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精神在城市环境设施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08 05:22李玉洁
世界家苑 2019年9期
关键词:场所精神公共空间

李玉洁

摘要:本文主要从现今城市环境设施在公共空间的应用现状与问题中研究场所精神在空间中的作用,从而总结场所精神应用的方式与方法。

关键词:场所精神;城市环境设施设计;公共空间

1 概述

1.1 城市环境设施

城市环境设施一般是泛指在室内外公共环境当中具有形式与功能相结合且为具体环境场所所需要的人为构筑物。公共设施的内容大而广,从大空间到小空间、从室内到室外、从单个设施到综合设施,只要有人生存的空间环境里无处不存在环境设施。

1.2 场所与场所精神

场所在百度中的解释为“特定的人或事所占有的环境的特定部分,指的是特定建筑物或公共空间活动处所”。挪威建筑师诺伯格舒尔兹认为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而在特定空间中具象物质的存在特性决定了整个统一场所的本质,而在一定时间内便会产生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属于现象学范畴,最早是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挪威建筑师诺伯格舒尔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在其著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提及人在一定的场所有了方向感后会产生认同感,从而获得归属感。而如果所处的场地的混乱陌生的则通常不会产生认同而无法获得归属感。

2 环境设施设计现状与问题

2.1 形态

工业化革命之后对于产品的批量生产导致现今不同城市不同场所内环境设施的形式雷同,千人一面,造成公共空间也缺乏特色。另外,小康社会的全面到来,社会文化软实力也在逐渐发挥作用,带来了社会价值观的巨大转变,公众的审美意识提升中对美的追求升级。从早期经济适用功能型的美到现在自由经济之下对于物体附加值的展现以满足公众审美对个性的彰显,无一不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去反映大众趣味而凸显公共空间类环境设施设计形态的趣味、多样与个性。

2.2 功能

后现代时代对环境设施的功能也开始有了更多要求,设施的功能被訴诸于多样化与信息化。20世纪中期前会根据物体的功能与适用性来肯定其价值,而将物体与功能无关的部分看作是空虚而加以否定,而到了后现代,存在于物体内部或结构功能之外的精神要素以及未知要素开始受到重视。可见环境设施的单一功能已经无法满足多功能的市场侵占,产品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3 参与感

城市环境设施是与人的参与联系在一起的,早期环境设施的存在也是我国在借鉴西方成功经验的同时在城市当中为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且改善人居环境而进行的。因此,环境设施为人服务,而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表现主要体现在内心与行为活动当中。行为活动主要是产品功能带来的,而内心活动是基于五感而产生的体验,因此通过合理的设计让公众具有更强的参与感才能提升场所的价值,而现今千篇一律的环境设施乏味且无趣,造成空间类型单一难以辨识,使得公众体验感差利用率低,使得产品价值无法体现。

2.4 场所精神的缺失

在设计中使其具有场所精神指的是展现场所特定的氛围,使得公众对这一场所产生特殊的感受与体验,而创造这一环境能够为特定的人群带来一定精神层面的享受从而获得方向感、认同感以及归属感。另外,现今场所精神的缺失也是存在于批量化生产时代的问题,使得现在的设计具有共性而不再具有个性。同时,现今其设计也忽视了城市与区域中所蕴含的文化与环境特性,而不同地区的公众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各有差异,这些环境当中人所固有的差异化产生了该区域所独有的整体特征。而当场所精神缺失将造成人对环境设施甚至环境的疏离感。

3 场所精神在城市环境设施中的应用

场所需强调归属感从而加强场地与人的联系,而环境设施的设计需因地制宜与环境产生联系。奥地利建筑师西特(Camillo Sitte)曾提到各种设施应该尽可能从属于它所在的空间的性质。因此,如环境当中的长椅造型色彩形式也应该与周围的环境相统一。另外,环境设施的设计是为大众服务而更强调以人为本,因此更需要关注人精神层面的需要,只有对人需求的探索与考虑才能设计出为人所需要的环境设施,使得人处在这样一个空间当中才会感受到场所的独一无二且具有识别性,场所精神也就出现才会发挥作用。

而场所精神通常是从环境设施带给人的主观体验来产生,包括环境设施所固有的形式所带来的感观与体验中的心理情感两部分。形式上的感受主要是来自于视觉体验中物体的形态、材质、色彩;而心理情感主要是体验、情感与人性。

3.1 形式感受

场所精神运用在环境设施设计当中主要是从设施的形态、色彩、材质来展现。设施的形态主要是通过点线面的构成来完成,发挥场所精神的导向作用可通过提取本土具有特色文化性的元素,使设施是能被当地使用者理解感知的。同样,色彩是最为直观的,如不同的色彩所表达的情感会有区别,而选择与场所环境相协调的色彩不仅能增加场地的完整性也能带给体验者视觉冲击而创造场所精神。另外,材质所固有的质量、色彩与肌理甚至是材质的产地也会影响到环境氛围的营造。

3.2 情感体验

通过场所精神的导入而创造出场地氛围感而增强使用者的体验感受以实现更优服务。因此,使用者的心理因素、情感需要是设计时必须去强化而进行精神层面的体验式设计。而场所精神的应用必然是促使环境设施的设计带到反思水平的情感高度,而使体验者能够具有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环境设施中考虑场所精神的运用不仅是促进人对于产品使用的满足感,更是对人心理上需求的思考。

4 总结

当代设计为大众服务需要去发现环境设施功能以外的部分,那些我们称之为设计、感受以及眼睛所无法看到的实体与精神上的东西,在这个时代会变得更加重要,设计需要创造更多可供人感知需要的东西,日本设计师黑川纪章在《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当中提及在当今社会所消费的不再是物质,而是形象、信息、符号与情调,是有附加价值的产品。而通过场所精神的引入应用会带来环境设施与人的和谐,公共场所与人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挪)诺伯舒兹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 (日)黑川纪章著;覃力等译.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场所精神公共空间
人类学视域中的环境艺术设计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
“场所精神”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