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环渤海港口协同问题研究

2019-10-10 12:14习强
中国水运 2019年5期
关键词:环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港口

习强

摘 要:近年来环渤海港口群的货物吞吐量及服务功能提升较快,但港口群发展不平衡,仍然呈现着竞争大于合作的态势。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为环渤海区域合作及港口协同提供了重要机遇。为此,环渤海区域应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在顶层设计上构建起港口合作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统筹利用区域港口岸线资源,在市场建设上促进港口要素有序流动,在平台构建上整合好信息渠道和传输系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港口;协同

中图分类号:U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5-0026-02

港口是国际物流的重要节点和枢纽,在中国开放型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环渤海区域港口众多,长期以来竞争大于合作,港口群竞争力不强。“十三五”时期,进一步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促进环渤海港口群协同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1京津冀协同发展对环渤海区域发展的影响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历史决策,该战略的实施不仅将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更将为其所处的环渤海区域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1.1京津冀将对环渤海区域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促进了京津冀自身的崛起,也将进一步提升京津冀的增长极作用,从而对环渤海区域发挥带动和引领作用。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本身就是一项深化改革的创新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必将伴随着创新探索,必然会对周边区域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重要示范,尤其对于环渤海区域来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也必将推动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进程与成效。

1.2京津冀的发展将提升环渤海区域的空间和平台作用

环渤海地区地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因此在统筹各区域发展过程中有着巨大优势和特殊的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够依靠各省市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推动生态环境的共防共治,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间的合作对接。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增强地区间的辐射和带动能力。

1.3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一脉相承,并走向共进发展

就发展思路来看,环渤海区域也面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该区域的发展必然要充分把握和落实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就具体措施看,环渤海区域要着力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创造一流的外部环境;就体制机制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中的改革举措也将为环渤海区域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从而为环渤海区域合作拓展发展思路和空间。

2环渤海港口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伴随着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环渤海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航运物流功能大幅提升,在环渤海区域环境下逐步形成了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货物吞吐量大,在全国占比高。环渤海沿海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速15.71%,比全国沿海港均速快1.65个百分点,在沿海的五大港口群中,基本占据了沿海半壁江山,港口经济向环渤海集结的趋势比较明显。

二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快,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环渤海集装箱吞吐量(按重量)在总体货物吞吐量中的比重持续增加,从2000年的9.39%增加到2014年的17.02%,增加了7.63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三是冀鲁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快。在环渤海各港口中,山东沿海港货物吞吐量在环渤海区域占的市场份额最大,均值稳定在33%左右,山东年均增速第二(16.15%);辽宁市场份额在24.4%~27.6%波动,增速第三(15.73%);河北沿海货物吞吐量增速最快(16.97%),市场份额在波动中(21.6%~25.0%)递增;天津市年均增速(13.38%)最低,市场份额最小(20.9%~14.2%)。

3环渤海港口合作的成效与问题

在环渤海区域,辽宁的大连港、山东的青岛港、京津冀的天津港,這三大港之间一直存在激烈竞争。到目前为止,这三个港口的竞争还只是处于整合各自区域港口的阶段,尚未走向协同发展的阶段。具体而言,环渤海区域港口的竞合存在三方面:一是各港口群之间的竞争;二是同一港口群不同港口相互之间的竞争;三是同一港口内不同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随着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快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港口之间的竞争有可能呈现日趋激烈的状态。环渤海港口合作的制约因素表现在:

一是存在体制性障碍,极大限制了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现行体制决定了我国目前仍以行政区划来管理经济区的发展,各级地方政府代表了各区域利益,难以通过市场机制促进资源要素流动。环渤海区域内形成了三大经济板块,其中

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省市负责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京津冀城市群”;辽宁省的发展重心在东北,推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山东省以青岛市为龙头,积极建设“半岛都市群”。如果三大经济板块间的资源要素无法整合,那么环渤海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则难以实现。

二是环渤海区域的港口尚未实现错位发展。环渤海的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竞争之所以大于合作,这与港口的业务范围和发展定位密切相关。从货类上看,大连港主要运输集装箱、散矿物和油品;天津港则以集装箱和散杂货运输为主;青岛港主要运输煤炭、矿石、原油、集装箱运输。三个港口主要运输货物存在重叠。从发展定位看,三个港口所在城市在发展规划中均明确提出要建设我国北方航运中心和集装箱枢纽港,而事实上,北方区域性航运中心只能有一个,这也必然加剧了三大港口之间的竞争。

4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促进环渤海港口协同的路径

4.1在顶层设计上,构建港口合作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探索新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港口间的合作不仅仅是单纯的政府间合作,也不会是企业之间的对话与整合,而是政府与企业双重参与、共同约束。因此,港口间的合作机制至关重要。相应地,港口合作机制需包含一系列制度安排,急需建立港口竞争规则、港口协调机构、港口合作章程、港口合作推动模式等。

4.2在资源配置上,统筹规划利用区域港口岸线资源

对环渤海区域来说,沿海岸线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对岸线的利用规划,要贯彻统筹协调理念,各省份加强沟通,共同研究和思考如何更好、更快、更高标准建设环渤海港口设施问题。政府部门要抓紧做好对环渤海区域港口在空间发展规划、集疏运网络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三方面的发展规划,设计适度的航道建设进度和建设标准,以便更好地实现各港口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同时,还要不断探索创新,并汲取外地及国际经验教训。

4.3在市場建设上,促进港口要素有序流动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要求,环渤海港口迫切需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限制,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以促进资源的有序流动。港口应从自身优势出发,充分发挥所长,通过资源的有序流动形成互补。同时,加强信息沟通和人才合作培养,支持人才合理流动,提高港区内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化地实现港口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4在平台构建上,整合信息渠道和传输系统

环渤海各港口间应加强信息协作,这是推进港口协同重要的物质基础。要加快建立环渤海港口群统一的信息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各港口可实现船运信息、报关信息、指挥调度信息等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传输手段,实现信息的实时沟通,做好信息分析,为环渤海港口群互联互通搭建起坚实的平台。

参考文献:

[1]丁俊发.中国供应链管理蓝皮书(2011)[M].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2]魏后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王德荣.中国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2015).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4]肖金成.京津冀区域合作论:天津滨海新区与京津冀产业联系及合作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5]真虹等.第四代港口及其经营管理模式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6]汪传旭,蒋良奎.区域多港口合作竞争策略及其利润分配机制[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9.

[7]杜敏.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区域合作问题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

猜你喜欢
环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港口
京津冀与环渤海经济区的耦合发展
《威海港口》
Fog
港口上的笑脸
去港口走走
环渤海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
环渤海港口群内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
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现状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