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宁
摘要:高校资助管理工作是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展开精准帮助是推进扶贫攻坚战略的关键环节。从当前高校资助情况来看,"粗放资助"状况突出,资助管理效率不高。对此,在精准扶贫视角下,各大院校应重新审视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不断革新资助模式,健全以“精准资助”为重点的新时期资助育人体系。
关键词:精准扶贫;精准识别;精准资助;资助效率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十八大会议中所提出的重要举措,明确了精准扶贫在现代社会中的关键性指导思想。精准扶贫主要指的是对于不同贫困地区环境、不同贫困户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资助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助、精细管理的过程。总书记的“精准扶贫”理念为现阶段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指明了方向,将“精准扶贫”思想的理念和基本内容引入高等教育的资助工作,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2016年初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提出未来大学生资助工作要尽可能实现“精准资助”。
实现高校贫困生的精准资助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是体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精准资助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对贫困户和低收入群体子女的帮扶,实现他们安心求学的重要保障。其次是改善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精准资助以"精准"作为核心,强调在对细节充分把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效率,让贫困生资助更有针对性,让更多的贫困生能够获得资助,从而实现了资助政策和资助资金的最大化运用,提高了资助资源的配置效率。
1 高校资助管理工作现状
不可否认,既往的贫困生资助在缓解学生家庭经济压力、保证学生学习权利、解除学生后顾之忧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然而,现在的资助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弊端,以经济资助为主要方式的现行的贫困生资助机制还并不完善,亟待进一步完善。
1.1 高校贫困生的精准识别有限,分类单一
精准资助首先要做到贫困生的精准识别。大多数高校采取的资助育人模式中,对贫困生认定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生源地开具家庭收入情况证明;二是详细填写家庭成员信息;三是学生日常消费情况。从现实来看,院校过度依赖相关部门的证明文件,对贫困生的实地调查走访很少。由于这些信息提供者主要是学生,院校在核实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为后续认定贫困生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并且每个地区对贫困生的认定标准都不同,贫困证明開具较为简单,造成贫困生无法精准认定。部分自尊心强的贫困生,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家庭情况,选择放弃资助资格。还有一部分接受资助的学生,事实上并不是贫困生。更甚者,极少数家庭条件优渥者,通过弄虚作假等方式,成为了"贫困生"获得了资助。这不仅严重干扰了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实施和资助资金的高效使用,而且还损害了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公信力,扩大了社会不公。
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对于贫困生的分类仅限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学生的其他情况关注较少,如即经济困难又学业困难的或是心理危机,就业困难等等,应做出更为精细的分类。也很少考察他们家庭的致贫原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帮扶策略。这不符合国家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也阻碍了精准资助的进程。
1.2 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方式欠缺,育人活动缺乏创新
我国当前贫困生资助方式有:助学贷款、无偿资助(各类奖助学金)以及勤工助学。这几种模式虽然能够有效缓解贫困生经济压力,但却也存在不足。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缺乏系统的帮扶规划。对大学贫困生而言,他们面临着物质匮乏和精神匮乏的"双重匮乏"状况。从物质层面来看,他们家庭难以承担他们就读期间的学费、生活费等,甚至极个别贫困生家庭还不能提供基本的物质需要。从精神层面来看,贫困大学生则存在各种心理障碍与交际障碍,比如在心理层面,还存在自卑、羞怯、失落等心理,感觉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由于物质匮乏,贫困生也大多存在兴趣爱好较少的问题,成长过程中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寻求物质增长方面,在人际交往中,则难以与同学打成一片,甚至被同学孤立等,从而陷入交际困难等情况。这就要求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物质资助,还要强化对大学贫困生的精神资助。增强他们的自律自强意识,培养他们努力奋斗的坚强品质。此外,过多的无偿资助则会让贫困生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产生强烈的依赖感,阻碍了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还应开发更多的类似于勤工助学的自助帮扶策略。
高校资助育人活动缺乏创新性,基本在于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征文比赛等,数年如一日。未能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改变。有时活动很多,面面俱到,但重点不突出;有时活动流于形式,为了完成任务而组织活动,特点不鲜明。比如,征文比赛,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同学来说,参与的积极性就不高,很多育人活动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怎样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且具有实际意义的资助育人活动还有待探讨。
1.3 高校资助管理工作效率偏低,未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
资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重复劳动。多数高校的资助工作以线下审核纸质申请材料(各种证明材料)为主。我所在院校每年约有23%的学生提交贫困生认定申请,只审核材料一项工作量就非常大。我校除审核纸质申请外,还辅以线上填报申请心理信息,资助管理人员审核的办法。虽然形成了一套网络管理系统,但并未与其他学校管理系统联通,未能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资助管理工作,反而增加了资助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既然已形成了独立的贫困生网络管理系统,就好充分运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打通各网络管理系统间的壁垒,建立更高效的网络管理体系。
2 实现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路径探析
2.1 优化贫困生资助管理机制,提高资助精准度
2.1.1 精确识别贫困生
识别贫困生是资助贫困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完成贫困生的精准识别,才能从源头上保障符合规定的贫困生得到资助,才能让国家的贫困生资助政策真正发挥最大的效用。
一是完善贫困生认定综合评价体系。降低既往过于依赖相关部门证明的评价模式,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贫困生认定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可与院校其他部门,共同构建家庭经济详情共享体制,参考档案等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可信度高的证明。二是严格审查申报材料,防止虚报瞒报,坚决抵制弄虚作假。对弄虚作假的申报学生,不能止于批评教育了事,要建立相应的惩罚规则,如追回所有发放的资助金等,按照规定严肃处理。加大对提交申报材料的学生进行抽样实地复核的力度,安排专门工作组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调查。三是联通相关网络平台,避免遗漏应助学生。如与银行系统联通,了解所有申请了助学贷款学生的情况,工作实践证明这部分学生确实家庭经济较为困难,这其中有很多同学会把助学贷款和助学金混淆,而没有申请助学金。要将尚未主动提出申请资助金的贫困生找出来,让他们了解国家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体制。
2.1.2 精确分类贫困生
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资助管理网络,细化贫困生的分类。如与学校教务管理系统联通后,可获得既是贫困生有存在学业困难的数据;与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联通后,可获得即使贫困生有存在心理危机的数据细化分类后,才能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帮扶,真正让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发挥实际作用。
2.2 改善贫困生资助方式,创新资助育人形式
院校应用建设性眼光及创新思维,在现有资助育人基础上,根据当前贫困生的发展规律,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地利用资金、人力及精神等方面,并要采取符合他们个人发展真实需求的方式,积极帮助广大贫困生解决实际问题,将提供帮助变成创造动能,深入探索与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可持续性自主育人机制。
院校无论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贫困生的帮助,目的都是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以健康的身心走向社会,自食其力,服务、贡献社会。在经济资助的基础上,要努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和提供平台、机会与条件,为其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培养受助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是心理援助。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因此高校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正确看待贫困,引导其树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对生活的自信,对自己做事能力的自信,同时加强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学会珍惜,刻苦学习,成长自己,回报社会。
二是学业帮扶。在传统的教育模式里,应试教育现象尤为突出,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基础薄弱,学习成绩滞后于其他同学,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因此学业帮扶需求较大,可以进行集中辅导,在线视频交流,成立互助学习组等。此外,可以与教务部门加强合作,减免这类学生的重修学费,为避免学生的依赖心理,先预付费,该门课程合格后再行减免。
三是能力培养。因为家庭经济的拮据,部分贫困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这导致他们很少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为让困难学子在激励的社会竞争中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条件,高校在组织校园内外的各种活动时,应积极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困难生参加,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
四是就业指导。与其他学生相比,贫困生的压力、焦虑更明显,他们能否顺利地进入工作岗位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前途,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繁荣与和谐。高校要为他们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专门服务,增强受助学生就业能力,促进贫困生的充分就业。
2.3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精细管理贫困生,提高资助管理工作效率
首先,院校资助育人管理部门应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化资助平台,与其他各部门共同创建贫困学生信息搜集、信息共享體系。这样院校资助工作人员只需要登录管理系统便可全面地了解学生家庭经济详情,既保障贫困生信息的精准度又能做到及时更新、实时管理,大大提高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效率。
其次,院校可构建大学生个人信息档案,全面记录贫困生在校期间所受到的资助方式及相应变化、经济状况的变动、社会兼职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大数据分析,找到有其他问题的学生,如对内心自卑、紧张、社交存有障碍等一系列具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加强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消除心理疾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此外,还可广泛地调动教师参与资助育人的热情与积极性,通过教师与贫困生之间结对等方式,由教师在学业、生活、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意识、综合能力、兴趣特长等方面对贫困生进行有效帮助与教育,构建常态化的师生帮扶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 徐君莉.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学生精准资助育人工作探索[J].高校后勤研究,2017(10).
[2] 邱宇德.浅谈精准扶贫对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7(37).
[3] 王顶娟. 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生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
[4] 周威灵.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5] 赵巧.立德树人任务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机制探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