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路上“听取蛙声一片”

2019-10-08 05:34宋凌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

宋凌

摘 要:新课改视角下,小学教学教研应以深度内化引领教研,使之“万树梨花开”;以高效课堂促进教研,使之“海阔凭鱼跃”;以微题研究拓展教研,使之“天高任鸟飞”。沉浸在这样的“躬耕”中,更多幽微渐渐被我们所洞见,更多真相和遭遇被我们所发现,剩下的,也许就是在心灵和精神成长的同时,去演绎教学精彩,去滋养学生品性,去打造生机盎然的教育新时空。

关键词:教育教研;深度内化;高效课堂;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8B-0060-02

置身课改中,如何将教学和教研管理理念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从而真正营造有利于孩子创新发展的人文环境,也就是把系统的教研理念转为生动的实践策略,把普遍共性的理念內化为新鲜的个性化教育行为,是最艰难、最生动、最有效的,也是最需要创新的。学校应引领教师通过深度内化、高效课堂、微题研究等,“共同耕耘出稻花香里‘听取蛙声一片的教育田野”。

一、以深度内化引领教研,使之“万树梨花开”

无疑,教师的成长中,通过台上一节公开课收获同行的掌声和有关部门的奖杯,固然是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台下的读书、内化、积累、思考和提升更重要。当个人的“内环境”变得丰富、精彩、厚实时,才有能力“聚沙成塔”,才有能力面对课堂中的意外生成,也才有勇气直面鲜活、复杂且多变的学生。基于此,学校必须组织教师进行深度学习、深度内化和深度反思,使之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般的多元景象。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应盲目照搬,而应吸收内化。应鼓励教师以随笔、反思等方式随手记下感悟心得,然后思索可以把哪些“招儿”用在教学的哪个环节乃至哪个点上,如何利用其中的观点给教学“打补丁”,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使用这些“招儿”,让教学历程变得意蕴十足,让学生的内心开出灿烂的花儿……渐渐地,大家都认识到,从读书到内化、从开悟到实践、从思考到运用,不仅仅是理念上的“由此及彼”,也是教学行动上的“由此及彼”。

“互联网+”背景下和课改新理念下,仅仅依靠纸质阅读和理论培训是不够的,还需微信群、QQ群、数字化平台、智慧校园平台等现代化技术培训。

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技术应用能力,我们每学期进行三次专题培训,培训后随即进行心得交流与整理,通过教师个人自修、实践予以深化。翻开学校的培训记载,每学期三次的培训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比如,第一次培训主题是“微课的制作”,第二次是“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介入”,第三次是“微课在课后的拓展应用”。培训中,我们变照本宣读为实操研训,变平面阅读为立体感悟,变静态接受为批判内化。内容上,注重技巧性、知识性、人文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统一;呈现上,注重声光色的展示,多种方法的介入和讨论。

在“深度学习内化”教学改进和教研方式转变的活动中,我们着手进行教研方式的转变,设计灵活多样、不定时、不定期、没有固定程序的教研活动,然后再根据教研活动制订极富挑战性目标,不断进行“深度学习”教学改进。这便能体现教改、教研的灵活性和随机性,不走程序化、图表化、单行线的教学改进和教研方式。如此,教研的有序、精彩、厚实就在情理之中,教师“内环境”的博大和学生的快乐高效也在瓜熟蒂落之中。

二、以高效课堂促进教研,使之“海阔凭鱼跃”

课堂不仅仅是一个渡口,更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海。引领教师在“大海”中沉浮、磨砺、淬炼、提升、成长,应该成为学校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必由之路。

其中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能做实、创新、做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是否在滋养自己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

每学期开学初,我们都发放“教师备课行动自我评价表”,通过自我评价、反思,评价自己的备课过程及备课效果,看它能否体现目标性、开放性、合作性和创新性等原则,从中既发现遗憾,也发现精彩;既互相学习,又取长补短。我们还实行了“集体备课,分工钻研,资料共享”的方法。而在其中,我们特别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注重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教改理念,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使研讨课真正获得价值,我们提前拟定适合各年级的“新型教学模式”和研讨内容。如,就语文课程而言,低年级是“统编新教材中先认字后学拼音策略实践”,中年级是“‘微作文的素材来源、习作方法和评价研究”,高年级是“翻转课堂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方面的研究”。数学教学的研讨主题有“小问题与大智慧的统一”“关注问题”“课堂问题的设计”“基于创客理念的小学数学‘数学广角作业设计策略研究”等。

我们精心组织了“一课多教”“同课异教”“同学科同年级同研一节课”,鼓励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优秀案例展品活动,并且注意录像、细微环节回放、特写镜头捕捉,力争使每位教师都“上上镜”,力争使每一个教师都有上台淬炼和提升的机会。

三、以微题研究拓展教研,使之“天高任鸟飞”

时下,很多教师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这一方面为教学助力,另一方面为职称晋升助力。然而,对于一般教师而言,省级课题中的“立项、中期报告、结题报告”既复杂又慢长。那么,何不选择一个“微课题”进行研究呢?这样的“微”无关职称晋升,无关工资薪酬,但一定关乎学生真实的学情,一定是为教学负责,为课堂的教课而用心、用意、用情。

比如,我们确定一个微课题:“裸课与学生创新能力研究”,然后探索“裸”与“不裸”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对学生的创新发展,对课改中“华丽外衣”的“奢靡课堂”的影响,探索“裸课”状态下的教学模式、策略和方法。最后,结合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得出总结与启示,提出“裸课”之矫正建议,扬长避短地完善它、改进它,从孩子“内环境”的真实成长规律出发,来研究“裸课”与学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微题教研中,我们摒除“得过且过”之风,回归真实、有用、平实、朴素、简单、高效;这样的微题教研,发轫于常态教研、真实学情和日常教学,作用于课堂,服务于学生,归结于学生成绩提高和教师职业幸福感,对于教师心路磨砺、智慧提升、价值重建意义重大。实践证明,“教育教学的真谛在于:自主、平等、唤醒”;实践也证明,微课题中教师的内心更平稳了,贮备更丰富了,教研能力、教学能力和育人能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这样的微题研究中,我们严禁杜绝“走过场”,避免流于表面的“标题党”形式主义,常常和其他人就同一个微题进行多次谈论、琢磨、改进,常常对某个“模棱两可”的理论争得“脸红脖子粗”,常常对某个“迂回盘旋”的细节进行反复的梳理、甄别和开悟,以此让“光”出来,照亮自己、照亮学生、照亮更长的路和更大的空间。

“教研员不易凌虚蹈空,也不能囿于现实”,教研工作亦然。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现实和理论之间铺设一条可行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桥梁。从深度内化学习到高效课堂展示,再到入微入细入深的微题研究,我们就在架构桥梁,就在教育的田野中躬耕。沉浸在这样的“躬耕”中,更多幽微渐渐被我们所洞见,更多真相和遭遇被我们所发现,剩下的,也许就是在心灵和精神成长的同时,去演绎教学精彩,去滋养学生品性,去打造生机盎然的教育新时空。

参考文献:

[1]刘海兰.减少成人干预,尊重“儿童样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35).

[2]陈铁.微课题研究让我领悟教育真谛[J].教师博览(原创版),2017,(1).

[3]徐飞.渡人已自渡[J].教师月刊,2018,(1).

[4]沙育红.跨学科合作校本教研初探[J]. 教育导刊,2013,(11).

[5]陈鲁焕.跨学科教研:学校教研活动的新视野[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3,(1).

[6]徐君伟,左林华.同伴指导对我国教研组制度建设的启示浅析——教师合作的视角[J]. 中国教育学刊,2012,(S1).

[8]王晓玲,胡慧娟. 论学校教研方式的转变[J].教育科学研究,2012,(2).

[9]刘大伟.协同理论视域下的德育网络构建[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

[9]李瑾瑜,赵文钊. “集体备课”:内涵、问题与变革策略[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10]孔凡哲,张胜利. 中小学教研模式创新的思路与实践——“问题驱动、研训一体、共同发展”教研新模式实证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10,(11).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
基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七步教学法研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方法, 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