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欣怡
摘要:萨克斯管是由比利时人阿道夫·薩克斯发明于世纪中叶的一种乐器。因其音色优美多变,音乐表现力丰富,而受到众多音乐家认可,浪漫主义时期很多音乐家都曾为它作曲。本文主要对萨克斯管《原创主题幻想曲》的作者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分析及演奏等方面进行浅谈阐释。
关键词:德梅尔斯曼;原创主题幻想曲;古典音乐;萨克斯管
一、作品及作曲家简介
说到作品萨克斯管《原创主题幻想曲》(Fantaisie sur un theme original),就不得不谈谈他的作者,朱勒斯·德梅尔斯曼(Jules Demersseman),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法国作曲家及长笛演奏家,1833年出生于法国北部的名叫翁斯科特(Hondschoote)的一个小镇,这是一座靠近比利时边境的城市,1844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跟随当时著名的长笛演奏家让·路易·图卢老师(Jean-Louis Tulou)进行长笛演奏学习,德梅尔斯曼是一位音乐天赋极强的作曲家,在他12岁时便荣获了巴黎音乐学院的长笛一等奖,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奖项。他和他的老师一样,拒绝使用当时由波姆改良的现代长笛,他一直坚持用他的八键“老”长笛进行演奏练习,并且经常演奏自己的作品。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艺术表现力很强的作品,他的作品风格比较不拘一格,自由洒脱,容易勾起无数人的幻想。德梅尔斯曼于1866年在美国去世,享年33岁。
德梅尔斯曼的创作成就除了依靠于他自身的音乐天赋以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自己的努力与坚持,每天刻苦练习,不断地进行创作探究。虽然他的一生仅有短短的33年,但也创作了不少的优秀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由长笛演奏的《意大利协奏曲》,也被称作《音乐会独奏曲Op.82No.6》,此曲的创作他运用了那不勒斯民谣的素材所写,在中间的乐章相当接近于莎尔塔雷罗舞曲的风格。除了谱写长笛作品外,因受到阿道夫·萨克斯的写作邀请,他还是法国第一个替当时新发明乐器萨克斯管作曲的作曲家。
作曲家德梅尔斯曼采用协奏曲体裁来创作萨克斯管《原创主题幻想曲》,从一开始呈示主题、随后变奏,接着再回到主题,最后完美结束。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对大千世界种种美好的情感体验,以及一种不拘于自我而去幻想美好的心态,最重要的是一种随兴之所志,这首作品也是历史上的第一首幻想曲。因为德梅尔斯曼还是歌剧院的长笛演奏家,因此这首作品在音乐风格上还颇有意大利歌剧之风。此曲被世人称赞为是古典萨克斯风乐曲中最好听的一首,萨克斯管大师克劳德-德郎哥(Claude Delangle)十分喜欢此曲,把此曲放在了他最喜欢的专辑《萨克斯风的历史》(Historic Saxphone)中的首位,由此可以看出此曲在他心中的地位,克劳德-德朗哥将此曲演奏得可以用美轮美奂来形容。
二、幻想曲的发展概况
“幻想曲”(fantasia)是16世纪随着器乐表演艺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相对自由灵活的,具有即兴性质的器乐作品。音乐风格较为自由洒脱,乐思浮想联翩,乐曲没有固定的模式,多为作曲家发挥想象力而创作的不遵循传统曲式的作品,通常包含了引子、抒情主题、华彩段、变奏以及炫技式的快速演奏部分,曲式结构采用复调模仿手法自由发展主题,富有较多的浪漫色彩。幻想曲的乐曲性质与随想曲相似但又有着些许的不同之处,幻想曲比起随想曲更能体现作曲家内心深处所想要表达的东西,而随想曲则更加偏向情绪和韵味的抒发。幻想曲在形式结构方面与随想曲相比较,结构规模比随想曲的较大一些,因此两者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幻想曲”是各个时期的不同作曲家想借此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及自我独特性格的一①种兴之所至的作品形式,因此作品风格不拘一格,自由洒脱。
该曲创作于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鼎盛时期,是一首非常符合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的作品。19世纪的欧洲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思想与情感方面逐渐开始摆脱旧的君主体制和宗教的束缚,民主自由的思想深入人心。特别是艺术家,我们从许多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个人精神的解放。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大多以抒发作曲家的个人情感为主,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洒脱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三、作品简要分析
该作品乐曲篇幅不大,整个乐曲是一个多调性的曲式,非方整性不对称结构,是一个开放性音乐曲式,曲式布局相对自由灵活,全曲结构可分为引子部分和六个大段落,分别是引子(1-14)A(15-41)B(42-47)C(48-81)D(82-114)E(115-132)F(133-156),下面对全曲结构进行简单分析。
(一)引子部分
乐曲开篇14小节用快板(Allegro)展开,是由钢琴以很强(fortissimo)演奏的十六音符为主的引子部分,此乐段运用了辅助、环绕辅助、经过、模进等手法,再加上十六分音符组成均等型的节奏型,让音乐形象表现为快速、紧张、流畅、轻快。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十六分音符的均匀和准确,同时注意节奏力度始终保持一致,以及节奏中隐伏的旋律,旋律走向犹如湍急的流水,制造出一种紧张急迫的气氛,乐段最后两小节以柱式和弦为主,出现音乐主题的伴奏织体,以此引出下面乐段的主题。(参见谱例1,谱例2)
(二)A段主题
从第15小节开始,萨克斯管以力度为弱(piano)情绪柔和的(dolce)进入乐曲呈示A部分主题,钢琴伴奏以主和弦的柱式和弦进行,在第19小节时情绪转为富有表现力的(con espressione),伴奏织体也转换为半分解和弦,直到第22小节的d2—#c2—d2—e2演奏时由慢渐快并渐强,在这短短的八小节里,我们便能够体会到作曲家内心的挣扎以及想要摆脱束缚的渴望。我们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萨克斯管的音色,在长音时运用自然颤吟的方式进行演奏,使之呈现一种神秘朦胧的感觉。良好的自然颤吟是什么?瑞典心理学家、音乐家西肖尔为它下了定义,他说:良好的自然颤吟一般伴随着音量、音色及各种因素的一定的幅度和速率的同步搏动,从而使乐音听起来流畅柔和、丰满圆润、优美悦耳。(参见谱例3)
在第27小节时演奏情绪進入热烈激动的(passionato)状态,力度变为强(forte),旋律以三连音为主进行,伴奏织体为半分解和弦,在29小节的渐慢过后第30小节又进入一个惊慌的、激动的(Agitato)情绪之中。演奏者在演奏时需要注意到小节之间丰富的力度变化,以及速度上的突然加速,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连吐音的清晰准确。(参见谱例4)
在36小节开始时旋律以半音阶上行,以一小节为单位模进,力度由中弱(mezzo piano)每小节逐渐渐强,随后在41小节第一个音达到一个力度的制高点特强(forzando)时忽而渐弱渐慢以八分音符逐渐下行,旋律戛然而止,犹如一个急躁的人逐渐冷静,安静下来。在演奏中每小节的力度变化要很清晰明确的做出来,使听众有对比感。(参见谱例5)
(三)B段主题
从42小节开始,前两小节为A部分主题的旋律动机,主题旋律是A段的主题向下三度模进,它由A段演化而来,与A段有模进关系,力度标记为中强(mezzo forte),其他基本和前面相同。44—46小节是减七和弦的模进,这三小节的力度与速度比较自由随性,但也需要做出对比。47小节钢琴暂停演奏,由萨克斯单独演奏,它内容不短,处理较为自由洒脱,属于一个华彩段(Cadenza),因此将它看作一个小节以便计算小节数。它也继承了A段的材料,经过上下行、半音阶、模进、隐伏旋律等技巧性、色彩性的音乐表现手法的运用,让音乐更具色彩的同时也是演奏者技术的体现,大量的半音阶和隐伏旋律考验演奏者的演奏技术。(华彩乐段通常是以伴奏乐器暂停演奏,独奏者充分发挥其表演技巧和乐器性能的一个自由炫技乐段,这一部分的演奏较为自由随性,没有一个准确的拍子与小节数,演奏难度也较高,因而也较引人注目。最初由独奏者在演奏时的即兴创作,自门德尔松后,一些作曲家也开始在作品中将华彩乐段写作出来,使之成为作品中的有机部分和有独立特点的段落。)(参见谱例6)
(四)C段主题
从48小节开始,速度标记为小行板(Andantino),这又是一个新的材料,新的主题。此部分与A段不同,它速度较慢,开始音乐力度弱,音乐情绪典雅。钢琴伴奏三拍子的节奏使音乐具有舞曲的风格,舞曲风格的旋律使曲子变得欢快起来。74—81小节萨克斯管暂停演奏,由钢琴呈现主题旋律,主题上有些许变化,织体也有改变,情绪变化较大,钢琴演奏的节奏中带有西班牙舞曲的风格,使主题旋律热情奔放,一改先前的华丽典雅,和前面旋律形成对比。(参见谱例7)
(五)D段主题
D段主题为82—114小节,它是由C段演化而来,是C段主题的第一次变奏,它有伴奏改变、主题旋律节奏变得紧凑、加花等变奏手法,情绪上也有一定的变化。D段快速运动的十六分音符延续了C段钢琴演奏主题旋律部分的热情奔放,其中,我们需要注意84小节的短促波音的演奏,以及97小节的半音阶的演奏,此半音阶属于即兴演奏风格,与A段华彩部分相似。(参见谱例8)
(六)E部分乐段
E段旋律也是由C段变化发展而来,速度标记为行板(Andante)。115,116小节为过渡的两个小节,拍子为四四拍,力度为弱,到117小节开始转到降B大调,力度从很弱(pianissimo)开始每小节做一个渐强,演奏这一段时需要注意每小节的力度起伏,富有表现力的演奏出来,此段旋律为同音组的模进,伴奏以钢琴震音为主,营造出一种空灵,充满希望的优美画面,随后在125小节重现C段主题。(参见谱例9)
(七)F部分乐段
F段主题为133—156小节,是乐曲的尾声部分,也是全曲演奏难度最大的一段,它需要演奏者有扎实的基本功,并且运指灵活快捷。133—139小节为钢琴演奏旋律部分,萨克斯管用以快速的一拍两组三连音作为铺垫的演奏,萨克斯管力度标记为很弱,但是具体力度需要根据钢琴演奏的律动来进行调整,140—153小节由急促的三十二分音符组成,旋律线起伏变化非常丰富,音响效果华丽,萨克斯管在演奏时需要注意每个三十二分音符开头的重音,它的钢琴伴奏以一手震音和一手单音为主,最后的三个小节为调式主和弦的琵琶音演奏,以一拍一音的方式进行,这样的处理使音乐更具有停顿感和结束感,让人听到就知道曲子要结束了。
四、结语
作曲家德梅尔斯曼所做的《原创主题幻想曲》是萨克斯管曲目库中的精华之一,与其他幻想曲一样,音乐风格较为自由洒脱,乐思浮想联翩,乐曲具有引子、抒情主题、华彩段、变奏以及炫技式的快速演奏部分,此曲篇幅虽然不大,但却充分的展现了萨克斯管优美纯粹的声音特点,以及优良的乐器性能,可谓是为萨克斯管“量身定做”的乐曲之一。因为乐曲中有许多技巧性的东西,所以演奏这首作品需要演奏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在演奏这首作品时,我们需要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以此来体会曲中他想要表达的情感。此曲的演奏既能够让演奏者更好地掌握萨克斯管演奏的基本技术,也可以增强演奏者的音乐综合素养,这也是该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孙精辰.十九世纪萨克斯管经典作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陈佳瑶.德梅尔兹曼的萨克斯《主题幻想曲》演奏分析[J].北方音乐,2016(11):43-45.
[3]孙嘉艺.关于19、20世纪的幻想曲[J].美与时代:学术(下),2013(11):61-62.
[4]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