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渗透渠道探微

2019-10-08 14:29赵丹凤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9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学

赵丹凤

[摘 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展开民族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专业素质,而且能够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形成带来正面影响。教师要建立民族音乐教学的自觉意识,在教学内容选择时,适时补充民族音乐内容;在音乐教学中,适当为学生布设更多民族音乐学习的实践活动,对学生展开全面的民族音乐素质培养。

[关键词]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渗透渠道

[中图分类号] G623.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7-0041-02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组成部分的民族音乐,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也有积极影响。因此,教师要先建立民族音乐教学意识,通过多种信息手段整合民族音乐素材,并适时补充民族音乐内容,从不同方面、不同视角展开教学调度,促使学生形成民族音乐学习的情感。

一、补充民族音乐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大量的民族音乐内容,教师应依据教材展开教学,让学生自然接受民族音乐的洗礼。但在很多的教学单元中,民族音乐内容相对较少,教师可利用多种信息搜集渠道,补充一些民族音乐教学内容,给学生带来更多民族音乐学习的机会。在民族音乐内容选择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特点,提升民族音乐教学内容的适合性。如学生对流行音乐感兴趣,教师不妨引入流行音乐,将带有民族音乐意味的流行音乐作为重要选项,这样可以快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例如,教学苏少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彩色的中国》时,教师先让学生打开地图,找到歌曲中所说的“碧绿的平原”和“金黄的沙漠”,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容。在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后,教师展开拓展设计:“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你对少数民族有多少了解?你熟悉的少数民族乐器有哪些?”学生快速展开学习互动: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瑶族、苗族、朝鲜族、蒙古族、侗族等,其音乐乐器有芦笙、冬不拉、马头琴、巴乌等。教师随后运用芦笙演奏了一段民歌,学生深受感染。

上述教学,教师引入少数民族乐器,并给学生展示演奏,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学生对少数民族乐器比较陌生,教师以此作为教学拓展的方向,给学生以更多新的学习体验,获得了好的学习效果。

二、借助媒体渗透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众多,教师在具体教学设计时不妨借助多种媒体手段,搜集民族音乐内容,展示民族音乐作品,与学生展开多元互动,丰富民族音乐渗透的途径。民族音乐内容的信息搜集,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搜索平台,将学生喜欢的民族音乐作品进行整合筛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多元化展示。民族音乐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多媒体是教师的重要选择,也可以借助民族乐器进行直观演示,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契机。同时,教师要注重发动学生展开民族音乐展示活动,让学生以自己最喜欢的形式对民族音乐作品进行直观演示,以调动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主动性。

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将民族音乐以多种媒体形式展示出来,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感知是比较丰富的。例如,教学《采莲歌》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这首歌曲,再给学生布设思考问题:“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四个乐句有什么特点?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学生倾听歌曲后,纷纷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此歌曲欢快灵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也有的学生说此歌曲带有民谣的特点,反复咏唱,能给人以鲜明的节奏感。教师对学生的思考情况进行解读:“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欢快活泼,节奏感极强,旋律灵动,具有民歌民谣的相关特点。在你熟悉的民谣中,你能够找到类似的歌曲吗?”问题提出后,学生再次进行思考讨论,使课堂学习向纵深发展。

上述教学,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歌曲,并以此作为学习起点,发动学生对歌曲展开讨论分析,然后从民歌民谣的角度进行引导发动,成功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学生对民歌民谣有特殊的情感,教师以此作为教学的调度点,其教学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三、延伸民族音乐教学维度

课堂教学中,为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教师不妨给学生布设更多的学习活动,或者延伸课堂教学维度,以提升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自觉性。民族音乐内容学习时,教师需要借助多种教学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帮助;也可以为学生布设一些演绎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接受民族音乐;还可以利用民族音乐乐器展开相关的学习,引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另外,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难让学生建立完整的民族音乐认知体系,所以教师需要延伸课堂教学的维度,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民族音乐。

例如,《杨柳青》是一首江苏民歌,音乐旋律蕴含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教师先为学生示范演唱,学生听时情不自禁地跟随教师歌唱。学生对这首民歌比较熟悉,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旋律。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讨论:“这首扬州民歌是人们在劳动时哼唱的,发挥你的想象力,思考一下,一边劳动一边歌唱是怎样的情景呢?”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引导学生在音乐氛围中进行讨论学习。有的学生说,我们的劳动人民是能歌善舞的,常一边劳动一边唱歌,让我们想起了刘三姐对歌,这应该是一种享受生活的状态,即劳动者用歌声传递情绪,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有的学生说,我们平时在家里干家务活时也会听音乐,或者哼唱歌曲,这种感觉是特别美的。在课堂结束时,教师为学生布设一个训练任务:“课外搜集民歌信息,准备参与课堂展示,要用演绎的形式呈现出来。”……

上述教学,教师让学生展开学习讨论,对民族音乐进行深度感知。特别是为学生布设民歌搜集任务,有效延伸了课堂教学维度,同时让学生课外学习民歌,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这对促进学生民族音乐学习有更多的积极影响。

四、丰富民族音乐鉴赏实践

丰富民族音乐鉴赏实践活动,这是音乐课堂的重要追求。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为学生布设更多的音乐实践活动。如民族音乐作品演绎、民族乐器演奏比赛、民族音乐演唱比赛等,都属于比较适合的民族音乐学习实践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做出选择,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

民族音乐有地域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感知民族音乐作品时,需要根据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展开相关设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体验机会。例如,《打麦号子》是一首靖江民歌,歌曲以领众形式演唱,演唱时要讲究呼应配合。于是,教师为学生布设演绎任务:“以小组为单位,现场演绎这首民歌,需要自行创编相关动作,由一个同学负责领唱,其他成员配合应答,体现真实的劳动场面。”任务下达后,学生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查找相关材料,进行集体演绎活动。教师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课堂学习气氛浓郁。为让学生构建有形认知,教师专门为学生准备相关的视频材料,学生观看的热情很高,并在观看中掌握了基本的操作要领。课堂演绎活动开始,学生都能够积极表现,课堂教学被推向高潮。

上述课堂演绎活动,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学生对课堂演绎有特殊的情结,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展开布设,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首民歌非常适合学生展开集体演绎活动,加上教师的到位指导,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

总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是音乐学科教学的重要追求,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求,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助力支持,应该引起我们音乐教师的广泛关注。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音乐教学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