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玲
【关键词】 历史教学;质疑能力;民主情境;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 16—0182—01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为学生的发展而设置的,其核心应解决好“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这也是历史课程改革应解决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学生参与教学,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也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而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手段,就是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在“疑”中学习,在“疑”中创新。下面,笔者就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创设民主情境,激励学生质疑
1.打破权威意识,大胆质疑。一是营造平等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欲望。传统的师道尊严,不利于学生质疑,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情境中,才能打消学生的畏惧和隔阂心理,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视为学生集体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以满腔热情保护学生敢问、敢驳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扩展,多角度地思考、提出问题。二是改变“老师说了算,教材不能变”的观念。在新课程理念下,那种照本宣科式的方式正在逐步改变。这为学生进行教材延展性学习创造了有利时机,也为学生开展质疑性学习提供了的重要条件。
2.引导小组合作,激发问题的产生。合作学习不同于竞争性学习,它是由多名学生合作,彼此基于合作关系来解决某种问题的学习方法。因小组成员的异质性,更容易发现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在合作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切磋,思维非常活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培养学生乐于思辨的能力。
3.注重基础知识,打好延展学习基础。问题的提出总是以一个人的知识作为前提,产生于学生已知知识与未知知识之间出现差异或矛盾的基础之上。学生质疑的胆量,不仅来自教师的直接鼓励,更来自于自身扎实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为学生延展性学习和质疑性学习打足底气。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启发学生把握思维技巧的规律,站在全球史的角度探索有关问题。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时中外历史上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国际形势是怎样的?美国、日本及中国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或主张)有哪些?对历史进程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的提出,较理性地注意到了国际形势的特点和中国国内各派别的矛盾,说明学生已具有潜在的创造意识。如果没有充实的基础知识,就提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延展性学习了。由此可见,充实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提出质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
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当人们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时,就产生了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
1.引发矛盾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表明,当感情输入的信息与现有认识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这时就会引发人们的探索行为,从而发现问题。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引发矛盾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对培养学生延展性学习的质疑能力非常关键。一是灵活运用历史学相关知识与生活印象的差异。历史是连贯的。在学习历史时,我们不能割舍从前。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节时,同学们面对中国的落后,就会联系到曾经强大的中国,自然就会去想此时的中国为什么落后了。这样,通过知识与生活印象差异的冲突,诱导学生进行延展性学习。二是对部分内容相似、相关或相反的知識进行比较。比较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或不同物体、不同现象之间的异同,常常能提出具有独特性的问题。比较的类型主要有类比和对比,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通过类比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共同点;通过对比能发现事物之间的不同点。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事物彼此的异同;通过纵向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前后变化。如西方资本主义萌芽首先产生于意大利,为什么殖民掠夺却不首先产生于意大利?这会使学生们颇感兴趣,能积极思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所学史实去诠释问题。通过比较,在加深其对知识理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延展性能力。
2.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质疑,锻炼学生延展性学习能力。对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学生基本上能看懂。如果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自然也就提不起兴趣。因而需要教师利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在交流对话中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探求性。如学生在讨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时,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教师反问:“落后就要挨打”是不是真理?进而以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取得胜利的史实引导学生,证明它是不是真理。让学生们围绕此话题谈古论今,并延展到爱国主义教育上。交流不仅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疑难问题,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