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舒 王书万
摘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新型材料和技术相结合,使公共空间的设计不失传统的韵味,回归本土的文化,同时又符合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迎合现代人的审美。保护、继承永远是和创新同步发展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1]
Abstract: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elements and modern new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so that the design of public space does not lose the traditional charm, return to the local culture, but also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design, to meet the modern aesthetic.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are always in step with innovation, and onl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关键词:传统元素;创新;香山饭店
Keywords:traditional elements;innovation;XiangShan hotel
一、传统元素的地位及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的元素独具代表性。传统的元素蕴含着一个国家文化积淀和传承。当今时代,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但不能忘记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想要将传统元素运用于现代的公共空间设计中,要将传统进行提炼和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现代人的审美要求。[2]
建筑大师贝聿铭曾经说过:“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的外头。” 花窗,便是这句话最好的印证。 在现代的建筑中,窗,依然是设计的主流,但是花窗已经不再被普及,只有在一些新中式的建筑中尚有保留。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复兴和继承的意识逐渐觉醒,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公共空间设计中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的设计元素与现代人的审美相结合,形成新的艺术形式。[3]
二、传统元素的应用——以香山饭店为例
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花窗独具代表性。花窗在传统的建筑中不仅具有实用的采光通风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 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的花窗形式也不尽相同,所采用的样式、构造、窗饰图案均有所区别。 古人在窗的设计上倾注了大量的感情,将美好的情感寄托于花窗的设计图案中。[4]
窗的形式多种多样,从窗的形式上分大致可分为两种: 洞窗和漏窗。如《园冶》中所写道,洞窗有六角、方胜、扇面、叶形、梅花、石榴等诸多形状,常在墙上连续开设,形状不同,又称为“什锦窗”。贝聿铭在设计香山饭店中,也运用了洞窗的设计形式。(如图1所示)。[5]
简约古典的海棠洞窗,将窗外的景色镶嵌在窗框中,从室内向外远望,即成为一幅画作,步移景异,层层递进,让人赏心悦目。这样的“框景”的设计手法,大多运用在中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中。例如留园曲溪柳的正方形的洞窗,苏州西园湖心亭的正六边形洞窗,拙政园与谁同坐轩的扇形洞窗。都是独具代表性的中式园林的洞窗形式。 贝聿铭将这一手法运用在室内的设计中是一大创新。 香山饭店的四季厅大堂入门影壁,想法结合了北京传统四合院的影壁,但与传统影壁不同的是结合了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中的“框景”,使得观赏者得视线更加开阔。[6]贝聿铭将北方的四合院元素与江南园林建筑元素相结合,形成了新的设计形式。 将这一具有中国传统形式的窗景设计运用在现代公共空间的设计中,继承了传统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形成了窗窗有景,景景不同的设计效果。 香山饭店的二层三层,面向室内大厅的窗设计为洞窗与漏窗相结合的形式,漏窗的形状为方形,窗棂采用了斜网格纹,样式简洁。(如图二图三所示)窗的中间是方形的洞窗,与地平线成45度角。方形的窗形与近乎方形的大厅室内空间相呼应。 窗的颜色上采用深灰色,与白色的墙壁形成黑白对比,整体装饰上蕴含着和谐的节奏。[7]
香山饭店的屋顶设计也是一大亮点,建筑的屋顶采用现代的钢结构和玻璃结构相结合,但屋顶的式样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歇山式”的设计,将西方结构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如图四所示)巧妙运用自然光线,室内光影交错,抬头便可望见影影绰绰的蓝天。[8]
香山饭店的设计不仅在结构和立面上融入了传统的设计元素,在室内的门,灯具,楼梯等都渗透着中国传统的韵味。(如图五所示)整体设计以方形和圆形为主要的图案元素,以白色、黑灰色和木本色为主色调,将中国传统的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方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独具创新代表性的建筑——香山饭店。[9]
三、总结
香山饭店的设计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也存在着诸多的遗憾和不足。但是香山饭店的建立,为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指明了一个大的方向。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时代在快速的发展,我们更应该将传统继承和发扬。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新型材料和技术相结合,使公共空间的设计不失传统的韻味,回归本土的文化,同时又符合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迎合现代人的审美。 保护、继承永远是和创新同步发展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凌婕.广西壮锦图形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2]吴莹.尺幅窗 无心画——浅谈苏州古典园林墙窗的艺术魅力[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3]刘翔.园林景观空间组织的视觉性解析初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4]林徽.闽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5]马海娥,刘亚兰.浅析中国传统窗棂中的几何纹样装饰[J].美与时代(上),2011(05).
[6]周碧凤,毛秋瑾.浅析苏式花窗图案在现代中的衍生设计[J].明日风尚,2018(13).
[7]吴建平.美哉 沧浪亭漏窗[J].园林,2011(02).
[8]孙瑞,万辉,曹花瑞,陈雅婧.谈中国传统窗棂样式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4(36).
[9]胡晓昕.久不见穿过木雕细棂投落在青砖地上的精美阳光——木心《琼美卡随想录》[J].包装世界,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