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
“比较法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这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的论述。事实上,小学阶段的古诗词,许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诗词教学中充分運用比较的方法,既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又能帮助学生架构古诗词知识体系,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笔者结合苏教版五上《清平乐·村居》的教学,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语言凝练和谐,极富画面感、音乐美,写法多样,善传情达意。适当了解文体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形式美和音乐美。
《清平乐·村居》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的词。怎样让学生对词这种文体有所了解呢?教师可以同时展示《清平乐·村居》(辛弃疾)和《村居》(高鼎)。学生通过观察,自然能发现两者的不同。一是题目不一样。高鼎《村居》只有一个题目,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包含前后两部分。二是句数不同。前者四句,独立成段。后者八句,分成两段。三是句子的字数不同。前者每句有七个字,后者字数不一,句子有长有短。在此基础上,师生学习词的知识也就水到渠成了。
从以上例子看,在形式的感知与学习上,比较法更直观,能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
古诗词“主题式”教学,强调探索相同主题古诗词之间的联系,在比较与综合中,深化对相同主题诗词的认识和思考。这种研究能整合古诗词资源,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益,使学生有更充足的探究发现的空间。然而,这种比较和综合通常体现在文章的导入或者课后的延伸环节,颇有“蜻蜓点水”之感,其有效性是无法保证的。
同样写“村居”,两篇作品都是作者闲居在江西上饶所作,都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喜爱。但细细品味,两者有着不同的内涵。高鼎《村居》抓住“草长莺飞”“拂堤杨柳”“儿童放纸鸢”着重展现春景的迷人和春天的活力。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通过夏季一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突出呈现了一幅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村居生活画面。结合诗词创作背景,我们不难发现,辛弃疾是一位爱国词人,即使在贬居上饶的时候,他也不忘抗金爱国之志。这幅安居图的后面是词人浓浓的渴盼,渴望抗击金兵,收复中原,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于是,感受作品主题时,我引导学生比着学。一比景,通过诵读,概括两者所描写的主要内容、感受的不同;二比情,走进文本,想象画面,探究“醉”的不同内涵。在此基础上适当点拨,将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入。
在写法上,高鼎的《村居》主要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草长莺飞”“拂堤杨柳”把春天的景物写活,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与神韵。这首诗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则通过白描写法,寥寥几笔,用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一家五口生活情态。难得的是通过小溪实现方位上的照应,把萦绕其间的温暖、和谐充分表现出来。这首词中也有写景的句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这句不仅点出了地点,也充分渲染了环境。照理说,要表现环境的优美,就要选择典型的景物。与小草相比,繁茂的大树、舒展的荷叶、娇艳的荷花都能入诗,为什么作者单单只见溪头青草呢?我认为“青青草”,叠词充分强调了溪边小草的茂盛,让我们仿佛看到那翠绿欲滴、成片成片的青草。“青青草”与上文的“茅檐”相对应,更适宜表现清新秀丽的农村生活。同时“青青草”的形象描写十分精妙,“窥一斑而知全豹”,能引发读者联想,为人物活动搭建广阔的舞台。
诗词通常都善于用凝练的文字,描绘意境,勾画形象,表达情感。采用比较的方法,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辨析出其中的精彩。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一个“卧”字描绘了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为了让学生更好体会这个字的精妙,可以设计这样比较:溪头坐剥莲蓬/溪头蹲剥莲蓬/溪头卧剥莲蓬,鼓励学生比一比,演一演。通过辨析,学生发现,“卧”是趴着,更自由,更放松,小孩可以边剥莲蓬边吃,脚可以自由晃荡;与“坐、蹲”相比,“卧”也更显调皮,完全不顾地上脏不脏,符合孩子的天性。通过比较,一个调皮可爱的孩童形象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通过换词或变换句子的比较,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教学时,有选择地进行这一项练习,有益于培养学生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增强语感,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可见,在高年级诗词教学中恰当运用比较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也能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辨,在思辨中成长,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吴塘实验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