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平面广告依然是最为常见的广告形式,深受广大企业及商户的喜爱与支持。而从平面广告设计的角度来看,如何优化平面广告的视觉冲击力一直都是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同时也是决定平面广告宣传效果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了视觉冲击力在平面广告中的主要作用及传达特点,并详细解读了视觉冲击力的表现要素,希望能为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工作参考。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视觉冲击力
一、引言
平面广告可以通过各种载体呈现在受众面前,且在平面广告数量众多的基础上,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广告往往能够“先入为主”,成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而实现广告的宣传效果。视觉冲击力是一种突破常规的视觉力,其主要依靠特殊的视觉印象而对消费者形成吸引力,最终实现宣传产品、服务的效果。
二、视觉冲击力在平面广告中的主要作用
首先,视觉冲击力是组成平面广告的关键元素,但并非是唯一的元素,想要保证视觉冲击力的基本效果,就必须将广告创意、符号语言及媒介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任何一项要素缺一不可。[1]其次,优秀的平面广告往往通过视觉冲击力的形式与受众之间产生共鸣,引发受众的情感,激发受众的兴趣。最后,动态化的广告设计方案往往更优于静态化的广告设计方案,其不仅可以把握住受众的注意力,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同时也可以引导受众产生一定的联想。
三、视觉冲击力的传达特点
(一)差异性
从广告传达的角度来看,视觉冲击力的最大特点就是差异性。在现代社会当中,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对于美学及艺术的认识理解逐渐加深,而平面广告则需要在遵循美学基础上,体现人民群众的生活理想,进而起到与受众之间产生共鸣,提高受众对于宣传商品认同感的效果。[2]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深入,商业化平面广告中的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若能够在这一背景之下独出心裁、别树一帜,推出创意化的广告内容,自然能够实现平面广告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此外,合理的视觉冲击力必须将广告创意、广告语言及文字信息结合在一起,尽量传达更多的信息内容。
(二)交互性
现代广告业与传统广告业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其最大的区别集中在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方面。在新时代当中,受众不仅仅是广告信息的接收者,更是广告的反馈者、点评者,受众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即现代广告的交互性特点。
(三)再建性
信息的传达与交流需要建立在“符号”的基础之上,而符号则是平面广告凸显视觉冲击力的基础与核心。视觉冲击力的再建性指的是符号作为信息的载体在传播过程中会对不同的受众产生不同的影响,而受众自身也会根据广告内容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重新解读与理解,从而实现对广告信息的二次加工。而只有当平面广告具备了再建性,才能为受众提供充足的信息解读空间,受众自身也可以发挥想象力来对广告内容进行解读。[3]
四、视觉冲击力的表现要素
(一)图形要素
图形是最为常见的表现要素之一,同时也是凸显设计理念的关键途径和方式,其在本质上属于设计者对于平面广告的认识及情感表达。受众通过对图形信息的阅读可以进一步感悟广告内容,进而对平面广告所介绍的内容产生兴趣。在应用图形要素时,首先需要使用动态的敏感性图形来表达平面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因为动态图形最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其次,设计人员需要合理使用体量感理念,在确保平面广告整体不受影响,保持完整性的基础上,对平面广告的局部进行放大处理,从而达到突出、强化的视觉冲击效果。
(二)色彩要素
在开展平面广告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宣传内容、广告创意及整体构图来合理使用色彩来表现广告主题。色彩的选择需要建立在投资方要求及表现对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并适当搭配图形与文字,巧妙使用对比、夸张等表现手法,从而强化平面效果,对受众形成吸引力。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如暖色系的色彩可以塑造出温暖、温馨的效果;明亮系的色彩则可以打造青春、欢快的视觉效果。
(三)文字要素
文字是传达广告基本信息的关键所在。文字本身就具备表现意义,且设计者可以将文字加工成特殊的艺术图像,从而达到双重的视觉冲击。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平面广告整体角度出发,严格控制文字的大小、色彩及形状,且要坚持主次分明的基本原则,有目的性的突出重点,让受众接触关键的广告信息。其次,设计人员需要对文字进行适当的修饰,达到美化效果,进而强化文字要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五、结语
综合来看,平面广告设计者需要明确认识到影响平面广告视觉冲击力的关键要素,坚持设计原则,发挥设计思维,凸显广告创意,追求广告创新。
参考文献:
[1]于维晶.如何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营造视觉冲击力[J].科技视界,2013(2):142.
[2]龚士顺.视觉冲击力与平面广告设计的互动性研究[J].戲剧之家, 2015(20):169-170.
[3]刘震.平面广告设计视觉冲击力的影响和科学设计原则[J].科技信息, 2013(26):75.
作者简介:李梦瑶,云南轻纺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