戏台据说创建于永乐三年(1405)(23)被采访人郭楼仓,男,70岁,退休后工作于仓颉庙中,笔者2019年1月6日于庙中采访。,重修于清咸丰六年(1856)。台基式建筑,硬山顶,琉璃筒瓦覆盖,建筑样式与东台相似。台基高出地面1.45米,台面通宽7.3米,深8.5米,台高4.65米。前台进深5.24米,后台进深3.26米。前台两侧有八字影壁,长约2.1米。(图5)
仓颉庙东西戏台皆有楹联,残缺不全。此联为民国八年维修时由今澄城县曹琼堂用欧体书写。东台外联为:载治乱知兴衰遥想昔日事业蒙创鸟章而开化方汤历□□□,寓褒贬别善恶试看当局妆演非易结绳以为书契□□□□□;内联为:画栋雕梁响遏洛阴云雨,鸢飞凤舞钟毓龙阳杰灵;横额:飞凤家。西台外联为:闻弦歌之声郁郁荡荡借衣冠描出四室儒教,见羽旄之美济济跄跄因干戈□□□□□□;内联为:下里巴人四目顾视,阳春白雪六书衍传;横额:衎神楼。
东西戏台虽是一对并台,但并非同时而是先后建立。当地人将其形成缘由归结附会于仓颉“四目”之独异样貌,认为仓颉有四目,可两只眼睛看东台的戏,两只眼睛看西台的戏。仓颉“四目”之相的说法始于西汉后期纬书《春秋元命苞》,一直沿袭至元明清。(24)陆锡兴:《仓颉解谜》,《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4年第1期。东汉延熹五年(162)所立《仓颉庙碑》载:“仓颉,天生德于大圣,四目灵光,为百王作书,以传万嗣。”仓颉之所以有“四目”,是因为其造字非常人所能,只有“四目灵光”,才可通于神明而完成造字壮举。(25)可参看钟年《“仓颉四目”试解》,《文献》1999年第3期。当地人的这一附会解释,其实是将仓颉传说与崇拜投射至戏台修建上。质言之,对台形成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明清以降伴随庙会日益盛大而来的戏曲演出繁盛。
作为历史传说的造字伟人,仓颉被崇拜与祭祀,实质是中华民族汉字与文化崇拜情结的体现。据今考古发掘扬州西汉初年吴王家族刘毋智墓,曾出土一陶制熏炉,炉壁墨书“苍颉”二字。(26)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苏扬州西汉刘毋智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3期。此炉为祭祀仓颉的礼器,由此可推测西汉已有仓颉祭祀。东汉延熹五年(162)所立《仓颉庙碑》载:“选有德圣裔,以主之,黍稷稻粱洁齐之,择良辰荐祀,告亡灵,遂复民五家。”可知,在建庙后,曾择取五家有德行的仓颉后裔主持祭祀,准备齐全祭品与选择良辰,免除其赋税徭役,只是未点明具体日期。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官方与民间对土地神祭祀颇重视,常定期举行赛社。约从明开始,由于社神祭祀泛化,社神外其他神灵祭祀被纳入赛社。万历二十四年(1697)立《重修庙记》云:“第风雨侵于岁时之久,完者坍,竖者倾,致彼春秋祀典,倏举之城北,旋移之城南。”由此知,仓颉庙曾是举行“春秋祀典”赛社之处。嘉庆五年(1800)所立《官亭碑》载:“圣庙每岁春秋两祀,由来久矣。”可见春秋祭祀仓颉由来已久,正如咸丰七年(1857)《重修圣庙碑记》载:“春秋祭祀,已有定式。”因而可知,每年春秋祭祀仓颉,正源于春祈秋报之赛社传统。
明清以降,仓颉祭祀往往于每年春秋举行。乾隆十九年(1755)《白水县志》载:“岁春秋仲月祀,乡民以清明日祀。”(27)(清)梁善长:《白水县志》卷二“庙祠”,清乾隆十九年刻本。可知官方祭祀仓颉于春秋赛社之时,而民间则选择在清明。嘉庆五年(1800)《官亭碑》载:“以谷雨、小满为期,举方正老成者领其事。”将“每岁春秋两祀,由来久矣”的祭祀改在谷雨、小满。至道光十二年(1832)立《圣庙记地暨经税碑文》载:“再谷雨、小满两会税银,备庙内香火第不定,夫经理之人,税用必至蒙混。今合社同议,将地之界畔亩数树之以石。两会收税之人,即属清明接赛之人,随社轮流。”(28)碑高159.8厘米,宽65.4厘米,厚9.7厘米,额题“皇清”,道光十二年,现存碑廊。可知此时每年有清明、谷雨、小满三次祭祀。至民国八年《重修圣庙增补碑记》云:“厨房之北,公馆在焉,每年谷雨赛社,为官员沐浴更衣之所。”大致可确定,民国初年,仅谷雨为仓颉庙会祭祀时间。此点可证之以民国八年《合社碑记》:“即如圣庙,本为春秋祭祀而建,迨其后遂有清明演戏之举。行之既久,乃移清明于谷雨。”(29)碑高146.9厘米,宽62厘米,厚8.4厘米,额题“合社碑记”,民国八年,现存碑廊。综上可见,清中叶前仓颉祭祀往往是春秋举行,至清中叶于清明、谷雨、小满举行,民国初年定为谷雨,一直延续至今。
之所以于每年谷雨举行祭祀,是因为仓颉造字惊动天地,以致出现“天雨粟,鬼夜哭”的异象。此说最早见于《淮南子·本经训》(30)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571页。,其实是表明仓颉造字,开辟了一个光明祥瑞的天地,天呈祥而雨粟,鬼被驱而夜哭,凸显了文字创制与推行的巨大效应。民间在此传说基础上,将二十四节气之谷雨(31)郑艳:《二十四节气探源》,《民间文化论坛》2017年第1期。附会成因仓颉造字而产生,于是在每年谷雨举行赛社祭祀活动。
在赛社中,源于古代“以乐辅礼”的文化传统,往往需演戏献艺,将戏曲表演作为供奉神灵的精神祭品。正德七年(1512)《重修仓颉庙碑》云:“增其乐楼,使降神之有趋止。”可知祭祀中已有戏曲演出。民国八年(1919)所立《合社碑记》载:“即如圣庙,本为春秋祭祀而建,迨其后遂有清明演戏之举。行之既久,乃移清明于谷雨。”无论是清明演剧或谷雨演剧都是仓颉祭祀的组成部分。
民间乡村赛社祭祀往往以一村一社或几村一社为单位,来组织赛社活动。(32)车文明:《中国古代民间祭祀组织“社”与“会”初探》,《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4期。万历二十四年(1697)《重修庙记》载:“县禁:两旁耳殿立碑以垂永久,后人不得另塑神像,东西官房俱系八社官督。”可知此时已有八社规模。后嘉庆五年(1800)立《官亭碑》载:“拟于庙之阳立社会焉。以谷雨、小满为期,举方正老成者领其事。”在时任知县郑永江的首肯与官方支持下,成立新社。道光十二年(1832)立《圣庙记地暨经税碑文》载:“(谷雨、小满)两会收税之人,即属清明接赛之人,随社轮流。税银除使费外,开载明白,来年清明交接。”确立了庙会税收交接制度,在经济上保证赛社顺利进行。
民国八年(1919)《合社碑记》载:“清季之末,天下大乱,报赛之事,几乎停息。有赵子建念仓圣之神灵,表虔心之恳切,联络四里之人,集齐各村之众,派就十社之名,轮流过赛,团结千家之体,挨户敬神。”在靖国军团长赵子建主持下,仓颉庙周边45村分十社轮流进行赛社活动,规模前所未有。
仓颉庙庙会一般举行七天,谷雨节前两天,主持赛社的村社用神楼将仓颉神像从庙中抬请回村,同时将于庙会献艺的戏班也至村中,预先为村民演一天两晚戏,表达对社家邀请的谢意。演戏时,神楼置于台下正中,意味着仓圣与民同乐。此时演剧为“偏赛”,进入庙中演出为“正赛”。谷雨当天,执事队由三门的中门缓缓而进。随三眼铳向东西戏楼鸣炮,东西戏楼立即紧锣密鼓地开唱迎神大戏。执事队进入献殿安主敬神开始祭祀,而演出则如火如荼进行。
仓颉庙演剧有一系列独特的民俗传统。演出始于天微明时,因此有“天明戏”“早一本”之称。戏开唱时,东台先始;戏停止时,西台先停,称为“东起西落”。演出本戏前须插演三个折子戏,即“一本圈三折”。从傍晚一直唱到雄鸡打鸣时,有“不倒台”之称。所演剧目有固定搭配,往往是《黄河阵》套《定五岳》,《七星剑》接《大孝传》。晚上演戏以武戏开始,后交接进行,称为“先打后接”。接台分男接台与女接台。男接台规定三金二银两个花脸,各穿蟒袍、官衣,站在椅子上,一人唱一段。女接台规定为五个女演员,一人穿女蟒袍,四人穿各色褶子,也是一人唱一段。(33)关于“接台戏”的演出习俗可参见《戏曲舞台上的“接台”戏》一文,靳鱼《戏缘》,北京:中国当代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103-105页。
仓颉庙戏台为对台形式,往往有“对台戏”演出,可看出民间戏曲演出的“斗戏”习俗。其在清代中叶后达至高潮,与民间赛社演剧兴盛密切相关。(34)陈志勇:《百戏杂陈、分棚竞演与民间斗戏习俗》,《中华戏曲》第42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274页。当年在白水演出时,开演前,点炮为号,互相联络,双方做好准备。会长或执事看哪个戏班演出精彩时,就会派人高举放有大红喜帖与酒肉食品的红漆木盘,伴着吹鼓手唢呐声,将木盘郑重送至台上,以示奖励。戏班收下礼物,将喜帖贴于台口墙上。如果哪家戏班演出不精彩,执事就会用三眼铳打回,以示批评。于是,该班便以吊毛盖、顶油灯等绝活吸引观众。若仍不奏效,会长或执事便罚班主“跪神”,即跪台谢罪。严重者,还用秤杆吊起,以示惩罚。
前三天,演员往往不下台。庙会有专人送饭菜,上饭时,前台坐一着装演员,名为“开场生”,意为戏未停。吃完饭,伴随三眼铳一响,戏即开演。前三天,每场预备两本戏,若一本被三眼铳打回,另一本即上演。到第四天,演出宽松,吃饭时可停戏。(35)被采访人郭楼仓,男,70岁,退休后工作于仓颉庙中,笔者2019年1月6日于庙中采访。这一演剧习俗及流程也与当年庙会兴盛密不可分。
这些严格的演出规定,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对台戏”演出的竞争性与残酷性。如此严苛的要求,不但可提升演出水准,表达当地人对仓圣虔诚而求得更多庇护,同时还可提升本地声誉。因此,来庙会演出的戏班往往是当地颇有名气者。有时,为参加演出,几个戏班会临时重组,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当然,庙会对台戏演出戏价也高于一般演出。
仓颉庙戏台留存有数量众多的舞台题记,分别题于两台后台及前台侧壁(图6),是题写于戏台上的仓颉庙戏曲演出史,从侧面也可看出当年演剧活动之盛。按年次胪列如下(36)笔者2019年1月6日实地调查,同时参考丁明1985年4月21日据所见而成的《仓颉庙戏楼补录》(《白水文物(二)仓颉与仓颉庙》(内部资料),陕西省白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1988年编印,第22页)。:
(一)光绪三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蒲邑裕盛班
《春秋配》《玉虎坠》《八义图》《黄河阵》《破宁国》《春秋笔》
(二)大清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初二立
城邑林成班记
(三)中华民国九年三月初一日起,初四日至
茂盛班
《春秋配》《甘露寺》《捌(八)义图》《鱼(渔)架(家)乐》《春秋碑(笔)》
(四)民国十年三月十七、八、九、廿日一乐也
共和班
《甘露寺》《双玉镯》《双十人》《鱼(渔)家乐》
提笔人雷长太计(记)
(五)民国十一年,洛邑福盛班到此
《无影簪》《富贵图》《忠保国》《日月图》《梅降(绛)雪》《游龟山》《架(假)金牌》《三品关》《回荆州》《回龙□(阁)》
(六)民国十二年三月初二,山西汾洲府原希俊、原秀卿到此一乐
(七)民国十五年三月初九日、十一日
朝邑懋盛社到此一乐也
(八)民国十五年三义社在此一乐也
(九)民国二十年三月二十七日,何正风、李竞芳在此一乐
《黑风洞》《火炎(焰)驹》《走南阳》《三进士》《拾万金》
同乐会
(十)民国二十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郃阳民生学社
《五彩帕换娃》《定五岳》《黄河阵》《金沙滩》《美人图》《破宁国》各一本
(十一)民国二十五年初四、五、六
澄、郃邑同乐会在此一乐也,提笔人吕养民
(十二)中华民国二十□年三月十五日
郃阳民生学社到此方乐也
提笔人张启福,点演《天门阵》《长坂坡》《黄河阵》《游西湖》《美人图》《渔家乐》《八义图》
(十三)民三十一年初六起,初十止
蒲城维新学社
《玉镜台》一、二本,《武(五)典坡》一、二本,《蝴蝶杯》一、二本,《家庭痛史》《青梅传》《春秋笔》《九连珠》
伯明笔记
《抱火斗》《拾美镜》《柳家坡》
(十四)蒲邑竞化学社陈志杰在此一乐也,三十四年三月十七日演
(十五)同乐社,民国三十八年谷雨节,社长王金林、随福保
此外,无明确时间的有10条:
(一)东路同州□□
(二)郃阳从伏文景成班到此
(三)白水新新社
(四)蒲城培风社在此,刘玉明宣传□也
(五)陕□保秦社亦(一)乐也
(六)正化社赵崇礼
(七)郃阳华云剧团
(八)正化社李培成在此,不来了
(九)澄城茂盛班到此一乐也
(十)朝邑觉民社张福录
从以上25条题记中,可看出最早演出时间为光绪三十二年(1906),最晚为民国三十八年(1949)。每年以三月演出居多,可断定为谷雨庙会演出。演出班社有20余家,既有传统戏班,如裕盛班、林成班、茂盛班等,又有民国新兴戏曲演出团体,如民生学社、维新学社、竞化学社、培风社等。这些班社多来自白水周边的蒲城、澄城、洛邑、朝邑、郃阳等地,同时还有山西汾阳的班社也曾到此。所涉剧目有《春秋配》《八义图》《甘露寺》《回荆州》《火焰驹》《黄河阵》《五典坡》等40余本,大都是秦腔史上的名剧,可看出民间戏曲演出观众的喜好。
总而言之,传说仓颉是白水人,生于斯,葬于斯,故为纪念这位文化圣人早于东汉时就已建庙祭祀。随着崇拜与祭祀仓颉,仓颉信仰逐渐融入当地人日常生活,形成了敬惜字纸、枕书辟邪与写字治病等民俗。在神人同乐观念驱使下,明中叶前仓颉庙就已建有戏台,成为一个完备的神庙剧场。在每年定期赛社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谷雨祭祀演剧习俗,从中可看出民间信仰为民间祭祀演剧提供了生成土壤,催生了独特的民间演剧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