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丽
摘 要:谢灵运和华兹华斯所处的时代和背景完全不同,但他们都是杰出的自然诗人。中西方作为不同的文化体系,所孕育的自然诗存在着质的差异,但在“自然”这一客观主题上,两位诗人还是有很多共通之处,本文从三方面来分析他们的生命共同体共鸣。
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命共同体;谢灵运;华兹华斯;自然诗
一、什么是生命共同体?
在18世纪以来的英国文学中“共同体观念”(the idea of community)空前生发,由于快速“进步”给社会带来了迷茫,人们对共同体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群起为遭遇工业化、现代化浪潮冲击而濒于瓦解的传统共同体寻求出路,并描绘出理想的共同体愿景,而在其背后,不乏社会转型所引起的焦虑,为化解焦虑而谋求对策。迈入21世纪,人类工业化文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对经济利益无所顾忌的追求,导致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运动的不断高涨,我们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生态革命。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经历了雾霾的痛楚后,文学评论界也开始转向生态视角,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学诗歌,试图从意识领域里找到缓解或解决生態危机的途径,平衡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优秀的文学家、批评家大都有一种“共同体冲动”,即憧憬未来的美好社会,一种超越亲缘和地域的、有机生成的、具有活力和凝聚力的共同体形式即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课题基于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基本理念,即整体,和谐,多样化和相互依存的原则。谢灵运道家“人法自然”的基本生存原则及华兹华斯在他的诗歌中阐发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展示了人要尊重自然,合理开发自然,善待动物,合理利用并积极保护动物,脱离自然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会造成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弘扬关怀自然,崇尚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思想,对人类追求精神生态的平衡和谐注入了新力量,继而实现环境与人和谐统一。对谢客和华氏诗歌中生命共同体的对比研究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需要走出诗的高雅殿堂和摆脱文本桎梏,改变文学研究对环境危机漠不关心的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对人类种种社会活动采取积极参与的态度,对迫切的社会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使得文学研究和创作也能“与时俱进”,与人类社会的种种现实以及时代的精神密切结合。
二、生命共同体在谢灵运及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体现
谢灵运和华兹华斯所处的时代和背景完全不同,但他们都是杰出的自然诗人。中西方作为不同的文化体系,所孕育的自然诗传统存在着质的差异。在中外诗歌之间,存在着众多相似的情况,这是诗人在各自国家和民族的现实生活中观察、体验和加工塑造的结果。两位诗人分别是中英自然诗歌的杰出代表。他们生活的时代和所处的文化背景大不相同,但在“自然”这一客观主题上,还是有很多共通之处。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决定了如果人的行为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人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那么自然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人利用自然的程度使人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如何。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有重要的意义。两位大家很多作品与社会生态热点问题相关,下面将从三方面来分析他们的共鸣。
(一)生活经历
谢灵运幼年时寄养在与家一江之隔的钱塘,在美丽的话子湖畔度过他的少年时代,这期间西子湖的钟灵毓秀孕育了他早期丰富的生态意识和审美;生于英格兰北部肯勃兰的小城考克茅斯乡村湖区的华兹华斯,读书期间经常到湖区周围的大自然中玩耍嬉戏,游憩于秀丽的山水之间,他们少年时期与大自然结下的情缘对他们后来诗歌“情深于山水”产生很大影响。
谢灵运出生世家经历了家族衰落,华兹华斯幼年丧父丧母从中产沦落为孤儿寄人篱下,早期的坎坷对他们创作产生的影响,归隐促使他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孕育了自然诗生态思想的萌芽。他们一生中都遭遇了重大的社会变革,谢灵运生活在政治动荡的年代仕途不得志,华兹华斯亲历了血腥的法国大革命,这些变革对他们的思想与创作产生冲击,促使他们在自然中寻找平静,从大自然中得到快乐,得到启示,得到心灵的自由,并最终确立了他们作为自然诗人的风格。
虽然出身有高低,但两位诗人却均对政治怀有各自的理想,而又在现实中无由达于理想,或者在幻灭中隐遁湖畔,或者在徘徊中放迹山水。也许他们注定了不是为政治而生,注定了要在诗人这个身份上得到彼此的桂冠。也许在自然中,在对自然的诗意书写中,他们隐隐地体会到了另一种达于人生理想的方式。第二,尽管他们有着不同的童年少年的经历,但自然对他们却一样地是不吝啬,都给他们造成了亲切难忘的印象,并成为后来他们诗歌的主题,成为他们不断要回忆或者探访的家园,虽然他们应对自然、建立精神家园的方式并不相同。第三,虽然他们虽然主要以诗人的身份被我们所熟悉,但其实他们都可以算作是学人。
(二)思想与宗教
两位诗人都具有深刻的宗教思想背景,道教与基督教分别形成了谢灵运和华兹华斯诗歌的生态思想基础。作为对中国传统思想道教的继承与发展,道教在“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论、物有物性”的法则之外,赋予了大自然更加丰富的内涵,教导每个人要用心感受周围的事物,热爱生活,享受生活。道教的中心思想就是“自我、平常、和谐和循环”也就是万物循环、太极长转的道理,从而使人类在大自然中获得广泛和深刻的启迪。而在基督教看来,自然与人类皆是上帝的创造物,二者的关系是平等的。自然万物是上帝的创造,同样闪耀着上帝神性的光芒,能够与人类心灵相通。上帝是终极精神,是世界的源泉;自然是上帝和人之间的媒介,扮演着保护者与疗伤者的角色。
(三)作品的分析
文学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化反映,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表现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同关系是颇为正常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在谢客山水诗中生态物种多元共生,自然万物都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呈现出一种“物我合一”的相融状态;在华氏的自然诗中,自然被人们顶礼膜拜,生活在其中的人甚至试图与之认同,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合一。而在少数情况下,尤其是当人们改造自然、重整环境的欲望无限制地膨胀时,呈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紧张的对立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中外文学作品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主题。人类的现实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但关键问题是我们该如何看待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究竟是按照客观的自然规律来美化自然还是按照人的主观愿望来改造自然?这无疑是两种不同的生态观,而生命共同体思想不反对改造自然,但更倾向于前者,人要尊重自然,要善待动物,合理开发自然,脱离自然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会造成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疏远。
如谢灵运的《登江中孤屿》:“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诗的前六句告知读者诗人如何在永嘉江中偶然发现了孤屿山,接下来的“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用壮阔而明亮的景色对“孤屿媚中川”的“媚”进行了生动的注解,因为孤屿山一直没被人发现和欣赏,故保留了原生态的美丽。另如華诗《水仙》:“……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象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全诗以青山碧湖为背景,金色水仙为主体,动静结合,绘制出一幅对比强烈印象深刻的山水画,画中的花朵、星星都处在不断变幻的舞蹈旋律之中,并与勃勃生机和永恒的和谐相联系。他们把自己目击的山光水色、朝霞夕霏用细腻的手法以诗歌形式表现出来,尽情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客观上提供一种人与山水融合的审美范式,的确给当时的诗坛带来新风,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自然山水景物也由此正式进入人们视野,引发了学者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从而确立了他们在山水诗的声誉和地位。
如堪称谢灵运山水诗杰作之~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这首诗写他从石壁精舍回来,傍晚经湖中泛舟,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秀美晚景,很像一篇简短的山水游记。诗中没有明显强调诗人的自“我”,而是将自己融入景物中,不仅从时间上展示了山水的绚丽多姿,而且从空间上呈现了山水的立体景色,突出了中国诗歌“以物观物,客观自然”的特点。诗人将“清晖”“云霞”“林壑”以及“稗草”写得栩栩如生,从岸边的山林写到天边的云霞,从湖中的荷叶写到稗草,观察人微,描绘出船行湖中时夕阳照耀下的青山绿水,透出宁静致远之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俨然一幅动态晚景美图。华兹华斯的山水诗杰作《丁登寺》写于1798年,诗人独自游览了丁登寺废墟附近的瓦伊河五年后,携妹妹多罗茜故地重游。怀着对往事的深刻追忆诗人多次强调“我”再一次聆听潺潺的小河流水,享受村舍、悬崖、山泉和果树带来的宁静心境。全诗不断表达主观“我”的感叹,随后的成长使诗人幡然领悟,大自然正如他的养育者和导师,不断教诲和帮助他。华兹华斯在诗中虽没提及丁登寺,却巧妙地把寺院所象征庄严肃穆的气氛贯穿于诗,蕴含在诗人所为之歌唱的丛林、果园、牧场、农舍、大海、落日、高山中,涛人把自我完全放人诗里,朴实自然,诗中有我,我中有诗,时刻流露出对诗中主客分离痕迹的弥补,达到人与山水物我交融。
三、结语
“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以生态哲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生物与其环境间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组成的生态系统,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自然观及中国古代丰富的生态智慧,是人们对生态问题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和态度。在面对生态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所提出的一系列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等的关系问题时,人们陷入更深更广的探索求解过程中,逐渐扬弃原有思想,产生更趋成熟和合理性的生命共同体思想。党的十九大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告诉我们,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生命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并强化,是人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问题突出的结果,解决的是人类与自然如何共存、和谐一体的问题。
通过比较谢客和华氏诗歌中生命共同体,弘扬精神生态的平衡从而实现生态和谐,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建立,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Bate, Jonathan. Romantic Ecology: Wordsworth and the Environmental Tradition [M].London: Routledge.1991.
[2]Blank, G. Kim . Wordsworth and Feeling: The Poetry of an Adult Child.[M].Madison: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1995.
[3]冯静芳. 生态美学视野下谢灵运的解读与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高彩霞,叶平.从中国古代文化探索生态美学的两种审美取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5]江舒桦.《丁登寺》与自然的再现[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
[6]江建军.华兹华斯— 一颗困扰心灵[D]. 浙江大学.2002.
[7]李文初. 中国山水诗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8]吴笛.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中西诗歌自然意象研究[D].浙江大学.2004.
[9]殷企平.华兹华斯笔下的深度共同体[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10]曾建平. 自然之思: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探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本文系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院级科研项目成果,项目编号为KY2019R01。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