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麦赤霉病的全过程防控

2019-10-11 03:39毛永荣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6期
关键词:赤霉病花期灌浆

毛永荣

小麥,禾本科植物,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之一。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报道,2018年我国小麦的播种面积2382万公顷,总产量1.27亿吨,约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17%。作为世界产粮大国,小麦生产的持续和稳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主要产生的病害,它的防治决定了小麦的品质和产量高低,也是当前重要的科学研究课题之一。

一、小麦赤霉病简介

小麦赤霉病又名红麦头、麦穗枯、烂麦头,是由禾谷镰孢菌引起的世界性小麦流行病害,可侵染小麦生长的各个时期,造成小麦苗枯、秆腐和穗腐等病变症状。小麦的扬花期和灌浆期是赤霉菌主要的侵染时期,赤霉菌侵染后,伴随着小麦籽粒灌浆成熟不断繁殖生长同时产生包括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等代谢毒素。这些毒素具有食用毒性,对人畜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DON含量是评判小麦品质的重要食品安全指标,在我国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2017)中明确指出小麦中DON限量1000μg/kg,严控食品安全关,保证人民食用安全。

二、小麦赤霉病诱发因素

小麦赤霉病发病的诱发因素众多,可归纳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为可控的诱病因素,是指可人为事先准备,有效减少赤霉病感染的因素。主要包括小麦品种不适用性、种植技术不成熟等因素。另一类是不可控的诱病因素。是指部分突发因素不可事先预知,仅可预防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应对的因素,主要包括天气因素如突降大雨,空气湿度增加等。

三、小麦赤霉病全过程防控

1、加强小麦种植源头控制

(1)确保种子适用。对小麦种子从品种、DON含量、前处理三方面考虑。一是,选用符合地区特性的高产、稳定、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如山东枣庄地区选用鄂麦系、襄麦系、郑麦、扬麦系和华麦系系列等抗(耐)小麦赤霉病且具备优质、高产、早熟等特性的小麦品种。二是,在购买种子时应关注种子DON是否超标等因素,必要时可去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三是,小麦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效防治苗枯和芽腐,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石灰水浸种法。1%的石灰水浸种1-4天后晾干播种。另一种是苯醚甲环唑等种衣剂包衣法,配置好的包衣液与种子充分搅拌混匀后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播种。

(2)改善种植环境。一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排水通道,同时增强通道排水性能,夯实路道预防大雨骤降引起的排水堵塞。二是,对于上年收割留下的秸秆及时处理,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深翻土壤后将秸秆埋至深度20cm以上的土层内并进行相应的镇压处理,从而减少赤霉病菌繁殖机率。另一种是以秸秆为燃料、发电的原料,充分利用秸秆资源。

2、提升小麦种植过程防治

(1)结合种植小麦品种的抽穗时间特性和区域气候特点,适时进行小麦播种,避开赤霉病菌极易产生、繁殖和扩散的时期(持续降雨量大且日数多,空气湿度大,温度适中且平均为10~15℃)。

(2)小麦扬花期和灌浆期农药的适度喷洒。小麦扬花期和灌浆期为赤霉病极易感染阶段,应适当选用、定期换用持续性强、吸收好、毒性低且对其它病害有兼治作用的药剂。

①扬花期用药,合理预防病情。以小麦扬花达到10%为量化指标,精准预防病情的产生。在赤霉病的多发区域,应在小麦齐穗至扬花期主动喷药预防,并且保证在连续阴雨之前完成喷药。此外,当出现抽穗扬花期遭遇连续阴雨时,应在一周后再次用药,保证预防效果。目前,我国采用的防治药剂主要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三唑类、吡唑类农药。考虑到小麦抗药性和农药安全性,已有相关科研机构研究新得防治药剂,如江苏研究团队发现20%NAU-4WP可以通过生物-化学农药的协同防治,将化学农药的用量降得更低,且药效显著,具备良好得防治效果。

②灌浆期用药,提升抗病效果。为巩固小麦抽穗扬花初期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在小麦灌浆初期喷施高效、低毒且适量的药剂是主要的防治方式。有文献显示,在小麦灌浆初期,喷施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40%多·酮可湿性粉剂、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均对小麦赤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750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能最大限量减少赤霉病粒数,降低DON含量。

3、加快推进小麦收割

小麦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且水分含量≤22%时是小麦收割的最佳时期(该时期麦穗变黄,叶片枯黄,茎节微绿,茎秆金黄有弹性,大部分籽粒变硬)。对存在小麦镰刀菌毒素污染风险的区域,可适当增大联合收割机风量,并及时对清理收割机械,避免毒素污染。小麦收获后应及时测定水分含量,籽粒含水量宜低于12.5%。当水分高于12.5%时,可按照《小麦干燥技术规范》(GB/T21016-2007)的要求对小麦进行晾晒或机械干燥处理,尽快冷却后贮存于通风干燥处,防止遇雨和潮湿引起的霉烂。同时对秸秆进行及时处理,减少下年度产毒初侵染来源。

总之,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是一项精细化工程,这就需要我们合理规划、全线监测,事先预防,及时应对。一是要积极学习赤霉病防治经验,熟知赤霉病发病机制、因素、防治方法等。二是加强赤霉病过程性预测和监控。国内首个全自动化的病虫智能监测系统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试制成功。该系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病虫监测领域,综合物联网技术、智能识别技术等实现了小麦赤霉病的自动化监测。三是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实现小麦种植源头、过程、收割全覆盖预防,提高防控效果。四是做好突发状况应对准备,对突发性事件如连续暴雨、大风等能够及时安排处理方案并落实。全面综合提升赤霉病防治效能。

(作者单位:230031安徽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

猜你喜欢
赤霉病花期灌浆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无盖重固结灌浆在乌弄龙水电站的应用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in sentinel node navigation surgery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自流可控灌浆在堰塞体防渗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容颜盛放,花期未至香谢凉
汉服有礼——陌上又花期,相思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