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煤筒仓内煤体温度分布规律实验研究

2019-10-11 06:29尹新伟1赵国庆1王聖齐赵彦彬1李亚超1李建强
应用能源技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筒仓温度传感器温升

尹新伟1,赵国庆1,王聖齐,赵彦彬1,李亚超1,李建强

(1.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输送事业部,北京 100089;2.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保定 071003)

0 引 言

近年来,筒仓储煤因其占地面积小、场地利用率高、煤仓容积有效利用率高以及环保优势明显而被电厂广泛使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煤本身的性质以及储煤筒仓的烟囱效应造成储煤自燃,进而引起大面积着火,导致筒仓爆炸事故。目前,了解煤自燃过程中温度分布的方法主要有3种:(1)实验方法,针对性较强,测得的数据较为准确可靠。(2)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出经验公式,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方法用起来较为简单,但是,所计算出来的结果精度较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根据传热学基本理论,结合实际煤自燃发生的一些特定条件,建立相应的模型并求解,得出整个松散煤体的温度分布规律,再根据实验测试结果和模拟结果相互验证,使得出的温度场更精准。此方法优点是适应性强,计算结果较为准确,但计算过程复杂。

文中通过搭建储煤筒仓,布置温度传感器,利用人工模拟热源,分析热源强度、时间、距离等因素对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能够对电站储煤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筒仓温度场实验系统

实验用筒体为圆柱形,内径D=0.52 m,高度H=0.86 m,内外壁包有保温层。为了模拟实际筒仓结构,筒仓底部开有直径4 cm圆孔作为出煤口,顶部中心开有5 cm圆孔作为落煤口。实验用煤为褐煤(粒径范围:0~22.6 mm),人工热源规格与实验功率见表1。

表1 储煤筒仓实验热源规格及加热功率

温度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共布置38个温度传感器,在筒壁竖直方向布置6层测点(从上至下以数字1~6代表层数),在筒壁圆周均匀分布8行(逆时针方向以字母A-H代表列数)。第1层距筒体上边沿60 mm,该层测点位于煤体与空间交界处,主要对上部空间进行温度监测,该层对称布置2个(D1、H1)温度传感器。第6层距筒体底部50 mm,该层布置4个(A6、C6、E6、G6),第2、3、4、5层各布置8个测点,依次标记为A2-H2,A3-H3,A4-H4,A5-H5。所有温度信号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处理,数据采集卡型号为PCI-6225,采集频率为1 000 Hz。

图1 温度测点布置图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1 实验结果

(Ⅰ)选用规格为d=10 cm,R=334 Ω球形热源。热源球心距筒体底部19 cm,与测点A5-H5处于同一平面,与温度传感器端部距离22 cm。电源电压U=101 V,加热功率P=30.47 W,热流密度q=970 J·m-2·s-1。

热源采用恒功率加热方式,实验进行时长约为42.5 h,其中升温阶段25 h。由图2(a)所示,热源温升速率逐渐降低,在加热8 h后热源温度达到97.7 ℃,温升速率为12.2 ℃·h-1,在8~25 h阶段,温升速率约为2.7 ℃·h-1。

图2为热源及部分测点温度变化曲线。总体上,各测点温度曲线变化趋势相同,其中1~3层测点距离热源较远,温度值变化曲线具有一致性,温度整体变化无显著差异,测点煤体温度变化微小,其中第1层测点最大温差8.4 ℃,高于第2、3层测点最大温差,说明该层测点受热源温度影响最小。第4、6层测点相较第1~3层最低温度高。由于球形热源布置于第5层测点同一平面上,该层测点与热源间距最短,因此测点响应时间短,且温度变化幅度更大。在加热进行到27.4 h时B5测点达到最高温度26.7 ℃,F5测点温度值与同平面测点差异较大。测点D1、H1温度变化趋势完全一致,温度变化幅度最大,初始温度为15 ℃。在加热到18.5 h时温度达到最低值6.6 ℃,主要反映出环境温度变化对温度测量的影响。

(Ⅱ)选用规格为d=100 mm,R=330 Ω球形热源。热源球心距筒体底部43 cm,与测点A3~H3、A4~H4等间距分布,即热源置于平面3和4几何中心,电源电压U=200.5 V,加热功率P=121.8 W,热流密度q=3876 J·m-2·s-1。

图2 实验(Ⅰ)热源及测点温度曲线图

热源在恒功率加热条件下具有稳定的温升速率,加热到8.3 h时温度上升到最高点295.5 ℃,随后进入冷却阶段,如图3(a)所示。环境温度变化如图3(b)所示,即实验时间段内环境温度变化情况,初始环境温度为12.5 ℃,经过缓慢上升后达到最高温度13.8 ℃,在下降阶段,降温速率逐渐降低,并于次日3时达到最低温度1.44 ℃,随后温度略有上升。

(Ⅲ)选用规格为d=100 mm,R=330 Ω球形热源。热源球心距筒体底部43 cm,与实验(Ⅱ)球形热源处于同一平面。球心距测点A3水平距离为12 cm,距测点E3水平距离32 cm,电源电压U=78 V,加热功率P=121.8 W,热流密度q=3 876 J·m-2·s-1。

实验(Ⅱ)、(Ⅲ)采用了相同的实验条件,仅把热源位置进行水平位移,实验过程中环境温度变化规律一致,如图4(a)所示。

图3 实验(Ⅱ)热源及测点温度曲线图

图4 实验(Ⅲ)中热源及测点温度曲线图

(Ⅳ)选用规格为d=50 mm,R=330 Ω球形热源。热源球心距筒体底部37 cm,与测点A4~H4处于同一平面,与温度传感器端部距离17 cm。电源电压U=82 V,加热功率P=20.34 W,热流密度q=259 0 J·m-2·s-1。

实验(Ⅳ)采用直径50 mm的球形热源加热,热流密度较小,升温过程缓慢,在加热6 h后温升速率下降明显。整个加热过程持续21.5 h,热源最高温度为193 ℃。以环境温度为基准值,E4温度相对升高约6.8 ℃,E3温度相对升高约5.5 ℃,多数测点与环境温度变化趋势一致,如图5所示。

图5 实验(Ⅳ)中热源及测点温度曲线图

2.2 结果分析

(1)不同测点距离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在实验中,测点与热源间的距离是影响温度测量的最主要因素。在实验(Ⅲ)中,将热源置于筒体一侧,在第3层测点中,距离热源近的A3、B3、G3、H3测点依次响应,而C3、D3、E3、F3温度并未能发生显著变化,测点A2、B2、G2、H2响应时间较长,且温升低于第3层测点。煤体导热系数较小,导热性能差,氧化产生热量积聚不易散失,热源周围温度升高速率较大,距离的增加引起温度快速降低,距离较远处温升极不明显。因此,测点宜布置在易自燃区域,温度传感器精度要求较高,宜多布置测点数量。

(2)热源强度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实际松散煤体经过低温氧化而发生自燃的过程极其缓慢,发热强度随温度升高而进入自加速阶段。实验(Ⅱ)中采用恒功率热源加热,在0~3 h阶段,测点温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在3 h时开始升高。在实验(Ⅰ)中加热强度低,热源布置相似,响应时间约8 h,时间远长于实验(Ⅱ)中测点响应时间。

(3)热源相对位置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热源相对位置改变着热源与温度传感器的距离。由于将温度传感器布置于筒体外壁,对于距离筒壁较近的热源更易监测,对于处于中间部分的热源监测难度较大,响应时间长,具有明显的滞后现象。如实验(Ⅳ)中,实验过程持续约22 h,但测点温度几乎未发生变化,这也说明低温热源探测难度极大。

3 结束语

(1)热源周围温度升高速率较大,距离的增加引起温度快速降低,较远距离处温升极不明显,低温热源探测难度极大;

(2)热源强度决定了温升速率,热源强度高则温升速率较大,导热时间相应减少。热源温度随着加热时间的增长而升高,低温氧化阶段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热量的传递,温度传感器能够更准确地感知温度的变化;

(3)热源强度过高将造成热量在短时间内大量积聚,若无法及时散失,且氧气供应充足时,该处极易引发自燃。但其温度影响范围较小,监测难度较大。

猜你喜欢
筒仓温度传感器温升
气象用温度传感器检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应用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风摩耗对温升的影响
筒仓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实践探讨
矮胖式筒仓集群爆破切口参数设计及预处理技术❋
温度传感器DS18B20在温度计设计中的应用
一种高性能CMOS温度传感器
XTR105电流变送器在温度传感器中的应用
LED照明光源的温升与散热分析
立筒仓通风效果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