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视角下小学花样跳绳教学策略探析

2019-10-09 05:04左姗姗
考试周刊 2019年68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合作学习

摘 要:为增强小学生体质,当前的很多小学开展花样跳绳课程,但是从课程开展质量来看,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基于对合作学习教学法内涵的研究,本文提出了小学花样跳绳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应用方式,提高花样跳绳教学的质量,达到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

一、 引言

当前的小学花样教学活动开展中,一些教师只教授学生基本技巧,要求学生独立练习。由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这种统一性的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上的作用效果不同,显然无法满足当前提出的个性化教学要求,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 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内涵

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内涵是通过建设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讨论自主练习,提高全体学生的练习质量,更好掌握花样跳绳的技巧。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开展流程如下。

(一) 教师分组

教师分组为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最重要内容,教师分组的合理性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质量。当前的教学法研究中,并未提出具体的分组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为教师从小学生身体素质的角度出发,确保组内成员的身体素质相近。在这种分组方式的应用中,学生之间能够更好交流,共同开展练习活动,另外教师也能够根据小组素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为跳绳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在完成分组工作后,由于不同小组学生的身体素质、跳绳技巧掌握情况不同,教师需要应用不同的知识讲解策略。该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方式除了传统方法中的理论讲解,还需要涵盖实践讲解内容,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学习花样跳绳技巧。教师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要重视讲解方式和内容分级工作,选用最佳方式开展教育工作。

(三) 课后练习

事实上,合作学习方法体系中还包括课前预习部分,但是对于花样跳绳运动来说,课前预习活动的开展要求不高,教师可以忽略这一教学内容。在课后练习中,不同小组适用的练习方法和练习强度不同,教师在完成练习要求和练习项目的讲解后即可让学生自主完成研究工作。另外合作学习中,不同小组成员发挥的作用不同,教师需要能够展现这一内容,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在小组中设立练习小组和监督小组,在课后练习中发挥不同作用,在后续练习中转换身份,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练习中。

三、 合作学习视角下小学花样跳绳教学的开展策略

(一) 教师分组阶段

教师分组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基础,该过程需要按照上文中提到的方法完成工作,本文提出的分组步骤如下。

1. 体能考察阶段

小学生的体能有很大不同,为确保小学生的训练量适配体能,需要优先开展体能考察工作。教师的测试项目包括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耐力、爆发力等,耐力与爆发力测试项目为500m长跑和50m短跑,身体协调性测试项目为双杠中的简单项目,比如摆越等,教师在该过程中记录學生的成绩和动作完成质量,为后续的分组工作奠定基础。

2. 技巧考核阶段

技巧考核对象为学生当前对花样跳绳技巧的掌握程度,教师在该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一些基本的花样跳绳技巧,例如双臂交叉式跳绳,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教师在该过程中记录学生的跳绳质量,记录内容为学生的跳绳体态、跳绳数量、短时间跳绳技巧学习效率,对学生进行分组。

3. 正式分组阶段

正式分组工作的开展中,教师首先需要设定小组数量,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数量将学生平均分配,例如某班级有32人,平均分配方案有多种,教师从管理难度角度出发,将小组平均分为4组,每组8人。其次为设置小组成员,本文应用的案例中,由于教师将全体学生分为四组,教师从体能相似度和跳绳技巧掌握程度两个方面,将学生分为4个等级,并选择4名最优秀的学生作为组长,带领学生完成学习和课后练习工作。最后为其余成员安排,教师根据分析出的学生分级情况向小组中安排学生,确保小组中普通成员的水平基本相同。

(二) 知识讲解阶段

知识讲解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理论知识讲解,针对不同的小组,教师的讲解时间需要改变。例如建成的4个小组中,第一小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最好,并且已经储备了较多的花样跳绳技巧,针对这一小组,教师的讲解时间需要缩短,主要让学生开展练习活动,第二小组到第四小组的学生素质逐渐下降,教师对这些学生的理论讲解时间需要逐渐延长,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接受理论讲解教学。

其二为实践知识讲解,花样跳绳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一些学生只接受理论知识无法全面掌握花样跳绳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的方式辅助理论知识讲解。该项工作的开展对象为身体素质较差并且跳绳技巧掌握程度不足的学生,教师要延长实践讲解时间,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 课后练习阶段

课后练习为花样跳绳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在该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分配小组学生的职能,但又要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练习。本文提出的方法为教师要求学生建成两两监督体系,一组为监督者,另一组为练习者,在第二天的课后练习中,监督者和练习者的身份互换,这种相互监督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发现其余成员的错误,避免自身出现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发放记录表的方式督促学生课后练习。

当所有学生的花样跳绳能力提升时,教师建设组间监督体系,例如对于本文引例中的第三组和第四组,两个小组通过大量练习,花样跳绳技巧掌握质量大幅上升,小组成员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教师要求两个小组成员相互监督,探究对立小组成员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查缺补漏工作,同时也需要分析对立小组训练中具有科学性的训练方法,两个小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并存在一定竞争性,让小组中的成员主动参与课后练习。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模式的流程为教师根据班级学生数量开展分组工作,在完成小组建设后,根据学生素质讲解跳绳知识,并要求学生课后练习。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测试学生体能,并分析学生对跳绳技巧的掌握程度,保证组内成员素质相近,其次按照小组整体素质确定知识讲解时长,最后开展课后练习活动。

参考文献:

[1]陈晓清.合作学习视角下小学花样跳绳教学例谈[J].华夏教师,2018(34):61-62.

[2]许昆昆,杨凡.合作学习在跳绳教学中的应用[J].运动,2016(6):62-63+94.

作者简介:

左姗姗,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市正仪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