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语文能一生受益

2019-10-08 08:17王树仁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8期
关键词:数理化债主文学名著

王树仁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是那些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的学生家长在教诲子女时常说的。那么,这句话对不对呢?不能说不对。因为肤浅地从字面理解,这句话是说,学好了“数理化”,长大就可以当“科学家”了,成为“科学家”的人,还怕啥?然而,仔细一琢磨,那就是怎样才能“学好数理化”呢?演算也好,做实验也罢,仅凭着认识阿拉伯数字和各种符号及记住了各种公式,就能学好数理化吗?当“科学家”,就得写有理有据的“科学论文”来证明自己在某一科学领域有很高深的造诣吧?但“科学论文”是文章,写文章是不能用演算过程和各种公式来堆砌的呢?这么一说,有的同学肯定会问:那“学好数理化”要有什么做基础?笔者的回答是:这个“基础”就是语文!当然,这绝对不是说只有学好了语文,才能学好数理化;而是说不好好学习语文是学不好数理化的。大道理笔者不想讲,仅举下面一个例子来说明。

华罗庚是著名数学家。他在初中读书时,读了胡适的《尝试集》卷首的一首七言序诗,即“‘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后,经过认真分析,认为这首诗在逻辑上犯了错误,于是就在所写的读后感中分析说:诗中的第一个“尝试”是说一试就成功的事情世界上是没有的;诗中的第二个“尝试”是说自古以来的成功都是从一次一次的尝试得来的。两者的意义迥然不同,决不能把第一个转化为第二个,更不能用后一个尝试否定前一个尝试。当时,胡适是很有名气的文人,一个十四岁的初中生。能发现胡适逻辑上的错误,这说明他不但认真学习语文了,而且还学得很好。如果语文学得不好,到1930年,仅靠自学数学的华罗庚是不可能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纠正一个大学教授错误的数学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的。“妙人儿倪家少女”是在民间久已流传的一上联,并被称为“千古绝对”。因为其是一种“拆字联”,即联首的“妙”字要拆成联尾的“少女”二字,而中间的“人儿”则要合成为“倪”字,要对的下联也必须符合这些条件,所以多少年来也无人对出。1981年4月,华罗庚在合肥讲学时,住在稻香楼宾馆。一天,他看见一个姓倪的服务员后,就想起了这副“绝对”,这时,正巧被派来照顾他的张医生也在场,于是,华罗庚慧目一转,马上就对出了下联。联曰:“搞弓长张府高才。”此例说明,学好语文,又对数理化感兴趣,就可能成为“科学家”,而科学家都是具有深厚语文“功底”的。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可不管“语文”是不是“基础”,因为我从没想当这个“家”那个“家”的,所以学不学好“语文”无所谓。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就算你不想“成名成家”,你总得生活在大千世界中吧,当干部也好,当普通劳动者也罢,你总得接触社会。接触社会就得和人打交道。怎样和人打交道?那就得用语言来表达,用文字去交流。而“语文”的含义恰恰是由“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两部分组成的。这就是说,任何人都必须学好语文,不然,就无法接触社会,就很难同别人打交道。若不信,请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文革”中有这样一个干部,在面对几百人念由秘书给写的讲话稿时,竟大言不惭地高声念道:“林彪和孔老二是一棵秧上的两个爪,我们决不能跟着他们往牙路上跑。”要是学好了语文,能把“瓜”念成“爪”,能把“邪”念成“牙”,因此引起爆笑吗?有一个普通人,向债主借了五千元钱,并写了一“借五千元钱”的借据。过了一段时间,他向债主还(huán)了四千元,债主就让他在借据上写了“还欠款四千元”六个字。又过了一段时间,当他去还(huán)剩下的那一千元时,债主说,“不对呀,你还(hái)欠款四千元,怎么拿来一千元?你看,你在借据上写的是‘还(hái)欠款四千元啊!”他说:“我明明写的是‘还(huán)欠款四千元,你怎么说‘还(hái)欠款四千元?”这个农民若是学好了语文,知道“还”是个“多音字”,是肯定不会写让债主“钻空子”的“还欠款四千元”六个字的,如果写成“已还欠款四千元”这样的七个字,就不会到最后“多还(huán)”三千元了,因为“已还”两字只能读作“已还(huán)”,是不能念成“已还(hái)”的。

另外,就笔者本身而言,早年在中学时代读书时,就从不“偏科”,在认真学习“数理化”的同时,也认真地学习语文,而且还在课外时间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诸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战争与和平》《青春之歌》《红岩》《红旗谱》《红日》《林海雪原》和《暴风骤雨》等等。现在回想起来,感到这些名著当时对自己正確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的。学好了语文又阅读了一些文学名著,也使自己当时的写作水平不断地提高,并为自己后来写诗著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笔者断言,自己如果不是在中学时代学好了语文和阅读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时至今日是绝对写不出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体育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名人传记》《散文百家》和《语文世界》在内的全国190多家报刊上发表的900多万字的4400多篇(首)诗文,并出版了《报刊登载亦成书》《公开发表的党史文章汇集》和《语文百科知识汇集》三部书籍(每部均超过40万字)而被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的。

综上所述,完全可以这样说,任何人都得学好语文。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笔者认为,学校是学好语文得天独厚的地方,因为谁也不能参加工作了在用到什么“语文知识”时才学什么的。因此,希望同学们在老师精心教授的过程中都要学好语文,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因为学好语文能一生受益!

猜你喜欢
数理化债主文学名著
PPT大战Excel:“债主”恋人助他“闹天宫”
文学名著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论高中数理化知识对生物科学专业的引导作用
分析高中数理化学习中的整体思维
中国再次成为美国最大“债主”
Back to the Classics
神回复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