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1]语文阅读课堂须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开展,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发表独到见解,张扬阅读个性与风采。细读文本可使学生在读懂、读透、读悟的基础上,领略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感受文本的内核与奥秘,从而培养学生揣摩字词、分析语句、解读文本的阅读鉴赏能力。基于此,笔者以部编教材中的《植树的牧羊人》为例,阐述渗透“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四个“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细读教学策略,待方家批评指正。
一、于“符号运用和沟通表达”中刺激语言敏感度
“符号运用与沟通表达”是指“运用各类符号表情达意的素养,能以同理心与人沟通互动”。[2]语言是微妙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一笔之误,便有天壤之别”。语言是丰富的,言说方式的背后蕴含着无尽的内容。语言是艺术的,“炼辞得奇句,炼意得余味”。南帆先生说要沉入词语;吕叔湘先生说从语言出发;王尧先生说在汉语中出生入死。
笔者在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时利用抓标点符号的作用和动词的表达效果等形式,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课文原文:“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幻灯片出示:“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挖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在对比阅读的引导中,学生发现幻灯片出示的语句与原文中“戳”“仔细”和感叹号存在三处区别。学生从“戳”这一动词读出牧羊人在土质坚硬、环境恶劣的荒原上种树的不易与艰辛,从而感悟牧羊人慷慨无私、不求回报的优秀品质与崇高精神;学生从“仔细”这一形容词看出牧羊人明知橡子发芽生长的概率极低也信心满满地付出的精神风貌,体悟出牧羊人植树时小心翼翼、呵护备至的情态,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内在情感呼之欲出;学生从感叹号读出与句号的区别,利用情感的加重、语气的延长、语调的上扬表现“我”对牧羊人植树意外、惊讶、惊诧的情感。
二、于“系统思考与解决问题”中锻炼思维灵活性
“系统思考与解决问题”是指“理解情境全貌,并作独立思考与分析的知能,运用适当的策略处理解决生活及生命议题”[3]。固化的解读造就僵化的思维。钱理群先生说教育要“去掉把人培养成驯服工具的教育理念与体制之弊”。阅读也要“去弊”,去掉把思维训练成条条框框、死气沉沉的阅读观念之弊。
《植树的牧羊人》中描写“我”和牧羊人的三次见面,层次分明、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很有规律可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给出可行的操作建议和路径指引,促进学生形成整体思维与局部思维的能力。课文最后三段极为精简,笔者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给出阅读支架,圈点勾画“重点语句”,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首先,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句是老人在高原种树后的“高原变化”。“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其次,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句为“评价老人”起画龙点睛的作用。“1945年的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然后,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句为点明时间的“行文思路”。“那年,他已经87岁了。”最后,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句为描写“老人特质”的语句。从这四点出发,引导学生回归前两次牧羊人与“我”的见面情况,进而收获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和互谈体会的渠道,学生思维的火花发生激烈的碰撞。细读文本要把文本内在的特征与潜质发掘出来,这是细读文本的“去弊”,也是钱理群的“去弊”。
三、于“艺术涵养与美感素养”中涵养审美精致感
“艺术涵养与美感素养”是指“欣赏各种艺术的风格和价值,了解美感的特质、认知与表现方式,增进生活的丰富性与美感体验”[4]。审美的粗糙源于阅读的粗糙,审美的精致离不开阅读的细致。教师应引领学生穿行在字里行间,伸出柔软的有温度的双手,敏感地试探、触摸、感受文字的体温、深浅,并因为审美而感动。
对牧羊人立体性格的审视,需要教师逐字逐句的指导方可全方位感受其人格魅力与人性光辉。从“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中抓住“一直”读出牧羊人有毅力、能坚持的品质;从“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中抓住“十万”“两万”这样的数量词读出牧羊人做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性格;从“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读出牧羊人坚定的信念;從“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读出牧羊人自信、平和的一面;从“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读出牧羊人给荒原带来灌溉的滋润与丰饶;从“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屋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读出牧羊人踏实沉稳的生活态度;从“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读出牧羊人不爱说话、不张扬的形象。“千载以下有知音”。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文本的引导与控制之下,发掘未尽之意,联想未写之物,体悟未知的韵味。
四、于“规划执行与创新应变”中开拓文化多元化
“规划执行与创新应变”是指“规划及执行计划的能力,并试探与发展多元专业知能、充实生活经验,发挥创新精神”[5]。利用专业的文学理论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是有效可行的,是探索文本文化内涵的前卫之举。牧羊人植树的行为意义将文本指向“人与自然时空”的哲学思考。
从哲学范畴的“时间”“空间”“人物”这三个维度把握《植树的牧羊人》的文化内涵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三个角度如何两两对应展开是对学生规划执行能力的测探,而两两配对后的哲学思考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衡量。文本开头和结尾的空间环境描写迥然不同,荒芜死寂与绿意盎然的强烈反差中凸显牧羊人的丰功伟绩和杰出贡献。这是“空间”——“空间”的文化思考。文本将一位孤苦平凡的老人置身于广袤无垠的荒漠中,无尽的空间中安放着一个渺小的人物,凸显出牧羊人的坚强和伟大。这是“空间”——“人物”的文化思考。阿尔卑斯山地的空间发展与牧羊人35年如一日的付出形成反差,漫长的几十年于环境变迁又是极其无力的,不禁陷入时空的深邃叩问。这是“空间”——“时间”的文化思考。作者着眼于三个时间点刻画不同的牧羊人,有意告诉读者“他”有愚公的坚定毅力和非凡勇气。时间证明了一切。这是“时间”——“时间”的文化思考。牧羊人35年心无旁骛地做一件小事,他种出了宁静致远,他种出了执着追求,他种出了悲壮之美。这是“时间”——“人物”的文化思考。恶劣环境下众人纷纷逃离与牧羊人的安然坚守形成对比,无形中凸显牧羊人的无私伟大、卓尔不群。这是“人物”——“人物”的文化思考。
一言以蔽之,从细读文本着手可有效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细读品味可使学生领会出文本隐藏的“话语蕴藉”,在“细嚼慢咽”中发展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斟酌推敲”中领略字词句章的内涵,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审美力和思维力。从此,“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花朵便悄然绽放,馥郁芬芳,惊艳岁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2][3][4][5]黄光雄,蔡清田.核心素养:课程发展与设计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9,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